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收藏)郎咸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复制链接] 2
回复
8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24 11:5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郎咸平

去年我在全国洋溢着股市楼市的欢乐气氛下发表了一篇刺眼的文章----“中国经济的八大危机”,承蒙读者的支持,该文点击率已经超过一亿。但让我感到痛心的却是这篇文章没有受到决策者的注意,因此全社会在今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今年所发生的一切经济的噩兆均验证了我当时的预测。但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胜利带给我的却是更沉重的负担,在众多网民的要求下,我接着八大危机的文章进一步唤起全民意识的觉醒,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链战争时代。

  我不是阴谋论者,也不是为了吸引大家眼球。此时此刻,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我眼前不禁浮起2008年四月份我在吉林大学的场景:当我问起“你们在座各位同学有多少人一毕业就要面临失业的痛苦”,台下是那可怕的安静。那么我请问大家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你们相不相信你们在媒体看到的解释原因基本上都是错的?其实这也不是媒体的错,只是大家不了解全球产业链阴谋而已。
  我希望我们的新一代,希望我们未来的领袖们都能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而对于媒体上以及很多专家学者提出的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这个命题本身,能多一些辩证思考。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吗?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你认为今天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么?我在这里清楚地告诉各位我的研究结论: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大家可能觉得我这个结论很荒谬,因为很明显一方面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在制造业的各个层次上表现好像很是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在诸多产品产量方面中国在世界市场上都是首屈一指。

  那么我怎么说我们不是制造业大国呢?我要跟各位谈的就是一个新观点,也是我个人的研究心得。我要清楚地告诉各位: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战争市场。

  什么叫做产业链战争?我就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也是中国出口玩具中的一种,而众所周知去年中国和美国之间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玩具贸易摩擦。美国政府以及美泰等美国玩具进口和零售商对我国的玩具出口产品百般挑剔,比如提出含铅量超标等等的问题。可是当我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会含铅量超标呢?又有多少退货是产品设计的问题呢?

  而大家知不知道,以芭比娃娃为例,我们制造的过程当中,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动,可是真正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制造出价值一美金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后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是9.99美金将近10美金。我请大家仔细想想,从一块美金升值到10块美金的的过程当中,10减一,这9块美金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

  产业链6+1
  我们的制造业工厂,对外拖欠原料和组件货款,对内延长劳动时间等等,真可谓不择手段,不停压榨,然而放在全球产业链的视角下,只不过是只针对一美金这部分做文章,在最不赚钱的领域不停压榨!这种死拼完全忽视了产业链战争的特点。实际上,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正是这六大环节创造出了九美金的价值,而他们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一环。不过在现在的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少数中国企业意识到了,继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可悲的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还没有觉醒!

  那些没有觉醒的大多数在国际分工之下,被分派到哪一环节了呢?事实上,都被分到附加值最低的,浪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不得不剥削劳动的——制造环节。而其他有价值的环节基本上全部掌控在欧美各国的手中。也就是说,当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一块钱血淋淋的产品之后,我们同时就替美国创造出九倍的价值。当我们创造出一万美元的价值之后,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九万美元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

  中央党校周天勇所收集的数据证实了我的观点,从这些数据来看,这种制造业对中国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和劳工的剥削是不可想象的。

  以资源浪费为例,中国百分之八十的江河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大部分森林消失,近乎百分之百的土壤板结。而且这10年来中国出口日本的方便筷子总计约2243亿双,而为生产这些筷子而毁灭的山林面积占中国的国土面积的 20%以上。

  以环境破坏为例,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已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世界银行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 16个。

  以剥削劳工为例,根据志愿者曾飞扬的调查,珠江三角洲每年仅冲床工人发生的断指事故至少就有3万宗,被机器切断的手指头超过4万个。而其它绝大部分机器设备造成的工伤事故有多少,目前没有统计。而此前对深圳800万民工的调查显示,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受过工伤或患过职业病,为了防止伤残工人打官司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珠江三角洲一些地区把外来民工正常的诉讼时间拉长达到三年以上,迫使伤残民工因耗费不起钱财而放弃上诉回到农村。

  从产业链分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
  那么,这个国际产业链的战争和大学生就业有什么关系?我想大多数人应该答不上来。那我告诉所有读者,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我们在大学扩招合并造出这么多大学生的时候,当初是个什么思维?因为当初我们国家大学生的比例严重低于欧美平均,所以我们就误以为我们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之后我们经济会更有质量,会更高速的发展。我们哪里知道,这个想法前提就是个问题:美国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大学生,而中国培育出这么多优秀大学生为什么失业?难道是我们学生程度不够?难道是我们同学不够用功?难道是我们同学专业不对口?

  我刚才讲的几句话应该是媒体里面所谈论的现状,实际上这些解释都是错误的:事实上,既不是我们中国学生不用功,也不是因为我们专业不对口。首先,我想谈一谈专业不对口,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特别可笑,而且可笑得一塌糊涂!我在美国教过不少顶尖的大学,也在世界其他地方教过不少课。可是我教了这么多的学校,我就从来没看过那里哪个学校是专业对口的。那既然美国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有什么错呢?

