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fisherljy - 

[讨论]“华为”系现象之所想

[复制链接] 50
回复
683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2 13:23:00 | 只看该作者
华为:受尊敬是企业公民观的重要环节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7日08:58 21世纪经济报道

 “华为在2002年销售收入221亿元,上缴国税、地税却达到20.6亿元,缴纳各项海关关税和增值税7.55亿元。有些企业尽管销售收入数倍于华为,纳税金额却不如华为。”

  这是已经连续七年在华为担任企业顾问的吴春波教授谈到“企业公民”时发出的感慨
。在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看来,企业的义务主要表现在纳税和吸纳就业方面,能交税的企业就是好企业,这就是政府的价值观。至于修桥补路,慈善捐款之类,不过是企业爱心的体现。为国分忧,为社会分忧的最好体现,是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多交税,多招人。惟有如此,企业才能受到社会的尊敬。

  他认为,华为从1995年的2000人发展到现在的2.2万人,至少多招收了2万员工,这是对国家的贡献。如果没有华为,可能这些大学生中很多人已经到国外工作去了。

  华为的认识是:企业公民不公民,税收和就业是最有说服力的,如果连这些都解决不了,不能称为企业公民,振兴中华也成为一句空话。在1996、1997年间,涉及到中国与邻国领土争端敏感问题时,华为一些员工情绪反应激烈。华为总裁任正非曾专门召集员工,对他们说:写好软件就是对国家最大的帮助。

  1998年,华为在国家教委设立了总额为2500万的“华为寒门学子基金”,由公司每年向国家教委拨付500万,5年共2500万元,以资助那些处境困难的学生完成本科学业。1998年抗洪期间,华为捐赠了4000万元人民币。当记者提及这些公民行为是否客观上也促进了华为在外界的品牌形象,对华为的经济效益有帮助时,吴春波认为,客观帮助肯定是有的。但如果仅从功利目的来看,这些钱可以用在更多的地方。一个企业的公民行为应该来源于价值观,而不是来源于功利目的。

  企业公民和员工的公民行为

  在华为,企业公民有两方面内容:企业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企业在外界的形象怎样。

  华为曾在内部报纸《华为人》开设了“丑陋的华为人”用于揭露部分华为人的盛气、傲气以及不文明行为。2000年,华为先后接到山东临沂荣华大酒店和深圳机场的投诉信,投诉部分华为员工在酒店、机场的出言不逊、脏话连篇、违反规定、制造事端等行为。任正非指示将该文在《华为人》报刊出,并要求全体员工都要学习该文,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华为人》发表了《鞭笞丑陋的华为人》一文,刊发了这两份投诉信。常务副总裁孙亚芳立即责成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并处罚、教育了相关员工。在《鞭笞丑陋的华为人》编后记里,有一段文字写道:“员工个人修养的欠缺,或许短期内不会危及企业的生存,但长此以往,必将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葬送一个企业,这绝非危言耸听!”

  华为倡导员工在社区里的良好公民行为,要求员工不能在外面表露出不应该有的优越感,不能炫耀自己“我是华为人”,不能表现出“牛气”。任正非说,平时在外面不像“华为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华为人”。

  在华为,除了《华为基本法》之外,还有一个详细的员工行为准则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在华为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大学毕业生到华为工作,第一年的收入必须全部寄回家里。华为意在建立一种知恩图报、孝敬父母的文化,以求将员工承担的社会公民行为,上升为企业公民行为。

  纳税和吸纳就业、捐赠等只是华为企业公民观里面的第三个环节——为社会所尊敬的核心。在华为看来,评判一个企业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其受谁尊敬和受人尊敬的程度,华为的良好企业公民行为设定在三个层面上:企业必须受员工拥戴、被顾客赞赏、为社会所尊敬。
32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2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任正非看到“北国之春”

  从产业经验上来说,电信设备商华为可能并不像海尔那样与日本企业走得那么近。但是以日本企业的兴衰为镜来反思中国企业的成长,任正非的《北国之春》却是篇不得不提的标志性文章。这篇文章是任正非2001年春从日本考察归来后写下的,话题由“日本企业如何过冬”而来,最后却落在审视华为有没有准备好过冬的棉袄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春波是陪同任正非日本之行的人员之一,他回忆,任正非在日本期间每天早上6点起床,接着散两三个小时的步,其间一直和身边的顾问们聊日本企业、日本政府。“他不会拘泥于某家日本企业、表示特别的兴趣,而是从整体上去分析日本企业的经验和教训。”

  任正非总结,日本企业陷在三个不足、三个过剩的泥淖里:创新不足、竞争不足、动力不足,雇佣过剩、设备过剩、债务过剩。

  《北国之春》里没有提及的一个细节是,日本国情顾问竹内伦树对任正非提到了一个“死亡曲线”,其意是任何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上升到了一定程度后,可能就是衰落,这是企业本身的生命周期而不是市场的周期在发挥作用,谁将自己过去赖以成功的经验延续下去,谁就将面临死亡。

  任正非深以为然,他指出,日本企业的衰败就是因为长期固守一种发展体制。80年代后,环境转向以混合创新、知识生产率为中心,“日本企业的体制并没有随之变化,很快便由世界经济中心滑向利益圈的边缘;90年代以后,在以市场经济全球化、知识价值增值、信息化社会的大发展环境下,日本企业的体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一下子被抛到这种经济圈的外面。日本企业曾经大为成功过,但企业不可能靠一种体制实现长期持续增长。华为曾经成长过的模式就这么可靠吗?”

  任正非从日本企业身上得到的另一个强烈启示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要连续遭遇两个冬天,就不知道华为人是否还会平静、沉着应对”,而“日本绝大多数企业,近八年没有增长过工资,社会治安仍然比北欧还要好”,“所有人都是这么平和、乐观和敬业”,“真是让人赞叹”,“日本一旦重新起飞,这样的基础一定让它一飞冲天。”
33
发表于 2003-11-22 23:37: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值得深思!
34
发表于 2003-11-24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我们大家要好好学习才对啊!
35
发表于 2003-11-25 10:24:00 | 只看该作者
渔夫辛苦乐!

华为的传说太多又太少,但华为还是许多年轻毕业生的梦想。无论我们褒它还是贬它,我想,更多是说明对他的关注,毕竟华为创造了许多的传奇,。
36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5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起码,华为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希望。毕竟,我们是能够将西方先进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华为就是其中开出的一朵鲜花。

前几天,有在华为作过高管的朋友说:现在的华为与以前相比变了很多、很多。最明显的就是下了班不再加班,中层们的时间比以前充裕多了。
37
发表于 2003-11-25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国内最大的行贿受贿公司,典型的官场企业,你们知道任正非的啥啊。
38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5 15:04:00 | 只看该作者
300亿总不是吹出来的。
39
发表于 2003-11-27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任正非好样的
40
发表于 2003-11-29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华为三年内必破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