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推荐]“灾难激活我们最深沉的美德”

[复制链接] 3
回复
11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6-12 10: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灾难激活我们最深沉的美德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梁捷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奠定了200多年来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生产-流通-交换-分配,蕴涵了劳动分工和自由市场竞争的观念。马克思自称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多半来自斯密和李嘉图。后来写出大书的马歇尔等经济学家也都高度赞扬斯密。到了19世纪末,经济史家坎南一手策划了“斯密升级运动”。他编辑整理了斯密的遗稿,校注了《国富论》等书,斯密现代经济学创始人的地位由此确立。

 

  可斯密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甚至应该说斯密主要是一个道德哲学家。他写作《道德情操论》要比《国富论》早17年,而且一生修订多达6次,足可见对此书的重视程度。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斯密其实是想写作“三部曲”,全称应该叫做“想象的三部曲”。第一部是《道德情操论》,第二部是《国富论》,第三部也许应该叫做《法律与政府》,但斯密从来没有写完。或许已经写完,但他在去世之前当着朋友的面焚毁了手稿,故而我们现在无从查考。

 

  但我们可以大致推论出,这三部曲都是围绕关怀社会的想象力,围绕最深沉的道德哲学而展开。斯密在他一本极少被人提起的《天文学讲义》里就高度赞扬了牛顿的力学,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地组合起来,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这不仅是天体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推动社会运行的力,就是同情,就是关爱。人有自然生出同情的能力,如同天体有相互吸引的能力一般,神秘而又崇高。

 

  《道德情操论》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同情”,这是社会道德的基础。这个基础不是自私,不是恐惧,也不是爱情,而是同情。其他这些情感都不能必然地包含同情,比如你可以爱一个人而并不同情,不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别人的情感。既然你不会爱上这世界上绝大多数陌生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如何可能交流呢?

 

  只有同情!而这种同情必须通过想象力来实现。你可能没有直接体会到陌生人的欢乐和痛苦,但你却可以通过想象力,通过自身的经验与对方的感受相通,从而达成交流。斯密特别引入了一种虚拟身份“公正的旁观者” Impartial Spectator),每个人可以想象通过这样一个公正的旁观者来观察别人,这个旁观者知道一切又毫无私心,喜别人所喜,忧别人所忧。虽然它并不必然地引导我们帮助弱小、惩罚罪恶,但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别人和我们自身是一样的,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都是真正的兄弟姐妹。

 

  如同这次的汶川地震。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去过那片土地,也不见得有亲戚朋友受到灾害影响。但是几乎所有看着电视、报纸的人,都会立即从内心升起一股同情,是和那些受到伤害、失去亲人的受难者一般无二的痛楚。这种痛楚让我们坐立不安,寝食不宁。捐款、献血、直接奔赴灾区救灾,那几乎全都是人的本能。在这种灾害面前,大家抛弃“他者”和“自我”的两分,也几乎不需要“公正的旁观者”就能让自己的内心和灾区人民的内心相沟通。

 

  如果说《国富论》处理的是市场内部问题的话,《道德情操论》处理的就是“我们与邻人”的关系,那无疑是更广泛、更本原的问题。前者的核心是“看不见的手”,后者的核心是“公正的旁观者”,看起来都像是依靠我们想象力构建出来的虚拟概念。可是,在这次地震的救灾过程中,人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如此强烈同情心,足以证明这种同情的想象力早已深深植入我们内心深处。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经历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和天灾、人祸的考验还能建成如今的文明社会,这种同情他人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是同一种社会秩序的两个方面,相互平衡。用斯密的例子来看,我们喝一杯酒,自己收获了效用,别人收获了财富(比如酿酒师);我们给别人喝一杯酒,别人收获了效用,我们自己收获了同情。前者是《国富论》的研究内容,后者是《道德情操论》的讨论范畴,两者都是最基本、最自然的人类道德。

 

灾难面前,我们久违的同情的想象力重被激活,无需任何动员,人们就放弃狭隘的私利,自发组织起来帮助灾区。斯密认为,正是这种伦理美德使得社会团结起来而不是一盘散沙。而这种最深沉的美德并不需要匹配华美的修辞,它只是能够同情他人的想象力而已。只要这种同情的想象力不从人们内心深处消失,人类社会就永远存有希望。

 

 

亚当·斯密小传

亚当·斯密(1723年~1790),是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苏格兰法夫郡卡柯尔迪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17岁时,斯密骑马来到牛津,在牛津大学的巴利奥尔学院读书,在那里靠奖学金呆了六年。曾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64年辞职,担任布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在陪同公爵到欧洲大陆旅行的过程中,认识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名流。斯密生前发表了两部代表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斯密最具特色的个性是他的心不在焉,舞会上认不出自己的舞伴;早晨起床,在花园散步,由于沉思默想,发现自己时已经离家15英里,而且身穿睡袍。正是这种心不在焉支持着他进行持久的智力上的追求。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10:15:50 | 只看该作者