  再想想,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本科教育的目的就是专业不对口。为什么呢,因为是通才教育而不是专科教育。什么叫通才教育?也就是说美国大学生和我们大学生一样,要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哲学,那么这些学问跟就业关系不大,这就是通才教育的本质。

  那么请读者做反向思维------产业链跟我们大学生就业难有什么关系。关系太重要了,而且是唯一的。在整条产业链六加一的环节里面一是什么,一是制造,就是这种血淋淋的制造业,还有六,六就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零售这六大软环节,六加一的环节里面,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六而不是一。举个例子来讲,就说工厂,从董事长到门口的保安,可能没有一个大学生,为什么?因为它的本质是不需要大学生。那么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产业链里面六大软环节需要大学生包括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

  那么,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以一为主而不是一个以六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个产业结构本身,构成了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源头。我国的产业现状不足以支持这么样的大学生比例,这就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那么为什么美国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呢?因为美国所掌握的就是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六部分。它要通过大学生的通才教育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但是有一点是我们一直忽略的,那就是我们甚至不理解国际产业的分工当中我们国家是处于何种的劣势地位。

  所谓劣势,就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它产生了诸多的后遗症,读者应该已经完全感受到了。就比如我们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得不考研究生,研究生考过了又失业了。再考博士生,但是博士生要做本科生的事,你不觉得是很大的人才浪费么?

  产业链定位悲剧
  赤裸裸的事实是我们已经失败了,因为我们被定位在价值最差的制造业环节,而这个制造业环节的特征就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动力。而六大软环节,既不剥削劳动,又不浪费资源,更不破坏环境,却能创造出九倍的价值。大学生在这六大环节当中才能有学有所用,才能替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以我国制造业而言,2006年,还有可能达到百分之五的净利润回报。2007年呢?百分之二左右吧。2008年今年呢?可能是负的吧。那么我们制造业的困难不是我们不勤劳,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一开始就定位在整条产业链结构中最没有价值的一部分。
  你认为我们中国还有廉价劳动力优势么?过去,你可以这么想,但是今天你一旦读完这篇文章,就不能这么想。因为劳动力的优势对个别工厂而言可能有优势,但是,在整条产业链的竞争下,我们毫无优势。我再以芭比娃娃为例,整条芭比娃娃的产业链的十美金,而制造业的劳动成本,只占着一块美金的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整条产业链是十美金,而劳动成本只占两毛五分。这么少,因此想透过中国廉价劳动力走出国门的企业都必将失败。

  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两个企业一个是TCL,一个是明基(BenQ),TCL和明基都提出来要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和国外的品牌、技术要走出去。

  我的观点就是——“你一定会失败”。而且大家知道我讲话比较绝对,类似“你有可能会成功”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我从来不讲。具体来说,像TCL李东生合作、收购了阿卡特尔以及法国的汤普森,明基收购了西门子的移动业务。阿卡特尔也好,汤普森也好,西门子也好,不都是国际名牌么?不都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么?既有品牌又有技术,再配合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哪有失败的可能,当然应该成功了。
  但是,今天大家读完我对产业链的分析之后就不应该这么想,读者应该和我一样同时直面批评他们一定会失败。为什么?因为劳动优势只是一块钱的百分之二十五,而在十块钱里只占了两毛五分钱的劳动成本优势根本没用。一两年之后,两家公司的合资业务轰然倒塌,根本走不出去。我可以很清楚的跟大家说,今天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国企和民企哪个更有效率的问题,而是在这种国际产业链分工之下,如果国企和民企不能急起直追的话,有可能双双被淘汰,事情就是如此之严峻!

  产业链阴谋与二元经济的成形
  产业链阴谋下的中国企业的本质就是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却极快,每一年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我国这十余年来的经济发展的思维就是扭曲畸形的。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以推动GDP的方式(也就是我所批评的以GDP为纲的理念)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我以GDP的组成为例,欧美日本的GDP当中70%是消费,也就是社会需要什么物品,就生产什么物品,因此是正常的经济成长。我国GDP当中消费只有35%,是欧美日本的一半,这种消费不足的现象主要还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所导致,老百姓必须存钱上学,住房和看病,因此不敢消费。那么我国GDP其余部分是怎么构成的呢---------也就是超过一半的GDP都是固定资产投资,而欧美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我们的一半。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读者到处可以看到的高架,桥梁,地铁,地产等等。这些过度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成长。所以我国经济就是一个畸形扭曲的“二元经济”,一方面是由于产业链定位错误苦苦挣扎的制造业,另外一方面是极其火爆以拉动GDP为主导的建设工程包括了钢铁,水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替他们融资的银行等等。前者占了经济总量的七成,而后者占了三成。这种二元经济就是中国的特色,但是最近几年由于政府政策的错误,使得二元经济现象更加严峻。

  第一个错误就是以拉动GD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无疑的造成投资过多,而消费过少的局面-----------我们工厂生产出这么多的产品由于国内消费不足,只有出口卖给外国人消费,因而必定造成所谓“出口创汇”的现实情况,我国出口减掉进口的贸易顺差几乎是日本的两倍,而达到9%的高水平,因此外汇迅速积累。截至2008年七月为止,我国外汇存底已高达1.8万亿。这么多的外汇给了欧美各国极好的借口压迫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二元经济当中产业链定位错误的制造业更加雪上加霜,使得制造业部门变冷,而火爆的建设部门相对的持续发热。

  第二个错误就是劳动合同法的不当推出,这里我要做一个表态,劳动合同法本身它的意义是重大的,我相信全国老百姓包括企业家以及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法的本质意义都会赞同。问题是这么重大的法案,竟然没有经过反复的讨论论证,更严重的是,没有经过任何的试点就全面的推出。仓促推动之下,进一步打击了过冷部门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而使得过冷部门更冷,而过热部门相对持续发热。

