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通货膨胀的真相之一

[复制链接] 0
回复
66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8-21 10: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记得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在学校的图书馆翻看杂志时,看到这样一句话:“政客大抵都是经济学家的思想的奴隶”。当时没有留意这句话是谁说的,只觉得这简直是放屁,从来只有经济学家为政客服务,哪里会有政客成为经济学家奴隶的。

在过去很多年后的今天,这句当时没有太留意的话,反而在我脑袋里愈来愈清晰。我不得不由衷的佩服说出这句名言的人,于是我去查询这句话是谁说的,原来是“凯恩斯”。

我记得2007年底,2008年初时,咱们的政府始终不肯承认“通货膨胀”的事实,当猪肉、大米、食用油的价格涨了快一倍的时候,咱们的政府又搞出一个CPI指数来忽悠,并把物价上涨的原因归结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似乎这一切都是中东挖石油的那帮人害的。再后来,新闻连播开始大量报道外国的物价上涨,今天说澳大利亚物价上涨,明天说英国物价上涨,后天说越南物价上涨。给新闻连播的观众造成一种不单是我们国家的物价上涨,而是全球物价都上涨的感觉;既然全球物价都上涨了,那我们国家的物价上涨就很自然和正常了,因我们就应该消除怨气,而不能责怪我们的政府了。

并且有意思的是:媒体在介绍外国的物价上涨时,总是说出具体某个商品的上涨比例,比如说澳大利亚的大米涨价多少,越南的牛奶涨价多少,英国的牛肉涨价多少。但说到咱们自己国家时,就不说具体哪个商品了,而用“CPI指数”来代替了。哈哈,咱们的CPI指数同比去年只上涨百分之零点几,比起澳大利亚的大米上涨“百分之几十”要少多了。

我们不能指望看这个媒体的观众们都学过经济,能够明白CPI的计算方法。但是显然,最开始在媒体上用“CPI指数”来“掩饰”的那些人显然也没学好经济学,他不清楚西方经济学中有这样一条定律:通货膨胀最初表现为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很快会蔓延到非生活必需品、工业品的价格上涨,最后导致全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因此到了2008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在电视上很少再听见“CPI指数”这个词语了。显然,现在的形势是由“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阶段过渡到了“非生活必需品、工业品的价格上涨”的阶段,再用“CPI指数”显然是遮掩不了了。

到2008年6月份时,媒体已经统一更换了口吻,不再使用“CPI指数”这个词语,而开始承认“物价上涨”的事实。但是任何媒体和网络依然不允许使用“通货膨胀”这个词语,谁敢说就打谁。

事实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无论是政府,还是经济学家们,我们都必须认真和谨慎的区分开这两个词语,切不可混为一谈。区分开这两个词语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前提基础。

而且,即使到了2008年6月份的今天,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到今天为止,我们还不能说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全面“通货膨胀”的阶段。

上面所说的那条西方经济学的定律: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到最后全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这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经过众多的欧洲国家对这条定律的亲身验证,从“食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到“全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这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短则数个月,长则3到5年。德国上世纪20年代爆发通货膨胀,从食品价格上涨到最后的全面通货膨胀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也有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是个慢慢的过程,我懒得花时间去翻资料查案例,因此这里就不列举例子。

从科学分析的角度出发,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比如自然灾害的旱涝、台风都会造成粮食减产而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比如英国前几年的疯牛病导致大量牛死亡而导致牛肉、牛奶以及相关的产品价格上涨。这些都是不是通货膨胀。因此,当一个国家出现“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要分析其原因,是什么原因引起食品的价格上涨,在这个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诚实、开放、肯接受事实的心态,切不可抱着自欺欺人的态度。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看清原因,认清事实,可能导致非常非常严重的后果。

如果“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是由于通货膨胀而引起的,那么如果不能看清这个事实,并且没有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那么通货膨胀的最后结果:“全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就不可避免。最后受害的是大量的穷苦百姓。

而截至到2008年6月,我们的媒体报道的,都指出我们国家的物价上涨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等原因造成的。

我当然没有必要去批评媒体,因为我们的媒体说的话不一定代表这些媒体自身的意愿。

我上面提到一定要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这两个词语的概念区分开,因为我发现在我周围,确实有很多人没有搞明白“通货膨胀”的概念,我认为有必要先解释一下“通货膨胀”的概念。