人性中有只看不见的手

                             —李峥嵘

“假如中国这个伟大国家连同她的全部亿万居民突然毁于一场地震,那么一个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很有人情味的欧洲人会有什么反应呢。我认为,他首先会对这些不幸的人遇难表示深切的哀悼,他会忧心忡忡地想到人世无常,人类创造的全部成果就这样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段话出现在250多年前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而刚刚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几乎天天上演可歌可泣的故事,即使不是身临其境的人们也无法抑制泪水。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所说:“仁爱、仁慈、天伦之情、友情、尊敬等发自内心的感情倾向,有助于人群之间的团结。”

    亚当·斯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代表作《国富论》让他牛大了。但是他本人最喜欢的却是另一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光他活着的时候就改版了6次,甚至在《国富论》首页上还着重标明“《道德情操论》的作者”。其宗旨就是向世人强调:道德和正义对于社会乃至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多么的重要。

    “情操”这个词,在汉语中多用来指高尚的道德情感,但是斯密这本书并不是道德说教或是励志的读物。在斯密那个时代,道德情操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一个在本能上是自私的人克制私利的能力。《道德情操论》阐述的核心问题就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控制他的感情和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这些准则有的是成文的规定,有的则属于行为约束的“软制度”,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亚当·斯密所认同的道德情操。

    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的核心是同情心理论,“同情心”也无关心肠好坏,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换位思考能力。换句话说,将心比心、情感互动构成社会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尽管人具有自私自利的本性,但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也还存在另外一种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于是,他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人人都有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力,但这种追求是在一个审慎、有序、公正的道德基础上进行的。“出于挂念自己的福祉,我们会具有审慎的美德;出于挂念别人的福祉,我们会具有正义和仁慈的美德。审慎约束我们免遭各种伤害,正义和仁慈则促使我们关注他人的幸福。”当然,既要增加个人利益又能促进公共利益,还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这也是为什么地震之后,人们呼吁加强对爱心捐赠的监管。

    在揭示人类行为和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形容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神奇力量。他认为,同情仍是利己,隐藏在人性中,但最终能导向宏观上好的结局。“是什么促使人为了他人更大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呢?它是一种在这种场合自我发挥作用的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一种更有力的动机。它是理性、道义、良心、心中的那个居民、内心的那个人、判断我们行为的伟大的法官和仲裁人。每当我们将要采取的行动会影响到他人的幸福时,是他,用一种足以震慑我们心中最冲动的激情的声音向我们高呼: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之一,丝毫不必任何人更为重要;并且高呼:如果我们如此可耻和盲目的看重自己,就会成为愤恨、憎恨和咒骂的合宜对象。”

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经济学家,似乎更不能容忍社会的不和谐与不公正。“只有具有某种仁慈倾向、出自正当动机的行为才是公认的感激对象。”“行善犹如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相反,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汶川地震中,始终出现在地震指挥最前线温总理,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道德情操论》的主要精神:“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发展。第二是协调发展。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国政府正在全世界面前实践承诺。

    对个人来说,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阅读《道德情操论》,会大大加深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亚当·斯密虽然肯定人们追求私利的本性,但是同样指出:“财富和地位犹如毫无效用的小玩意,它们同玩物爱好者的百宝箱一样并不能用来实现我们的肉体舒适和心灵平静;也同百宝箱一样,给带着它们的人带来的便利少于所承受的辛苦。财富和地位与百宝箱之间,除了前者所带来的便利比后者稍微明显一点之外,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同。”单纯追求财富的人收获的未必是幸福,追求美德的人得到的回报并不少:“什么是勤劳、节俭、谨慎的最恰当报答呢?那就是在所追求的事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财富和人们的尊敬。什么是诚实、公正、仁慈的最好报答呢?那就是得到周围的人的信任、尊重和爱戴。”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次地震中人们对“最牛希望小学”的建筑商的赞溢得到佐证。

   “一个人决不应当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任何人更为重要,以致为了个人私利而伤害或损害他人。以损害他人利益来增进自己利益的不正当行为,更是天理不容的。”

    亚当·斯密,一生为自由经济唱赞歌,一生私德无亏。说点八卦吧。亚当·斯密是个遗腹子,父亲在他出生前几个月就去世了。斯密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终身未娶。老太太活了九十岁。六年后,亚当·斯密也与世长辞。

 

板凳
发表于 2008-6-17 13:14:2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ay1220在2008-6-12 10:15:50的发言:

汶川地震中,始终出现在地震指挥最前线温总理,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道德情操论》的主要精神:“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发展。第二是协调发展。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

——说的好!但是,不知道温总理对中国贫富差距超过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何感想?有何举措出台?
4
发表于 2008-6-18 11:41:33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去买一本道德情操论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