  第三个错误就是宏观调控的错误,------------政府看到了股市和地产的过热就持续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具体举例而言,2007年年初到年中阶段,深圳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的火爆,那时候媒体都报道说,老百姓对我们经济发展更有信心了,深圳地区经济发展更成功了,所以深圳房地产才会火爆。大家还记得我当时的解读吗?我说内地专家学者的这种看法错了,本质上,深圳地区房地产之所以火爆是因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更衰退了!实际上,是因为企业家更不想继续经营实业了,因此那些本应该投资在企业的钱,他们决定不投资了,而拿出来炒楼,所以,换言之,房价上涨的原因是经济更坏了,而不是更好了!这甚至可以解释成“回光返照”的现象。我这个看法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当然也有不少人甚至完全没有听懂!而到2008年一月份和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据完全证明了我们的观点:深圳地区倒闭的企业几乎居名列前茅。

  同样,2008年的上半年,我分析认为深圳市中心楼盘价格依然坚挺,而附近中低价房会跌价。因为这些企业或企业家把本应继续投资实业的资金转作投资,用来买高价房,从而全面拉动中低盘房价,形成泡沫现象,再因为宏调和消费力不足的造成中低价楼盘全面跌价。那么高价楼盘还会坚挺多久呢?他就要看企业家资金的动向,而不是看经济的动向。只要企业家抽出资金就会给高价楼盘带来降价压力。

  那么整个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复杂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开始:你们认为,今天的中国企业是过热吗?如果中国企业过热,企业家的日子怎么这么难过呢?!如果你现在从事的恰好是制造业的话,那么你此刻所感受到的是不折不扣的萧条而不是过热。如果你因为不切身从事而还没感觉到,那么请你去看看飞跃等出口型企业现在的困境吧!

  可是,为什么政府说是过热,甚至动用这么大力道控制通货膨胀呢?2008年6月,越南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且导火线就来自于这个国家通货膨胀失控,通货膨胀高达25%,一般老百姓看到了越南货币不断的贬值,他们就换美元,换欧元,换其他国家的货币,甚至是换黄金。到最后发现,换美元非常的艰难,不让你换了,怎么办呢?就开始大量的囤积抢购物资,希望能保值。越南本地银行都不愿意做房地产购屋贷款,不想用越南货币做,怕贬值。这种现象的冲击使得我们的政府更有决心进行宏观调控。因为,我们的政府认为,今天中国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

  你们可能会问我,什么是流动性过剩。简单的讲,流动性过剩就是我们手上的钱太多了!我们手上钱多了以后,买楼房就造成楼市泡沫,买股票就造成股市泡沫,买产品就造成了通货膨胀。因此用流动性过剩这个理由可以解释2007年所看到的一切现象,包括楼市泡沫、股市泡沫,以及通货膨胀,所以我们的宏观调控是延续了过去四年来的紧缩政策一直到今天为止。在07年你可以糊涂,因为楼市泡沫,股市泡沫,通货膨胀你可以用简单的钱太多来解释,可是2008年,你看不到楼市泡沫了,你反而担心,楼市要下跌,股市更不用讲了。股市大跌的程度几乎全球名列前茅。那是流动性过剩吗?!通货膨胀确实是有,说不定更严重了?目前的经济现象已经让流动性过剩理论破产了!

  如果把目标搞错了,在二元经济环境之下推动这种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宏调是什么结果,可以通过三个管道彻底的打击了二元经济的制造业部门。

  第一个管道, 银行从过冷的民营企业部门大量的收回流动性,打给过热的地方政府继续从事地方基础建设,这就是为什么四年宏调下来,我国广义货币的增长率依然在18%的高水平,这么多货币供给为什么企业家享受不到实惠呢?因为这些钱通过银行体系从民营制造企业手上收回更多的钱,给地方部门从事地方建设了,这样让二元经济当中过冷的部门更冷,过热的部门更热。

  第二个管道,就是处在过冷部门的民营企业家面临宏调所带来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升的压力、再加上第一个错误造成的汇率的不断上升和第二个错误劳动合同法不当推出等因素,让这些过冷部门的制造业企业家再也干不上去了,所以就把很多应该投资的钱不投资了,从过冷的部门抽出来,打入过热部门去炒楼炒股了,这就是06年开始的股价上涨,也是06年开始房价上涨的主因,那是因为在二元经济环境下,过冷部门的资金大量转入过热部门所导致的,根本不是流动性过剩。

  第三个管道,我称之为海尔现象,海尔筹集150万资金自己去干房地产,很多媒体说那是海尔战略重新出发,我说不对,那是海尔在过冷部门的家电制造业干不下去了,就从过冷的制造业部门抽出大量资金,打入过热部门,干开发商了!这种现象也使得资金从过冷获得部门转移到过热的部门。

  这三个管道无疑的使得资金从过冷的部门逆流转到过热的部门,使得过冷部门更冷,制造业逐渐萧条,而过热部门更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四年的宏调会失败。

  二元经济和股价的关系-----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二元经济的理念来解释股价的走势。2006年股价上升的原因就是因为上面第二个原因使得资金逆流转到股票市场,而造成股价大涨,根本不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环境更好了。 2007年5月30日政府调升印花税的举措使得股价大跌,但是从五月底到11月的股价大涨却是由大盘股所拉动。当时的大盘股都是那些股票呢?就是地产,钢铁,水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替他们融资的银行,当然还有证券公司。请各位读者回忆一下,这些部门是不是就是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中过热的部门呢?换句话说,当时股市所谓的二八或三七现象拉动了股指,其中的二或者三就是二元经济中过热的部门。到了11月我已经开始呼吁股民注意股市可能的向下波动,听了我的话的股民都逃过了一劫。我当时为什么不看好股市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盘股涨幅太快,一定会回调,而其他股票都是过冷部门的股票,没有涨的可能,因此二元经济中的过热部门股票一定会回调,而过冷部门的股票没有理由涨,其结果就是大盘一直跌到今天。

