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推荐]企业的新挑战——薪酬与离职率齐涨

[复制链接] 0
回复
57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12 10:4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的新挑战——薪酬与离职率齐涨

  
       最近公布的公司年报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资迅猛增长。

  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在上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96元,比上年增长17.2%,是近六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跨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咨询在去年针对主要是上海地区的外资企业进行了一项研究,并发布了“2007上海全面薪酬福利评估报告”。报告表明,2007年上海非制造业的经理级员工薪资上涨9.6%,主管/资深员工的薪资上涨了9.1%,而2006年的数字分别是8.2%与8.1%。2007年专业人才薪资增长了9.0%,而2006年则是8.1%。

 与薪酬齐头攀升的离职率

  翰威特的大中华区薪酬评估咨询业务总监宋显军指出,接受翰威特研究的在华企业2007年的平均薪酬涨幅为8.7%。翰威特去年还做过一个小型调研,询问公司是如何应对中国不断上涨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结果300多家受访公司中有半数称,他们在编制2008年预算时已经把这个因素纳入考虑之中。宋说,“我们原先预测今年的薪资涨幅是8.8%,但现在可能要调高至9.5%。”

  他表示,企业的整体薪酬结构主要取决于内外两大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市场薪酬水平、行业薪酬水平(比如竞争对手薪酬水平)、国内GDP和CPI指数以及人才市场的动态等,内部因素有公司运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等。至于公司内部如何分配薪酬,翰威特的另外一份调研显示,94%的受访公司采用的是浮动式薪酬方案,这种方案大都包括“个人业绩奖励”和“特别成绩奖励”等设计。

  一家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他所在公司的薪酬涨幅紧跟其他属于500强中同一梯队公司的水平。他说,“假如我们公司的薪资高于市场水平,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就会承受巨大压力。而且据我观察,即使你的薪资高于平均水平,你的员工离职率也不一定会下降。但如果你的薪酬涨幅比市场水平低,哪怕只低几个百分点,你的离职率就会上升,而且最先离开的还是那些表现最出色的人才。”

  另一位服务于一家外资船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不论外部环境有何变化,我们还是会在薪酬方面保持稳定增长,譬如说把增长率稳定在7%~12%。员工薪资涨幅超过20%将是十分罕见的。但为了应对中国不断上涨的CPI,我认为给予当地员工的福利水平仍然有调整的空间。”

  宋显军承认,薪资涨幅随公司内部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别。他说,“我们的研究显示,级别越高,薪酬涨得越快。”上述翰威特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三年来上海制造类企业高管的薪资平均涨幅已达54.5%,而体力劳动者的工资只增长了14.1%。

  但即使公司不断提高薪资与福利待遇,似乎仍然无法降低员工的离职率。翰威特的研究显示,国内多数行业的离职率仍在上升。受访公司的平均离职率从2001年的8.3%上升至2007年的14.7%。

  宋显军指出,这个数字在近年来持续攀升,而且某些城市和某些行业的离职率比这个数字还要高。他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人才供求之间的差异造成的。“许多企业都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张。去年,企业员工人数平均扩大了10%~20%。公司扩张会导致招聘增加,整个市场都在招聘人才,但人才供给却增长得不够快。有些岗位,譬如销售与营销,需求量还要大。有些位居要职的人跳槽的机会很多,这些人每天都会接到猎头的电话。”

  涨工资已经无法留人

  持续上涨的薪酬给多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翰威特咨询公司的人才和企业咨询分析亚太区总监尼什查·苏里认为,“涨工资显然是吸引人才最常用的手段,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苏里指出,“岗位绩效工资显然是未来亚洲企业的发展趋势。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实施浮动式薪资计划,把薪资与业绩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另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消费者营销服务所用的手段来个性化地制定薪酬方案,譬如企业在个性化的网站上公布根据各个团队,甚至员工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薪酬方案。这些方案不仅限于传统的福利津贴,还将包括自主选择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培训时间、培训费用以及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

  光辉国际的康岚认为,企业必须对每年的劳动力成本进行总体评估。薪资是保留人才的方法之一,“但假如这个方法不那么有效,那就需要思考另外的方法,譬如加快薪酬评估的周期、实施长期激励措施和薪资以外的激励机制。”

  翰威特的宋显军称,企业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进行长期规划非常重要。他认为有些国际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每年招聘大量应届毕业生,然后再逐步培养,他们利用这种方法帮助建立起了富有活力的人才储备管道,从而大大节省了成本。但“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公司有能力熬过最艰难的岁月,并且愿意耗费时费力去培养员工……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都需要投资,但前一种战略更立足长远”。

  管理员工对薪资的预期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内外部的公平都要兼顾。宋说道:“员工敬业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中国有些大公司的薪水并不是最高的,但他们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培训体系,这也是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筹码。”

  宋先生还指出,企业在今天的中国能否成功还将取决于:领导力的水平、公司是否建立起了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品牌承诺是否与员工的行为相统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10:42:41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