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叶东 - 

中国人为什么不敢花钱

[复制链接] 48
回复
45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9-3-27 16:19: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老百姓根本没有提前消费的勇气
12
发表于 2009-3-27 16:55: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制度在解决前民众不敢花钱,解决后还是一样。

不知道到我们下一代是否有改观。

13
发表于 2009-3-27 21:23:38 | 只看该作者
连政府都不敢花钱,更何况普通老百姓。
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也有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医疗、基本生活保障等)。
14
发表于 2009-3-27 21:48:5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人们对未来预期收益的多寡、好坏的信心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8 20:30:40编辑过]
15
发表于 2009-3-27 23:17:41 | 只看该作者
老百姓知道血汗钱不容易,关键的时候一钱逼死英雄汉的。所以不敢提前消费。
16
发表于 2009-3-28 17:15:1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家人不仅对管理问题有研究心得,还对经济问题很关心。

应该说正是因为有了对管理问题的研究,才有了我们对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是我们在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我想能否把这个成功经验应用到经济领域呢?对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提出对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呢?

实际上,经济理论远没有管理理论成熟。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经济学家,也不会有那么多经济研究方面的奖励名目了。就拿当前的“促发展的三要素:消费、投资、贸易”一说来说,不仅本身有很多还有需要研究清楚的东西,而且对于这个说法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及其风险都没有经过很好的衡量。

楼上各位家人发表的,我以为还是在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框框里思考,既没有看到当前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没有想过中国自己经济理论的发展。目前,是时候想想中国自己的经济理论的发展了。

事实上,也有很多非主流人士在这方面做努力。通过网络,这些非主流人士的意见得到了快速的传播,同时也避免了承担过高个人压力的风险。这是好事。但也不难看到这些非主流人士也有“用初等代数解决登月问题”的局限。

那怎么办呢?我建议大家从自己身边的经济事件开始研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会经济理论的内涵,并进行总结和发展,不断抽象出与其他家人更吻合的经济理论。这样既利于自身,也利于交朋识友,进行良好沟通与拓展,更在无形中发展了中国的经济理论。这方面也希望得到家园的支持,以便将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纯粹的管理领域。
17
发表于 2009-3-28 17:35: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活得没有安全感.
18
发表于 2009-3-28 18:13:43 | 只看该作者

  kimi兄说得好,提议也非常好。

  现代的经济理论远没有管理理论成熟,也有不少方面是禁不住辩论与现实推敲的。用现在不完善、人云亦云的经济理论来治国兴邦,是危险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大变革时代。

  飞猫浅以为,不少地方政府官员的经济政策可以说是瞎搞的,人云亦云、随大流,凭感觉、凭个人思想经验行事。如果将他们所倡导的政策,在网上举行公开的擂台辨论赛,十有八九人们便会发现他们的各种问题、缺陷和不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今天的“十大雷人提案议案”与中国古代“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进行对比,就能洞若观火,识别古今高低之分。

  飞猫之所以对经济学有所兴趣,乃是源于付出与回报,人们在家乡与在外地的反差很大。几年来,闲暇时间不由看看经济学方面的书,慢慢的,也就看懂了一些宏观经济。

  …………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形成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出现了学术思想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大变革时代,栖息谷应提倡这种学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扩大家园的影响力。

  纵观历史,每一次大的政治经济变革都伴随着一场先进的思想文化变革,常常是是新的思想文化先于政治经济变革实践而形成,思想文化的大辩论、大鸣放、大字报,常常是国家政治经济变革的先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迷茫、困惑,一种求是、求志同道合者、求解决之道……外显的强烈需求和表现。

  例如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近代的“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那些率先感受到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并逐渐渗入到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当中,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从而成为推动改革社会的巨大力量。在西方,反映早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规律内在要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和理论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经过长期的历史的积淀内化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到后来,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大众心理基础。

  ……

  身处当前的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大变革时代,各方面的持续性下滑,大家也越来越发现,如果你不懂得宏观经济知识,你怎么敢投资,怎么敢跳槽,怎么能办好你的企业、搞好你的城市,乃至你的国家呢?当我们试图去了解宏观经济,试图掌握一定的经济规律,从而在宏观经济大潮中把握机遇时,一直深藏在高等学府里的宏观经济学,却成为无数求知者无形的障碍。

  提起宏观经济,也许你会想:“宏观经济离我们太远了,那都是国家的事,是政府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不,其实宏观经济就在你身边,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宏观经济之中。

  宏观经济像什么?宏观经济就像天气一样,它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天上下雪时,你怎么办?你惟一能做的是多穿点衣服;天上下雨时,你怎么办?你只能打上雨伞,或穿上雨衣。所以,天气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绝不能这样说:“怎么能今天下雪呢?今天我要去上班,我在路上滑倒怎么办?或者说,今天怎么能下雨呢?我忘了带雨伞,能让这雨不下吗?”

  正如天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样,宏观经济也是客观存在的。今天,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规模空前的各国政府采取的金融风暴大援救行动,依然没有收到什么成效。全球有这么多的名人和高人,有它们的财政部,还有它们的中央银行,他们有丰富的市场经济的经验,但为什么不能阻止全球经济下滑、阻止美元下跌、阻止股市向下走呢?

  因为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是客观存在,不以各国政府的意志为转移的。

  当前,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各国的资金都不想进去了,从而引发了今天“G20峰会在即,中俄欧盟发声挑战美元独霸地位”,由此可见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性金融风暴打击力度之大、打击范围之广,作为全球的货币霸主地位,美元崩盘之先兆已经显现。

  因此,无论你是一国的政要,还是中央银行,不管你是谁,都不可能左右宏观经济的大势,你惟一能做的就是顺应宏观经济的大势,我们每个人都如此。

  比如,你存款的时候,当然你想存款利率越高越好;当你贷款的时候又希望利率越低越好,但这都不以你意志为转移,你惟一能改变的是你自己,来顺应宏观大势,因势利导,顺以推移。在这种宏观经济的大浪中,去把握自己,把握你的企业,把握你的城市,把握你的国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8 20:29:48编辑过]
19
发表于 2009-3-28 19:23:4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kimi在2009-3-28 17:15:19的发言:

实际上,经济理论远没有管理理论成熟。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经济学家,也不会有那么多经济研究方面的奖励名目了。就拿当前的“促发展的三要素:消费、投资、贸易”一说来说,不仅本身有很多还有需要研究清楚的东西,而且对于这个说法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及其风险都没有经过很好的衡量。

  有请kimi兄谈谈你对“促发展的三要素:消费、投资、贸易”的高见,如何?

20
发表于 2009-3-28 20:17:39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明美国公民太腐朽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