  二元经济和金融超限战引发的通货膨胀
  二元经济引发通货膨胀------------读者一定很好奇,这种恶化二元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控制通货膨胀吗?当前的治理思路就是简单认为我们当前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流动性过剩了,所以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涨价,换言之,宏调的目的就是靠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收回一定量的流动性,就可以克制通货膨胀了!是吗?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的话,我们就太幸运了!我最近和媒体朋友吃饭,媒体记者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郎教授你瘦了。我说对的,他说为什么。我说猪肉贵了,我就趁机减肥。

  你们认为猪肉价格上涨,粮油的价格上涨,是因为你手上的钱太多吗?!如果真懂经济学的话,就不用讲经济学的理论,用一个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讲出来就对了。猪肉价格上涨了,是因为钱太多了吗,各位读者想想,如果你钱多了,你会去抢购猪肉吗?!甚至有人认为大米价格上涨也是流动性过剩,难道读者有钱的话要吃五碗饭吗?!你用膝盖去想想,你就会知道流动性过剩是胡说八道。读者哪有可能因为手上有钱可能就多吃大米呢?!也不可能多买猪肉啊!我们食品价格上涨多少,按照官方的公布22%,猪肉76%,实际上比这个高。食品价格上涨这么快,你可以找任何理由,千万不要讲是因为大家手上钱太多,根本不可能,有钱的人不会去多吃几碗饭,但他可能去买奢侈品,买LV包包有可能,食品价格这么高而且远超过其它货品就充分证明流动性过剩是错的。那为什么涨这么多呢?!就要从二元经济开始讲了。

  在二元经济里面,过热部门是膨胀的部门,所以价格就上升了,这可以理解。那么,你认为,过冷的部门的价格会下跌吗?不会。过冷的部门价格也会上升,无论是过冷过热部门的价格都是涨的。例如猪肉就是过冷部门的产物。猪肉价格怎么上涨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二元经济现象。养猪肉的民营企业家跟其它行业企业家是一样的,他们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也是急速恶化。什么原因呢?就是进口饲料价格大涨,还有猪瘟。按照我的二元经济理论他们会怎么做,他们就不养猪了,而把应该投资买小猪的钱不买了,而去炒楼炒股了。所以今天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就是农村养猪户从过去的猪肉供应者,变成了今天的猪肉消费者,就这么简单。也就是说,当把你猪宰了以后,你发现后继无猪。政府为了鼓励农民养猪,而提供了各种优惠措施,如果农民不小心把猪养死了,政府还会补贴五百元的丧葬费,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不养呢?因为这些补贴弥补不来营商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

  金融超限战(超过传统战争限制的新战争)引发通货膨胀-----------最近石油期货价格涨到130多美元一桶,大米价格飞涨,按照经济学理论似乎很难解释!很多经济学家是只认死道理,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我给读者一个数据大家就懂了,每日石油供需基本维持在8700多万桶,而且有时候市小幅度的供过于求。此外,2008/2009年度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量大约是21.6亿吨,而需求量接近21.5亿吨,年底库存接近3.4亿吨,这是小幅度的供过于求,两个市场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供不应求现象。那么为什么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呢?显然不是供求的问题所造成。原因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金融战时代-------产品定价权不再由供需决定,而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所决定,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金融超限战争的年代。

  为什么金融炒家进入大宗物资的期货市场呢?请读者想一想,炒期货的成败,有一个必备的原则,那就是经济基本面一定要配合你的炒作方向,比如我今天赌这个股票会涨,你就要肯定未来一定有人会买这个股票,比如说你认为大米会涨,你就一定要确认一定有一个国家去大买大米。你一定要掌控基本面才能炒期货,否则容易失败。

  我们来看看国际金融炒家是怎么想问题的。他们一下子就看到了中国,各位读者知道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吗?我们石油价格才涨了13%左右,全世界期货市场的石油价格当天一下子大跌,因为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价格上涨,因为中国人太多了。就以国际金融炒家的立场来看问题,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大涨,这不就是基本面吗?因此在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之前先买,比如从一百块炒到三百块,再卖给中国人,国际炒家就赚两百块。生产者没赚到好处,我们大亏,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阴谋。

  金融超限战的原则就是取得定价权----------国际金融炒家为了取得产品定价权就开始选品种,首先他挑到了大米。为什么是大米?而不选小麦,这就是水平呀!因为喜欢吃大米的国家相对吃小麦国家而言,一般而言都是比较贫穷的。这些贫穷国家的老百姓吃大米,如果买不到大米怎么办?就饿死了,但是不是简单的饿死就算了,这会造成政局的动荡!所以,把大米价格一炒高以后,这些吃大米国家的政府立刻面临倒台的危机,因为买不起大米。而且大米价格一上升,稻米出口国就配合国际炒家,像越南一样,不让大米出口,为什么呢?首先保证本国人民不被饿死,因为一饿死政府就倒台,亚洲这些产稻米的国家不让稻米出口了,读者想一想如果不让稻米出口是什么结果呀?价格更涨。那些穷国,比如说菲律宾就更买不起大米了。国际炒家就这么厉害,大米价格一炒高,各国政府为了保全政权的稳定就不出口大米,越不出口,价格越高,穷的国家更买不到大米。其必然结果就是这些大米进口国一定会有人饿死,一旦走到这么一天,这些穷国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力量,砸锅卖铁,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借钱,他们什么都顾不上,而只能去国际市场上用高价格买大米,以防止自己本国的老百姓饿死。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个逻辑,怕老百姓饿死,连带的使政府倒台,在所有国家都不出口稻米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国际炒家最高定价,只要有一个政府去买,这个价格就是市场价格。就像炒股一样,如果有人在13块交易,市场价格就是13块,12块交易,市场价就是12块。因此,这些穷国家的政府在求爷爷,告奶奶,砸锅卖铁的情况下,筹出这么一点点钱在国际市场上只要一买稻米,这个最高的天价就是稻米的市场价。在这个时刻读者知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就是稻米的定价权由过去的供需双方决定,改成了国际金融炒家的定价,也就是国际金融炒家取得了最终定价权。

