以下是引用yuangeral在2010-1-5 10:24:00的发言:
那我们接着回忆:
入学时,没有学前班,没有幼儿园。直接1年级,然后5年级结束后考初中。
还记得当时小学的教室,窗户没有玻璃,大部分就是只用一层薄薄的塑料膜贴上(有些还没有呢),冬天让人那一个精神啊!!??
小学时也有早读,那是,每个人早上去上学的时候都端一个煤油灯(大部分都是自己用墨水瓶做得,完全DIY啊),挑灯早读啊,个别条件好的还能拿根蜡烛。
下雪了,学校连扫除的工具都没有,学生要自己在家里带……
早读夏天还好,冬天六点就起床,带着煤油灯。冬天生炉子,连煤都没有!每个学生摊派,从家里带玉米脱粒之后剩下的的棒棒,然后窗户弄上薄膜,那个冷啊,脚冻了,有的同学手都冻了!老师会号召我们跺脚!
老师吃饭,还要各家轮流派饭,然后老师象征性付点钱。
初中一二年级,叫联中!说白了就是农民和村集资办,县和乡每年就象征性的拔点钱下来,不够塞牙缝的!
我们在一个原来是农场的地方上学,同样是生炉子没煤都要学生从家里带。中午大家都带饭,轮流从家里带玉米秸杆过来烧火。我们那时还是毕竟纯洁,虽然路过农田,路边好多玉米秸杆,但都不会去拿,都从家里带过来!
大扫除,都是学生自带抹布,扫帚,工具,有时候还摊派我们去种树、修路,真是拿我们当不花钱的劳动力!
那时学校也不容易,教学经费不够啊,有时就让村长们支书们开会来支援点钱。还有就是所谓的勤工俭学,其实就是变相让你交钱,一个人要交多少斤花生(收花生时),交多少麦子(到田里去捡麦穗),交多少地瓜等等,有时还去弄草种子,挖那种艾蒿。其实那个分量肯定完成不了的,而且你从家里带东西去交还不行,最后就成了必须要折算成钱交给学校,因为是勤工俭学嘛,所以你捡得东西卖钱之后交上去。学校这样做其实有点过,但是他们也没办法,老师要办公,教学都要钱的!不过我不得不佩服那时教育局的官们,为了不拔款想出这么绝的一招!
再看看同一年城市的学生们,初中升高中都是直升,英语语音室都有,学费没多少。
我上了三年初中,化学物理的实验做得很少,屈指可数。至于英语磁带都是没有的,全靠老师带读,80年代,那时一个微型录音机大部分家庭都是买不起的!语音室?做梦吧!
哥,我的情况跟你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