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征分析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揭示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94]。与大中城市经济、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及系统经济相比较,县域经济作为处于低层次的中观经济,除具有一般中观经济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⑴
县域经济是综合型的地区经济。 县域经济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综合经济体系,这是县域经济的突出特征。从市和县的统计年鉴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市经济基本以二、三产业为主体,而县域经济则包含了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部门,涉及到生产、分配、消费、流通的各个环节,既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也有民营经济、个体私有经济以及混合经济等。因此,县域经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集三次产业为一体,集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为一体,集多种经济成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l 农业通常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多数县域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从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看,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同时,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中也再三强调了农业的重要地位;此外,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县制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因此,县域经济将长期以农业为基础的现状不会改变。 l 工业通常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95]。因此,县域工业化也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当前,在我国县域经济体系中,工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的县,通常是经济发达县。近年来涌出的“经济百强县”之所以成为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发展板块,其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强县”。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证明,对于任何的区域,如果没有工业作为支柱,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合作中,它都将因为处于次要地位而被逐渐边缘化。因此,工业化将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l 第三产业地位日渐突出:县域经济的良性运行客观上需要在一、二、三产业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如果第三产业实力薄弱,就不能为第一、二产业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持,甚至成为约束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社会经济生活“流程”中的任一环节都与第三产业中各部门密切相关。如果从宏观角度审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就会发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基本与地区间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正相关:第三产业发展良好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因此,充分发展县域第三产业将是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 ⑵
县域经济是枢纽型的地区经济。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宏观经济对微观经济的控制,要通过县域经济层次来完成;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以及规定经济的发展方向,要通过县域经济逐步传达、分解、规划、落实。县域经济的枢纽地位,决定其运行必须要有相应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便于发挥“中转站”的作用。 ⑶
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的地区经济。 县域经济的开放性是与县域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程度日益加深,县域经济的对外依存性已经形成。各县域产品自给的比重越来越少,需要在县域间、地区间进行交换的产品比重越来越大;县域经济必然与外界发生广泛密切联系,以致每个县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相互间的交往和协作。彼此在资源开发、产品生产、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互相交叉渗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人为割断这种联系都势必阻碍县域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县域经济必须开放,在开放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优势产品,建立自己的优势产业,增强县域的经济实力。 ⑷
县域经济是独立型的地区经济。 县域经济独立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县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可以独立地制定发展规划,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县域经济有本级财政,可供县级政府自主安排一定数量的物力、财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自主安排地方建设结构,规定经济发展规模,调整生产力布局等。这种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地方资源的开发上,根据县域自然资源的状况和市场需要状况,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有计划地开发利用。 ⑸
县域经济是特色型的地域经济。 我国各个县域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区位特点,不同的资源和文化习俗。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大部分县域依据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才是生命力。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我国的经济强县普遍是依靠特色而获得发展的,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实践证明,寻找到自身的差异化、立足“特色”,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出路。 ⑹
县域经济是不平衡的地域经济[96]。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开放程度等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我国沿海地区的许多县经济飞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涌现出许多的经济强县;但同时,也有许多县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如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交通运输不便等,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还很贫困。以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的数据为例[96],排名前100位的县域综合实力是排名最后100位县域的17.5倍;西部经济最发达的百强县的平均规模:地区生产总值74.5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4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0元也只是分别占到全国百强县平均规模的27.8%,28.4%,65.2%,57.1%。 l 县域经济横向比较的不平衡:我国县域之间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等许多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形成各县域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上差异较明显:有的县域以农业为主,成为国家的重点产粮县、产麻县、产果县;有的以牧业为主,成为国家的重点肉食加工基地;有的以林业为主,成为国家的木材加工基地;有的以渔业为主,成为国家的重点捕捞养殖业发展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基地;有的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有的县以旅游业为主,成为重要的旅游地等。县域经济的不平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l
县域经济纵向比较的不平衡:从县域内部看,各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纵向差异——在经济发达的县域中存在着经济落后村;在经济落后的县域中,也存在着经济发展较快的乡村。此外,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也引发了县域内部的差别。小城镇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l
县域经济特色比较的不平衡: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县域经济因其发展特色经济而产生较大差异。县域经济特色受县域所在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影响,也受到国家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策影响。例如,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处在沿海地区的县域就有条件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以福建晋江为首的一部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及华侨资源,发展出口加工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县是其中的代表。 总之,由于我国县域经济是综合型、枢纽型的地区经济,决定了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才可以实现全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缩小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差距,避免越发展差距越大的尴尬局面;由于县域经济既开放又独立的特征,决定了在寻找能有效推动富集资源型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方法时,要结合富集资源型贫困县自身的特色,找到可以使其扩大对外(其他区域)开放的有效途径,从而加强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县域经济是不平衡的地域经济,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县要摆脱欠发达的状态、追赶经济发达县,就必须寻找到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