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管理的智慧在草根——“海底捞”火锅的成功基因(下)

[复制链接] 6
回复
233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4-18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管理者从基层来

海底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财务部和工程部之外,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基层员工做起,张勇信奉一条原则:不亲身接触过客户的人永远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而正是这种晋升通道的安排也让员工看到了上升的希望,更激发了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在这里,学历和工龄都不再是晋升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都认同这样一条真理:只要努力,我的人生就有希望。

海底捞现任北京和上海地区的总经理,最初的职位是门童,这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可能就跟黑人也能当美国总统一样感到不可思议,似乎做了门童就应该做一辈子门童,扫厕所的永远也做不了CEO,这一切在海底捞通通被打破:正是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独立管理着几百名员工,每天接待上千名顾客,每年创造几千万的营业额。他们不曾读过大学,但他们脸上有着名牌大学毕业生未必能有的自信。

不以利润论英雄

在海底捞,公司从来不把利润作为考核的指标,不仅不考核单店利润,整个公司也没有利润考核指标。这在很多企业领导者以及MBA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企业怎么可能不以利润作为考核指标呢?没有指标员工怎么会有压力?KPI、平衡计分卡这些东西不都在强调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吗?

颇具戏剧性的是,这家不以利润为考核指标的企业,其赢利性却出其的好,虽然无法获取其财务数据,但从它没有一分钱的负债,这十多年的发展完全是靠自有资金,没有一家加盟店这些事实就可以看出,海底捞的盈利能力超强。

那海底捞考核什么?海底捞对店长的考核只有两个指标,一是顾客满意度,二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海底捞,每个店都要求按照实际需要的110%配备员工,为扩张人员做保障。这与大多数企业的做法又不同,在一般的企业,能够由5个人做的事情,绝对不会让6个人来干,因为在他们眼中,人是“机器”,人越少成本越低,而在张勇看来,人是“人才”,尽快培养出人才,他才能开出更多的海底捞连锁店,真是思路决定出路!这里我也不禁想起了马云说过的一句话,赚钱不是目的,只是结果,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抵御资本的诱惑

海底捞这么多年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秉承一种保守稳健的发展思想,张勇有做“中国火锅第一品牌”的宏伟梦想,但他并不贪图快,海底捞发展的门店全是自有门店而非加盟店,同时没有一分钱的负债(虽然这在很多人看来会认为他不会利用财务杠杆迅速做大),也拒绝了很多风险投资。

资本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好的一面在于它能够让一个企业迅速变得庞大起来,使自己的规模和品牌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但这也恰恰可能是它坏的一面:由于自身基础的不牢靠,做大之后反而有可能让自己瞬间倒塌,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界比比皆是。

张勇是清醒的,他看到了真正让企业做强做大的背后,是企业要能够培养出一批挑大梁的人才,因此他才会想尽办法“造人”,以支持他不断的扩张,最终实现中国火锅第一品牌的梦想。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按照目前的速度是远对不上资本家们的胃口的,因为他们的逻辑非常简单:通过标准化的复制加上资本的支持,很容易就能够实现规模化的扩张,但这些没有实体经济操作经验的名牌商学院毕业生们,却不知道企业运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远非1+1=2那么简单,人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抵御住了资本的诱惑,决心做一家私人企业而非公众企业,张勇才能成为一个甩手掌柜,游山玩水,倘若真的成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或许他会三天两头被股东们质疑,为股东们答疑解惑,再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享受那一份恬静了吧!

后记

一直以来都在关注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如果说别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话,民营企业只能自己找奶喝,它们很难获得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犹如在岩石夹缝中生存的野草,任凭风吹雨打。是的,很多人在批判民营企业的原罪,我接触过的民营企业也有不少在财务上有“问题”,有的企业还会设立两个财务部,一个专门对外,另一个才是对内的财务,但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换成是你,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是坐以待毙还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我想只要是自己的企业,企业家都会有“活下去”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有所谓的原罪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冯仑才会发出“野蛮生长”的呐喊。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原罪问题时,一定要理解背后的中国特色。

然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反倒造就了他们强大的求生本领,民营企业有相比于其它企业更强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它们正在用最朴素的方法对管理理论进行实践和创新。管理的智慧在草根,因为它们没有靠山没有后路,只能想方设法谋求生存和发展,不自觉中它们已然将管理的艺术演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海底捞应该是我见到的最和谐的企业了,能够在餐饮这个毫无竞争门槛的行业做出自己的特色,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哈佛商学院最近将西安外事学院的发展模式撰写为教学案例,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能力;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黄亚生的新作《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企业家与国家》(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tate),也是一本讨论民营企业的著作(不过鉴于该书观点的“敏感性”,中文版可能无法上市),我们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像“海底捞”一样的民营企业会成为管理创新的发源地。

最后,让我们用一条新闻来结尾:据最新报道,国内三大航空公司2008年巨亏297亿元,其中国航亏损109亿,南航净亏48亿,东航巨亏140亿,而作为民营企业的春秋航空,2008年实现净利润2104万元……

沙发
发表于 2009-4-18 17:32:54 | 只看该作者

哇哈哈,

很好很强大

板凳
发表于 2009-4-21 20:44:38 | 只看该作者

前兩天看了老師放的CCTV2 的這個節目,不過我們是要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去寫;再看樓主的另一角度文章倍感到親切.