  由于是国际炒家取得了最终定价权,所以供需不重要,世界大米供过于求,石油供过于求,价格却不跌反涨,因为2008年的大宗物资价格是由国际金融炒家决定的,他们说几块金钱就是几块钱。他们找代理人来放话,例如在中国游走的罗杰斯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例如他曾经说过粮食价格上涨将会饿死人,这不就是国际炒家透过饿死人来达到控制定价权的目的,而透过这些代理人发话吗。

  这种国际通货膨胀怎么影响我国的物价呢?我以东北大豆为例。中国东北黄金大豆原来是中国最好的,现在美国的大豆进来了,美国大豆比中国的大豆好,因为出油量高达23%,而且价格比我们东北大豆便宜12%。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美国大豆便宜了,所以大豆油也便宜了,因此拉低了其他品种食用油的价格。但从此以后我们的大豆失去了定价权,而由国际炒家取得了定价权。最近国际粮价大涨,所以逼得我们食用油价格不得不上涨,造成进口通货膨胀!举例而言,我国今年全年农产品供应量10,000亿斤,而需求高达10,350亿斤,其中供不应求的350亿斤要靠进口,各位读者猜一下是什么?对了,基本是大豆。

  我讲出来读者觉得很简单,都听懂了。如果我不讲,读者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国际炒家的厉害,我把他的逻辑分析给读者讲的清清楚楚。比如说罗杰斯在半年前呼吁大家要买农产品衍生产品,为什么?完全因这个阴谋铺路,他讲什么,什么就要涨。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厉害。读者读到这里一定觉得很悲哀,你们肯定会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联合其他国家,我们要彻底打败国际金融炒家。读者们是不是要问这个问题,想不想要要打败国际金融炒家啊?我们意气风发地联合几个国家一起来围剿国际金融炒家好不好?

  但是读者应该知道会有什么结果,那就是我们可能一起被打败,因为国际金融炒家很少失败,而且今天的战争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金融超限战”。而要在这一场战斗中取胜,只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你必须有最充沛的国际资本;第二必须有世界顶级金融操作高手。我把这两个前提丢给各位读者,你觉得我们具备吗?是的,我们只具备第一项充沛的国际资本,第二项具备吗?很遗憾的,中国13亿人口,包括我本人在内,都不具备。因为我只知道理论,我没有亲自操刀过。更可悲的是我们连试试的机会几乎都没有,因为一试就失败!90年代日本经济崩溃谁造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谁造成的?2008年越南经济危机谁造成的?------都是国际炒家。很无奈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国际炒家可以动用几千亿资金轻轻松松打败了各国政府。我想举个让我们痛心的例子,2007年底,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宣布次债危机该行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他们透过我国建行的上市赚取了1300亿元,也就是每一位读者都付了100元给美国银行。他们为什么能赚这么多钱呢?因为国际金融炒家取得了建行上市的“定价权”,从而压低定价图利自己。对比而言,我国主权基金购买了黑石基金遭到了巨大损失。以美国银行和我国主权基金的水平相比,证实了我国确实缺乏世界顶级金融操作高手。

  总的来说,今天的通货膨胀就是一个二元经济环境和国际进口通货膨胀两个扭曲的力量勾结在一起,我请问一下,这是流动性过剩吗?!只要读懂了我这篇文章,读者就完全理解了为什么食用油、大米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那就是二元经济配合上进口通货膨胀造成的。

  那么怎么办呢?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了吗?我想给读者讲一个小故事。韩国总统李明博要进口美国牛肉,读者知道不知道韩国民众为什么这么激动要冲击韩国政府呢?!读者以为韩国人只是好斗吗?我告诉各位读者,韩国人比我们聪明的多得多,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学来太多经验那就是韩国一旦成功了进口美国牛肉以后,美国牛肉特别的便宜,他将席卷全韩国牛肉户,把全韩国养牛户淘汰,到最后,韩国牛肉价格将被国际金融炒家掌控!所以我个人认为,韩国老百姓反对政府进口牛肉是有原因,因为只有自己生产,才不会被别人所控制,就这么简单!

  我们今天大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而国际价格是我们国内价格的四倍,因为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石油价格为什么还可以扛一下,因为我们自己产油。但我们扛不久,因为造成大量的浪费,很多人因为石油便宜就胡乱开车,甚至香港的货车统统到深圳加油,这就是一个负担。我今天通过这么长的文章,把大家过去认为流动性过剩的理念彻底的打掉,流动性过剩确实是存在的,但不是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我们发现楼价上涨、股价上涨也是因为二元经济造成的,是因为投资营商环境恶化,企业家不干了,去炒楼炒股造成的,通货膨胀也是二元经济环境所造成的,过热部门的有膨胀,过冷部门生产不足也有膨胀,以大豆油为例,不但有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还有进口通货膨胀的问题。这就是今天所处的投资营商环境。

  产业链阴谋与两只秃鹰的金融超限战
  前面谈到二元经济下我国制造业逐渐萧条的现实情况,我想请读者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换种方式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咱们玩什么游戏呢,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个外国人,你会怎么对付中国?假设我所讲的这一切外国人都知道,他们会怎么做?