一般人不明白“通货膨胀”的概念主要是没搞明白“通货”这个两个字的意思,“通货”这个词就是“流通货币”的意思。说的简单点,“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膨胀”。就是说“流通货币太多了”。“通货膨胀”这个词语的意思说的通俗点就是“钱太多了”。我们上面说道:一定要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区分开。我这样一解释,大家就应该清楚:“钱太多了”与“物价上涨”这两个词语当然意思不一样。

之所以有些人概念里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混为一谈,是因为“通货膨胀”(“钱太多了”)的直接表现是“物价上涨”。这里的“钱太多了”是指整个社会(国家)的钱(货币)太多了。但是作为普通公民,整个国家有多少钱(货币),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我们只能看见“钱太多了”(通货膨胀)的后果,即“物价上涨”。因此在人们的概念里,容易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从而把这两个词语的概念混为一谈。

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区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概念。我们可以说:“通货膨胀”的表现和后果是“物价上涨”,先有“通货膨胀”后有“物价上涨”,而不是先有“物价上涨”后有“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了(整个国家的钱太多了),所以“物价才会上涨”。(我们在媒体上看到某些所谓的经济学家讲:猪肉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了。这些经济学家不知道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所谓的经济学家,连“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都没搞清楚)

那么,为什么“通货膨胀”即“整个国家的钱太多了”会导致“物价上涨”呢?

人类社会是构建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在经济学中,我们认为“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你拿钱去买一只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你拿着“货币”这种商品去换“鸡”这个商品。

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是没有“货币(钱)”的概念的,人们是“物”与“物”交换,即“商品”与“商品”直接交换,比如张三家里养了很多牛,张三和他老婆天天吃牛肉,偶尔张三也会用自己的牛去换别人的猪、羊、鸡来吃。比如张三经常用自己的牛去换李四家里养的鸡。以前张三是用一头牛换李四家的五只鸡,大家也都认可“一头牛等于五只鸡”。可是今天,张三再去李四家换鸡时,李四不干了,李四说:“现在养牛的太多了,牛不值钱了,从今天开始,一头牛只能换四只鸡,你爱换不换吧”,李四不服气,跑到王五家要跟王五换鸡,王五也说“现在社会上的牛太多了,而鸡的产量没有增加,以前我们村子每年养100头牛,养500只鸡。因此以前是1头牛换5只鸡,可是现在牛的产量增加了,每年养了125头牛,而鸡还是每年500只,因此现在牛太多,不值钱,一头牛现在只能换4只鸡了”。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出,一头牛能换多少只鸡,取决与牛的需求数量与鸡的需求数量之间的一个比例。牛太多,鸡太少,一头牛换取的鸡的数量就会变少。再后来,人们感觉天天牵着牛、羊、马换来换去的忒麻烦。于是人们找到一种“中间等价交换物”即“贝壳”。“贝壳”也是一种商品,刚开始是一个叫“孙麻子”的人从很远很远的海边捡回来的。孙麻子捡回来后跑到张三家,说,我这个“贝壳”漂亮吧,跟你换1头牛你干不干。张三想了想,同意换了。张三把这个贝壳玩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带着这个贝壳去李四家做客,李四看见这个贝壳挺漂亮,就说,我用鸡换你这个贝壳吧。张三想,我是用一头牛换的这个贝壳,那么现在这个贝壳应该换你5只鸡。于是乎,“贝壳”这种最原始的货币开始在村子里流传开来。张三如果想用商品A去换商品B,但是商品A是一头大象,牵出去忒麻烦,于是张三先用商品A去换“贝壳”,再用“贝壳”去换商品B。只所以这样是因为贝壳容易携带。后来,那个叫孙麻子的人不断的去海边捡来贝壳,村子里的贝壳越来越多,但猪、牛、羊的产量却没有变化。于是贝壳太多了,每个人家里都有很多贝壳了,对贝壳的需求变小,导致贝壳不值钱。最开始,一个贝壳可以换5只鸡,可是现在一个贝壳只能换2只鸡了。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为“贝壳膨胀”而导致“贝壳贬值”,而导致“物价上涨”,以前一只鸡的价格是0.2个贝壳,现在价格涨到了0.5个贝壳,此称为物价上涨。

总结一下:商品A和商品B之间以何种比例进行交换,取决于商品A的需求量与商品B的需求量之间的比例。假设社会上商品A的总拥有量不变,而商品B的数量增加,那么商品B就会相对于商品A贬值;倘若商品A的产量增加了150%,商品B的产量也增加了150%,那么商品B就相对于商品A保值。