4
发表于 2009-4-23 10:46:56 | 只看该作者
以人为本!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0-3-30 12:19:4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QUOTE:
以下是引用yuanye0820在2009-4-18 11:49:00的发言:

管理者从基层来

海底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财务部和工程部之外,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基层员工做起,张勇信奉一条原则:不亲身接触过客户的人永远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而正是这种晋升通道的安排也让员工看到了上升的希望,更激发了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在这里,学历和工龄都不再是晋升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都认同这样一条真理:只要努力,我的人生就有希望。

海底捞现任北京和上海地区的总经理,最初的职位是门童,这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可能就跟黑人也能当美国总统一样感到不可思议,似乎做了门童就应该做一辈子门童,扫厕所的永远也做不了CEO,这一切在海底捞通通被打破:正是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独立管理着几百名员工,每天接待上千名顾客,每年创造几千万的营业额。他们不曾读过大学,但他们脸上有着名牌大学毕业生未必能有的自信。

不以利润论英雄

在海底捞,公司从来不把利润作为考核的指标,不仅不考核单店利润,整个公司也没有利润考核指标。这在很多企业领导者以及MBA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企业怎么可能不以利润作为考核指标呢?没有指标员工怎么会有压力?KPI、平衡计分卡这些东西不都在强调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吗?

颇具戏剧性的是,这家不以利润为考核指标的企业,其赢利性却出其的好,虽然无法获取其财务数据,但从它没有一分钱的负债,这十多年的发展完全是靠自有资金,没有一家加盟店这些事实就可以看出,海底捞的盈利能力超强。

那海底捞考核什么?海底捞对店长的考核只有两个指标,一是顾客满意度,二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海底捞,每个店都要求按照实际需要的110%配备员工,为扩张人员做保障。这与大多数企业的做法又不同,在一般的企业,能够由5个人做的事情,绝对不会让6个人来干,因为在他们眼中,人是“机器”,人越少成本越低,而在张勇看来,人是“人才”,尽快培养出人才,他才能开出更多的海底捞连锁店,真是思路决定出路!这里我也不禁想起了马云说过的一句话,赚钱不是目的,只是结果,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抵御资本的诱惑

海底捞这么多年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秉承一种保守稳健的发展思想,张勇有做“中国火锅第一品牌”的宏伟梦想,但他并不贪图快,海底捞发展的门店全是自有门店而非加盟店,同时没有一分钱的负债(虽然这在很多人看来会认为他不会利用财务杠杆迅速做大),也拒绝了很多风险投资。

资本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好的一面在于它能够让一个企业迅速变得庞大起来,使自己的规模和品牌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但这也恰恰可能是它坏的一面:由于自身基础的不牢靠,做大之后反而有可能让自己瞬间倒塌,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界比比皆是。

张勇是清醒的,他看到了真正让企业做强做大的背后,是企业要能够培养出一批挑大梁的人才,因此他才会想尽办法“造人”,以支持他不断的扩张,最终实现中国火锅第一品牌的梦想。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按照目前的速度是远对不上资本家们的胃口的,因为他们的逻辑非常简单:通过标准化的复制加上资本的支持,很容易就能够实现规模化的扩张,但这些没有实体经济操作经验的名牌商学院毕业生们,却不知道企业运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远非1+1=2那么简单,人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抵御住了资本的诱惑,决心做一家私人企业而非公众企业,张勇才能成为一个甩手掌柜,游山玩水,倘若真的成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或许他会三天两头被股东们质疑,为股东们答疑解惑,再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享受那一份恬静了吧!

后记

一直以来都在关注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如果说别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话,民营企业只能自己找奶喝,它们很难获得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犹如在岩石夹缝中生存的野草,任凭风吹雨打。是的,很多人在批判民营企业的原罪,我接触过的民营企业也有不少在财务上有“问题”,有的企业还会设立两个财务部,一个专门对外,另一个才是对内的财务,但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换成是你,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是坐以待毙还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我想只要是自己的企业,企业家都会有“活下去”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有所谓的原罪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冯仑才会发出“野蛮生长”的呐喊。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原罪问题时,一定要理解背后的中国特色。

然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反倒造就了他们强大的求生本领,民营企业有相比于其它企业更强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它们正在用最朴素的方法对管理理论进行实践和创新。管理的智慧在草根,因为它们没有靠山没有后路,只能想方设法谋求生存和发展,不自觉中它们已然将管理的艺术演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海底捞应该是我见到的最和谐的企业了,能够在餐饮这个毫无竞争门槛的行业做出自己的特色,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哈佛商学院最近将西安外事学院的发展模式撰写为教学案例,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能力;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黄亚生的新作《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企业家与国家》(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tate),也是一本讨论民营企业的著作(不过鉴于该书观点的“敏感性”,中文版可能无法上市),我们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像“海底捞”一样的民营企业会成为管理创新的发源地。

最后,让我们用一条新闻来结尾:据最新报道,国内三大航空公司2008年巨亏297亿元,其中国航亏损109亿,南航净亏48亿,东航巨亏140亿,而作为民营企业的春秋航空,2008年实现净利润2104万元……

6
发表于 2010-8-6 09:22:43 | 只看该作者

考核只有两个指标,一是顾客满意度,二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习了.

 

不知道他们在员工薪酬方面是怎么考虑 的.

7
发表于 2010-8-12 16:28:19 | 只看该作者
草草看帖不利于消化!关注该贴!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