  事实上,今天的天空翱翔着两只秃鹰。这两只秃鹰看着我们中国的企业,慢慢流血而死的尸体,即将飞扑下来,把我们的尸骨啃得精光。它们在天空边翱翔,边飞边流口水。大家想一想,这两只秃鹰是谁?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你们有多少人以为青岛啤酒还是国有企业。在2008年的年中,它还是国企,青岛国资局控股百分之三十。请各位上网查一下,第二大股东是谁,它是美国安海斯布希,占百分之二十七。它只要多买百分之四的H股,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一的控股权,突然之间,青岛啤酒就会变为外资企业。安海斯-布希公司当初是怎么进入青啤的?青岛啤酒在2001年的时候由于前任的首席执行官政策执行不当的结果,使得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经营面临极大困难,负债率高达89%,在这种难以为继的情况下,青岛啤酒发行了14亿元的可换股债券,卖给了安海斯-布希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将可换股债券转换成27%的股份,基本上而言,安海斯-布希公司就是趁人之危进入了青啤。

  安海斯-布希公司就是头上翱翔的第一只秃鹰,他叫做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对中国企业的掠夺,其可怕程度大家必须要清醒知道,而对这一点,我预警大家应该及早的注意情况的发展。

  那么二只秃鹰是谁?讲讲徐工,徐工是重工业领域,当时美国的凯雷基金想收购徐工,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提出坚决反对,我的反对理由非常坚决,那就是国有企业的好坏,不能以净资产做评估标准,一个企业的价值,不取决于净资产,而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永续经营能力,因此我反对徐工出让给凯雷。而且更值得我们关切的是假设徐工以100块的价格被卖掉,凯雷基金将可能会以十倍的价格,将它分拆转卖掉,到时候他就会赚大头。或者凯雷将徐工整合进入整条产业链而获取整合的巨大收益。凯雷基金是谁,凯雷基金就是天上翱翔的第二只秃鹰,它叫做金融资本。

  欧美国家通过头上两只秃鹰,进入中国,看着我们的企业逐渐流血而死的尸体,伺机飞扑下来,啃食我们的尸体。很多人可能就会有个疑问:我们企业家这么努力的工作都不能赚钱,老外凭什么能赚钱?我坦白地告诉大家,你们这句话问错了!我们不赚钱,老外也不一定能赚钱,但是我想要告诉各位读者的是:这一块钱制造业赚不赚钱不重要,你这一块钱的制造业最多赔多少钱,最多赔一块钱吧,但是整条产业链创造出十美金价值,因此制造业赔多少钱都无所谓,因为可以从6+1的6把1的亏损全部赚回来。因此对于两只秃鹰而言,它们并不是看制造业能不能创造利润,而是看能不能把制造业融入到产业链当中,这就是头上的两只秃鹰的产业链战略,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我们还在搞招商引资,欢迎他们进来洗劫我们的企业。当头上的两只秃鹰把我们的制造业融入到整个产业链当中之后,读者们相不相信,这些制造业虽然变成了两只秃鹰的产业,但是秃鹰仍然会把制造业继续放在中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要继续浪费我们的资源,破坏我们的环境,剥削我们的劳动,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分工”。目前外资对我国企业的收购就像井喷一样,我国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0%,外资企业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 55.48%,外资企业占高科技产品出口的87%。

  法治化游戏规则的缺乏助长金融战
  在这种格局之下,有一种话题也是各位读者想问我的话题:郎教授,工厂都在中国,难道你反对我们中国国际化吗?难道你反对外资进入中国吗?我当然不会反对,我是最赞成国际化的,但是我想提醒读者,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极左思维给我们国人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目前内地专家学者的极右思维依然给中国带来的极大灾难。我们不要极左,也不要极右,我们需要中间路线,而达到中间路线的法则,就是透过精英政府以严刑峻法建立一套法治化游戏规则来规范政府,企业和老百姓。当然很多人对政府是否有能力做这件事提出质疑,我只能说我期望我们政府能做到。

  资本主义的本质从来都是掠夺,从来没有改变过,从150年前大清王朝到今天都没有改变过,只是150年前它是以东印度公司为前导,炮舰为后盾,而今天却是以国际化为前导,金融为后盾,其掠夺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但是读者们都会提问,产业基金也好,金融资本也好,难道我们不让他们进来吗?

  我们当然是有条件的欢迎他进来!不过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举个农民种地的例子来做解释,大家可以想象农民如何做灌溉呢。灌溉其实很简单,你把这个水闸打开之前必须得先挖沟渠,沟渠挖好之后再把水闸打开,让水顺着沟渠流到需要水的农田。可是如果你忘了挖沟渠怎么办呢?水闸一开,洪水不就漫流大地把良田都淹了吗!

  哦,农民同志都知道的事我们会不知道吗?什么是洪水泛滥?那就是大欺小强欺弱,我们今天的国际化包括头上的两只秃鹰,就是打开水闸之后,忘了挖沟渠了,洪水漫流大地,把我们内资企业的良田美地都淹没了。这就是我所反对的国际化!