如果我们把“货币”看作商品A,一切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把一个国家的总流通货币量看作商品A。把另一种商品比如大米看作商品B,把食用油看作是商品C,把衣服看作是商品D,把汽车看作是商品E。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大米、食用油、衣服即商品B、商品C、商品D总是不断的提高产能。我们假设商品B、商品C、商品D、E、F、G等都是以每年150%的产能增加。那么如果社会总流通货币的量不变,即商品A的数量不变。那么随着商品B、商品C、商品D、E、F、G的数量增加,商品A会越来越值钱。本来一个商品A(货币)可以换1个商品B,过了2年,商品B的总数量番了一倍,一个商品A(货币)可以换2个商品B或者商品C了。再过几年,一个商品A(货币)可以换10个商品B或者商品C了。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货币紧缩”,也叫“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后果是商品B、商品C、商品D、E、F、G等商品的价格全面下降,本来一个商品B的价格是1个货币,结果几年后商品B的价格是0.1个货币了。同时,商品C的价格也降为0.1个货币,商品D也降为0.1个货币。有看家马上会想,这样好啊,“通货紧缩”好啊,商品价格都下降了,我们能买更多东西了,不是好事吗?是不是好事,要看站在那个角度,如果纯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通货紧缩”当然是好事。但是从大局的角度出发,通货紧缩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这个问题我后面再讲。我们依然回到商品A(即货币)与商品B、C、D、E等的比例上。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依次推断出,为了保持商品B、C、D、E相对与商品A的价格稳定,我们就必须提高商品A的产量,即“印刷钞票”。任何一个国家,只要经济在发展,商品B、C、D、E的产能在增加,印钞机就必须不断印刷钞票,让流通货币的总数量与商品B、C、D、E的增长速度保持平衡。这样才能保持商品B、C、D、E相对于商品A(货币)的价格稳定。此即为“货币平衡”也叫“通货平衡”。这里印刷钞票的速度和数量必须控制的恰到好处,最理想的结果是印刷钞票后,社会流通货币总数量即商品A的增长速度与商品B、C、D、E等增长速度相等。倘若印刷钞票的速度太快,导致货币数量即商品A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商品B、C、D、E的增长速度,那么就是“货币膨胀”也叫“通货膨胀”了。解放前我国的那次通货膨胀就是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印刷钞票过快导致的。换个角度,假设印钞机没有印刷钞票,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商品A数量)不变,但是商品B、C、D、E却“减产”了,比如遇到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导致商品B、C、D、E等整个社会的所有商品都减产,那么同样会造成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商品A数量)相对于商品B、C、D、E的数量比例变多,同样造成“通货膨胀”。比如上世纪世界大战时的德国,因为军事打击导致社会商品大幅度减产,而货币总量不变,自然造成“通货膨胀”。因此现今的国家一旦遇到强自然灾害或经济严重下滑时,通常应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来减少社会总“流通”货币的数量,来保持社会总流通货币数量(商品A)与商品B、C、D、E的数量平衡,以保持物价稳定。九十年代末朱镕基总量的经济软着陆就是指通货紧缩政策。

上面这段文字,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比喻来指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是社会总流通货币数量(商品A)与商品B、C、D、E的数量的一种比例。这种比例如果不能平衡,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我这里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比喻。实际的经济问题比这复杂的多,比如我上面一直假设商品B、C、D、E等都是以同一种速度增长。而实际的情况不可能这样,可能商品B以130%的速度增长,商品C以170%的速度增长,而商品D以50%的速度减产,商品E以20%的速度减产,而且现实社会中,商品种类可不止BCDE这几种商品这么简单,现实社会中可能有几十亿种商品和服务,每种商品的增长速度不同。那么在商品A(货币)该以多少的速度增长(或减少)呢,因此我们引出一个概念“社会商品总量”,用“社会商品总量”来代表商品B、C、D、E等数量的总增长速度,来与商品A(货币)的增长速度相比,看商品A(社会流通总货币)的增长速度相对于“社会商品总”的增长速度是否过快或过慢,来判断是否“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备注:这里的社会商品总量与我们常说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不是一个概念,GDP是以金额为单位,而社会商品总量是以数量为单位。)

上面我们用了很长的篇幅在解释“通货膨胀(钱太多了)”为什么会导致“物价上涨”。其实也很好理解,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流通的货币”相对于“社会商品量”太多了,就会通货膨胀,社会各种商品就会价格上涨。

那么,为什么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流通货币”太多了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