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kimi在2009-3-28 20:37:43的发言:所有的这些经济理论的发展对自己来说应该能看到的是:怎样去建立对双方长期都有利的经济关系?怎么尽量的在经济生活中避免“短期激励之诱,长期艰难之苦”?怎样看待自己的经济活动,以便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做调整?这样才能做一个更自由的经济人,更幸福的社会人。而这也是整体发展的动态目标。眼下不就是要讲究科学发展嘛。如果你有权力,有了经济理论的支持,就会让你在行驶权力的时候不再背负责任的压力。如果你有义务,有了经济理论的支持,就会让你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不再为将来产生负担。
以这个角度去看待我们经济历史中处理得较为成功的事件就会发现那不是恩赐,那是经济本身。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建国140多年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的雏形,180多年后才逐步完善。而从它一开始建立,就给将来留下了难以解决的隐患。当时美国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时候,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移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而不是也无法彻底解决社会矛盾。因为它是借年轻人的钱,来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是将矛盾向后代转移,总有一天这个矛盾还会集中爆发出来。据有关资料记载,在50年代,平均每16个工作人口支持1个退休人口,而2004年底估计,每3.3个工作人支付1个退休者,而且20年后,将是每2.3个工作人支付1个退休者。而现在整个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都面临着一个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再借年轻人的钱,来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无力再用年轻人的钱,支撑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发生在2002-2003年美、英、法、德的民众抗议游行,也正是这一矛盾已无法再转移下去,而最终爆发的前奏。据说,至今西方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矛盾。(摘引他人的文章) 从法国大罢工看过度社会保障的两难处境 黄安年/文 2009年3月21日发布 我们知道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安全阀是健全而适度的社会保障机制,在20世纪90年代前一般说来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即便在经济危机时期,失业者依靠失业金,大体上也能维持温饱,罢工、罢教、罢市事件较战前大为减少。它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积累宝贵的资金。它还有利于人类本身的发展,保有一个平稳的生活环境,发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精神,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延年益寿。但是由于未能在有利时机及时调整社会保障过度的规模和相应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普遍出现三大危机的征兆,即社会保障的老年危机,社会保障赤字及财源危机,三大危机相互联系,说明社会保障面临越来越大的信任危机压力。社会福利保障的信任危机涉及老年危机和社会保障赤字及财源危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面临进退维谷的境地。 还在13年前,法国政府为了摆脱高福利的困境,宣布冻结1996年工资,但这一举措引起了法国500万公务员和国营部门职员在1995年10月10日走上街头示威抗议。1995年11月15日,法国朱佩政府的结构性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措施出台,计划用13年时间消灭累计高达4000亿法郎的赤字总额。其中,社会福利偿还税一项,规定除300万最贫困的人以外,向全体居民征收0.5%的新税,公务员需交纳满40年的退休金保险金才能领到100%的退休金。1992年法国的社会保障赤字只有150亿法郎,1995年高达640亿法郎,安全网成了黑洞。一部分人跌入贫困深渊,需要福利社会保障,而法国政府无力负担沉重的社会福利经费。1995年11月24日法国爆发了70年代以来少有的全国性抗议浪潮。这场由社会保障改革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说明,法国高福利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法国因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引发的社会危机说明,社会保障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处理不好会引发政治危机,需要从政治高度来衡量社会保障的改革政策。单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看,为了减轻保障过度的压力需要进行改革,缓解寅吃卯粮的压力,但是在严重危机关头,在需要安全阀门敞开时,紧箍阀门将回适得其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萨科奇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话题上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如放松35小时工作制、提高医疗自费比例、公职部门和学校大量减员等),所以今年3月20日声势浩大的全国大罢工,矛头指向萨科奇不是偶然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萨科奇的蠢举值得各国政治家们引以为戒,莫在经济危机中助燃燎原之火,避免由经济危机蔓延为社会危机! 保障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兼顾,社会保障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在最发达的“福利国家”也不例外,同时社会保障不单是经济问题,还要考虑政治因素。我们在经济危机时期要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但是在经济繁荣时期的社会保障要适度,但任何时期不能过度,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回引发信任危机和社会危机。 …………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高储蓄、高生产是中外历史盛世时期的共有特征,反之亦反矣。例如中国的贞观之治,扬汉武之威的“文景之治”(参阅: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4097-1.html);引领美国走向世界霸主之路的清教徒精神(参阅: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4137-1.html)……,为何到了今天,偏偏要跟着美国人、西方人学习所谓的消费理论呢?到底是学习好榜样还是向腐败看齐呢?到底是中国高层人士还是低层人民谁更有能力消费呢? 一切经济活动,如果人民与企业对未来收益多寡、好坏问题,可以预期、可以信任的话,人民对于“消费、投资、出口”就不会前怕狼后怕虎了,而是争先恐后、前仆后继了,这就是温宝家总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真实意义所在。亦与雄才大略、富于远见的毛主席,在困难时期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斗争纲领,异曲同工。说穿了,变革成功的根本点就是在囚徒困境中“未来的收益是否可以预期、是否可以信任”的最主要矛盾问题。主要矛盾决定了次要矛盾的发展。 欲使人民、企业对未来可以预期、可以信任的话,其前提必须逐步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忠诚起源于上层的、覆盖全国的“信用体系”、中国证券市场居全球主流证券市场之列、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行业巨头占据全球五百强多数比例。说之易,行之难。做一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 信用体系——等于财富,融资,授权,规避风险,博奕效率化,信息对称化,交易成本低廉化,它是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真正灵魂,它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所以飞猫说:“天下之乱,在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在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在于人心不正;人心不正,在于学术不讲;学术不讲,在于诚信之道不立也。” 可参考: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1515-4.html
请kimi兄多多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30 9:40: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