  那么大家想一想什么是沟渠?我们绝对欢迎国际化,我们绝对欢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大举进入中国但是也要挖沟渠,大家知道什么是沟渠吗?那就是你一定要指定一个严刑峻法的法治化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是要控制这个国家的所有个体包括政府包括国有企业包括百姓。如果缺乏一个严刑峻法的法治化游戏规则,而盲目的引进外资,你陡然放两只秃鹰在天空翱翔,这两只秃鹰将会像洪水一样席卷大地,把良田都淹没,因此未来的格局一定是大欺小,强欺弱。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这种无沟渠的环境下,他们对我们企业的掠夺简直让我们国内工厂欲哭无泪。两者相比,产业资本更可怕,他们一旦看上了我们的企业,简直可以说我们不卖都不行。举例而言,德国施奈德想要收购正泰,而正泰不想卖,结果施奈德到处控告正泰抄袭仿冒,到处打官司,我相信把正泰搞烦了,他说不定就卖了。为什么这些产业资本这么嚣张呢?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没有挖过沟渠的中国,因此可以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大欺小强欺弱。

  产业链阴谋下中国企业的危机
  表面上,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享受着“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在世界每个角落几乎随处可见,成为当地人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说,“中国制造”已经行销全球。比如说根据研究,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实际上,中国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里利润最薄的一环。事实上,在国际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做实际制造那部分如果赚到一块钱(10%)的话,那么对于外商,做这种产品设计与研发以及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能赚到九块钱(90%)。换句话说,我们就是用这不到10%的价值,积累了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们同时为国外贡献了18万亿美元,这几乎是全国80年的工资总额!

  那么什么叫做国际产业链分工呢?我们不妨以玩具业为例来看,一个芭比娃娃的前期产品设计、市场调研等均在美国完成,中国工厂只不过进行“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而后期的仓储、物流、批发、零售也是由外商来做。换言之,就是在国际产业链中真正做制造的是一块钱,我们称之为“硬一元”,而做这种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的产业链叫做“软九元”。国际产业链分工背后是怎么回事呢?本质是通过“软九元”将劳动密集型的同时也是最不赚钱的部分外包给中国工厂,外商凭借其主导的产业链,靠其在订单上的优势,实际上支付给中国工厂的价钱可以远远比其自己制造还便宜。“硬一元”不是不赚钱,但问题是“硬一元”里最核心的产品设计能力外商从来不会与中国合资企业分享;与此相反,外商或者透过立体营销,全面挤压中国品牌,如果强攻不下,就透过合资、合作、收购等方式,悄悄地消灭中国的这些具备一定“硬一元”核心能力的企业和品牌。而我们地方政府非但完全不晓得这一点,反而不分好坏欢迎一切外商投资。

  以玩具业为例,一个芭比娃娃我们的出厂价一块美金,在美国的沃尔玛零售价格是9.99元美金,那一块美金,原料占了0.65%,生产价0.35%,那么你晓不晓得我们能赚多少钱?几美分了不起了吧!我们不停地剥削我们的劳动者,浪费我们的资源,破坏我们的环境,却用这么贱的一块钱的价格卖到美国去,而外商最后以9.99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席卷了所有的利润。而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下,中国代工厂事实上没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代工厂既不具备“硬一元”的核心能力,也不懂得掌控“软九元”。这样外商就有机会可以有意识地操控中国代工厂,挑起中国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这样让中国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积累,进而无力进行核心能力的积累和开发!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中国企业永无出头之日!

  换句话说,外商透过掌控全球产业链,可以轻而易举地挑起中国厂商的价格战,进而让中国制造走向恶性循环。如何挑起价格战呢?举例而言,还说玩具业,美国前三大进口商透过历史上不断的并购如今基本上垄断了市场的全部订单。假设说其中最大的美泰手中有一亿张单,那么美泰怎么主导价格战呢?第一年美泰给A厂五千万订单,给B三千万,给C两千万,给大家很好的利润,鼓励大家好好干,来年会加订单。到第二年,美泰给B四千万订单,给C三千万,只留给A三千万;这时候A肯定不敢有什么怨言,而且甚至会表示愿意压低报价,要不然还有两千万产能吃不饱呀!为什么A愿意报低价?因为代工业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扩产容易,但扩产都是一次性固定投入,扩产之后的维护成本会逼着代工厂不敢减产,因为签单的时候外商只给一个边际的毛利率,根本不考虑你有多高的固定成本。而实际上,真正的好戏还要等到第三年,按照我们代工厂的惯性思维,B会扩产到四千万产能,C扩产到三千万,而A因为我前面指出的代工业的固有问题,还会维持五千万的产能。现在美泰可以跟三家摊牌:现在你们现在的产能总共一亿两千万,而我手中只有一亿的订单,我只需要你们中任意两家就足够了,有一家今年很可能要出局。然后引入网上同时报价的办法(这正是现在的做法),让三家在短时间内同时独立报价。结果一目了然,很有可能B和C开出的价格仅有成本价,而A甚至报出一个低于另外两家成本的价格,因为不开工就只能亏钱,而开工还能少亏一点。而且在这种分工格局下,中国代工厂只能忍气吞声,任打任骂。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泰将责任推向中国代工厂时,中国老板只有自杀以明志了。

  更为可悲的是,在中国最擅长的制造环节,也就是产业链定位错误的环节,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宏观调控的压力,汇率的上升,劳动合同法的不适当推出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此外,频繁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国际贸易纠纷,印度、越南等更低成本国家的替代竞争压力。这些问题正逐步演变成中国制造日见微薄的利润率,揭示出隐藏在中国制造产品畅销背后的实质上的全面崩盘现象。目前广东企业在这种压力之下,停工和半停工的企业几乎达到30%,而江浙两省停工和半停工的企业也达到20%。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经济周期性问题吗?如果不是的话,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到了年底停工和半停工的企业可能达到了50%?这会释放出超过几千万人的失业人口,再加上依靠他们生活的大约上亿人的亲属,也就是说有接近上亿人口的生活问题立刻显现出来。这些后续性的危机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产业链阴谋下中国企业的战略出路------产业链高效整合
  面对重重危机,中国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呢?我想透过一个简单例子------世界知名的服装品牌西班牙的飒拉(Zara),系统地解答这一问题。飒拉的成功简单的讲就在于整条产业链6+1的高效整合。而我国服装制造业有没有6+1的部门呢?基本上都有,但大多数分属于不同的企业,更重要的是缺乏“高效”的整合。什么叫做高效整合,简单的讲,我国服装业者走完整条6+1的流程需要180天,而飒拉走完整个流程只需要12天,也就是他们整条产业链的整合速度是我国服装业者的15倍。
  这种高效整合的意义重大,因为这是节省成本最有效管道,举例而言,一件衣服库存12天的成本比库存180天的成本起码节省了90%以上的成本。而飒拉85%的生产都在欧洲,当然,由于飒拉大部分的销售都在欧洲,因此在欧洲生产可以提高速度。但是读者可能会问我,他们在欧洲生产劳动成本不是很高吗?如果读者还记得我前面谈的TCL和明基想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国外品牌走出去的失败战略吗?由于劳动成本只占了整条产业链的2.5%,而这正是飒拉选择在欧洲生产的原因,因为劳动成本在整条产业链中不重要。而真正能节省成本的方式就在于产业链的高效整合,这是我所提出现代意义的成本控制新思维。
  飒拉怎么做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呢?我想简单谈一谈6+1的几个环节,包括仓储运输,终端零售和产品设计。首先谈谈仓储运输。飒拉为了加快运输的速度,他们在物流基地挖了200公里的地下隧道,用高压空气运输,速度奇快无比。此外,为了加快运输速度,他们用飞机而不是轮船从西班牙将成品运送到上海或香港,虽然飞机运费很高,但是高效整合更重要,成本会更低。
  再谈一下终端零售。飒拉有意的减少需求量最大的中号衣服,故意弄成供不应求。因为他们发现当妇女同胞想买中号衣服而买不到的时候,他们心中那种极度的挫败感让他们下礼拜又来了。这样不但加快了周转率,同时吸引了更多的顾客。
  此外,飒拉的产品设计的思维也是一绝。他们首先放弃了自主创新的思维,而代之以“市场的快速反应”。我对这点特别推崇,因为要想到放弃大家都认同的自主创新思维,就是一个最创新的思维。那么他们怎么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呢?我举个例子,为什么妇女同胞总认为衣橱里少了一件衣服,肯定是她们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类型的衣服,如果她们知道的话,他们就会去买了,因此衣橱就不会缺少一件衣服了。如果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衣服,企业搞自主创新的产品能讨好这些消费者吗?显然不行。因此,什么才是最好的策略呢?那就是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怎么做呢?首先想一想,能卖掉的衣服肯定是消费者喜欢的衣服,假设100件衣服前天卖了12件,昨天卖了6件,今天卖了7件,他们就根据这三天卖掉衣服的共性设计衣服,根据趋势变化稍作修改,而不要创新。这样不但大幅缩减了产品设计的速度,而且可以在市场需求还没变化之前迅速推回市场抓住市场脉动。他们几天可以推回市场呢?12天,这么短的时间当然可以抓住市场脉动。但是12天的速度就是产业链高效整合的结果,如果我们的速度是180天的话就根本不可能当市场的快速反应者。
  我想总结一下我的观点,飒拉透过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大幅压缩成本,而同时透过高效整合作市场的快速反应者,因此他们的衣服总是最新潮,最受市场喜爱,虽然品质不一定很好,但是这年头谁还穿一辈子同样的衣服呢?因此品质没那么重要了。飒拉的产业链高效整合思维应该对我们的企业非常有启发,因为这才是我们企业的未来战略出路。
  政府产业政策的思维转换
  由于我们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产业链战争的新时代,因此政府推动的产业政策就格外的重要。过去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例如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换来。这两年很多地方政府呼吁企业搞产业升级和品牌战略,我认为这又是一个误区。所谓的产业升级,不应该仍然在6+1的1上面搞升级,而应该从1升级到6的环节。此外,以飒拉为例,品牌的建立是产业链高效整合后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企业成功的原因,因此我们不能倒果为因。政策的转变必然牵扯到思维转变的先行,我期望政府,企业,都能发挥思维的创新,进一步的理解这篇文章的观点,才能真正地走出低谷。

  结语
  最后,我很痛心地告诉读者,2007年我写的“中国经济的八大危机”文章刚刚发表的时候,全国正洋溢着股市楼市的欢乐气氛,甚至有人认为我唱衰中国经济,而对于那些粉饰太平的专家学者反而给与了更多地关注。这个时刻我想起了屈原所著“离骚”的一段话--------“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夫复何言啊。2008年年初南方人物周刊对我做了这个评论“如果郎咸平是对的,其他人都错,那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非但是下错了药,还是个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毒药”。但是今天我对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胜利没有丝毫的喜悦,因为我们老百姓并没有因为我的八大危机文章而改善了生活,反而陷入更艰难的生计。我这次发表的文章希望能够在八大危机的基础上,唤醒政府,企业和百姓的共识,共同为着中国的未来,走一条正确的路。最后,我想沉重的提醒这个社会,专家学者粉饰太平的言论虽然能够取悦政府,但今年却让政府和全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沙发
发表于 2009-2-4 15:29:51 | 只看该作者

看过

觉得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共产党对他不会有好感

板凳
发表于 2009-2-5 10:49:17 | 只看该作者

一声叹息,声音太小了

[em12]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