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48岁的转身

[复制链接] 0
回复
57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3-31 11:1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本刊记者  张刚/图|松涛
  离开UT斯达康一个多月后,在吴鹰决定转做投资基金时,他的母亲说“我要认真地跟你谈一谈”。
  这位80多岁的老人,解放前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毅然跟很多同学投身解放区。她要弄清楚,自己的儿子接下来会做什么,能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吴鹰心里清楚,母亲肯定不清楚投资基金是怎么回事,于是,他灵机一动,说:“我要争取造几个比UT斯达康更好、更大的公司。UT给国家纳税90亿,如果多几家这样的公司,  对国家的贡献不是更大么?而且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啊。”
  这下,母亲开心了。
  当然,吴鹰这样说,并不只是为了让母亲欣慰,他确实这样打算的。“如果哪一天能够看到真有几个企业起来了,比UT还要大、还要成功,我会很开心。”2007年岁尾的一个黄昏,他在一家清净的茶馆里对《英才》记者如此表露心迹。
  2008年1月3日,吴鹰正式宣布复出——加盟和利投资集团(CTC)任职资深合伙人,“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以前做企业是做‘庄家’,希望把企业做强做大,现在做投资相当于变成了‘炒家’。”他诙谐地说。
  这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毕竟,在2007年6月落寞地离开UT斯达康之后的半年时间里,这位昔日的“小灵通英雄”几乎悄无声息。
  不过,让公众知道自己的去向,显然不是吴鹰的最终目的。之前,CTC尽管云集了投资界的高手(怡和创业投资集团合伙人周大任,怡和创投上海办公室执行副总经理暨合伙人孔令国,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天民),但在江湖上还是个“隐士”——起码百度搜索的前十页你不会发现;为此,其他几位合伙人强烈要求吴鹰高调一次,果然,伴随着吴鹰复出的新闻,CTC几乎一夜扬名。
  这并非是一次简单的“炒作”,更像是吴鹰为CTC吹响的号角。毕竟,能够在中外风投凭借亿万真金白银大举“做多中国”的今天,发现一些别具价值的潜力公司,才是立足之本。而找到好项目的前提是,“你得让人知道你在做这件事。”
  更何况,投身这一领域,是48岁的吴鹰再三权衡的选择。

失望的吴鹰
  “他们知道我走了对公司影响很大,所以拼命说服我主动辞职。”但吴鹰不会答应。
  面对如今淡定从容的吴鹰,你很难想象,半年多之前,他还在自己一手参与缔造的UT斯达康经历着痛心的尴尬。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6月1日晚,该公司董事会宣布,其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CEO吴鹰将从公司离职,原因是“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厄运始自2005年。当年,UT斯达康收入锐减,市值缩水9成,并被纳斯达克警告“摘牌”。而在之前的2002年,凭借着迅速崛起的小灵通,UT斯达康的市值甚至高达260亿美元,并一度超越了思科。其时,身为中国区CEO的吴鹰,亦处于神话与辉煌的中心。
  实际上,早在2002年初,吴鹰就曾给出过UT斯达康的“盛世危言”。“2001年我们走得比较大胆,2002年达到第一个10亿美元,高峰的时候我提出要有危机感。当时资金很充足,但我觉得小灵通已经到了很高的点。继续往前走,需要同时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吴鹰寄予厚望的IPTV还没带来足够的利润时,“寒冬”提前来临。
  及至2006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5月,UT斯达康宣布,其董事长兼CEO陆弘亮已向董事会提交辞呈,UT斯达康中国区CEO吴鹰将接任全球CEO;陆弘亮将于2006年12月31日离职。但半年之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出:UT斯达康取消原定任命中国区CEO吴鹰明年初出任全球CEO的决定,吴鹰改为领导同时成立特别委员会。
  “这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情。”谈及此事,吴鹰对《英才》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本来应该把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其实在做的时候却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更荒唐的还在后面,吴鹰自己为重庆希望小学捐款,居然被独立董事选定的律师事务所认为是“可能行贿”,这让他尤其气愤,“既然认定我‘行贿’,那么,如果我离开,独董就没有责任了。”为此,独董们还联合审计公司、律师事务所一起进行调查。“摩托罗拉因为给希望工程捐款12次还受到中国政府的表扬,旧金山的报纸还登出来了。”但让吴鹰感到遗憾的是,独董们却对此视而不见。
  失望之余,认为“没法再做下去”的吴鹰,开始思考着出路。2006年7、8月份的时候,他想到了MBO。当年10月,双方开始就此谈判时,董事会表示给予支持。
  按照吴鹰的设想,通过MBO的方式,将中国区拆分出来,UT全球方面能拿到大量现金,如果他们专注于海外市场,以手机为主,肯定能做起来,“当时我们跟一个知名的私募基金谈妥了,给了一个非常好的价格。”而中国区方面,吴鹰自然更不担心,“2005年亏损,2006年就翻过来了,盈利12亿元。”
  但是,2007年5月,就在UT斯达康中国区的员工猜测着何时挂牌之际,董事会突然对此予以否决。紧接着,就是宣布吴鹰离职。
  风云突变,实际早有征兆。在2006年12月的香港电信展上,吴鹰曾表态称,2006年UT斯达康在中国的运行已有很大改善,全面恢复盈利;UT要更加专注于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专注创新精神,“把中国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据说,美国总部对此甚为不快,美国要求中国区与总部步调一致,不希望单独披露中国区盈利的消息;同时,UT董事会认为,“把中国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的说法欠妥。
  而在宣布吴鹰离职之前,董事会一直在做一项努力,“他们知道我走了对公司影响很大,所以拼命说服我主动辞职。”但吴鹰不会答应,因为,“如果我主动辞职,公司如果垮了就是我的责任。”
  尽管委屈、愤怒,但吴鹰在发表个人声明的时候,还是选择了颇为理性的言辞。为此,陆弘亮还特地打电话给他表示感谢。
  “他们也没有想到,还准备了很多东西来应对我可能采取的激烈行为。我要对员工负责,我是创始人,不能因为董事的错误来毁了公司。”如今仍对UT斯达康怀有深厚感情的吴鹰如是说。

投资人吴鹰
  吴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其实我对他的模式不是很懂,我是看人的。”
  刚离开UT斯达康时,吴鹰接触了很多基金,也有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诚恳地邀他加盟,但都被他婉拒了。他甚至想过募集5000万—1亿美元自己来做。但最终,他却决定加盟名不见经传的CTC。
  这个决定,仅仅是一次下午茶的工夫。
  跟吴鹰喝下午茶的,是刘天民——这位同方的创始人,在负责同方的新技术及投资时,据说曾为东家带来了2亿美元的投资回报。不过,二人认识时间并不长。之前,他们只是在看投资项目时遇到过。而在吴鹰眼中是“中国最优秀创业投资人之一”的薛村禾,对刘的评价非常高;在跟刘的接触中,吴鹰也觉得薛所言不虚,于是,这让相信“缘分、默契”的他动心了。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你或许会觉得一次下午茶就作出一个决定,未免失于轻率。但乐勤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黄骁俭认为,“选择没有好坏,任何事情都可以尝试。”
如今,成立不久的CTC已经拥有了5000万美元的规模,而按照计划,CTC二期的规模将达到2到3亿美元左右。在项目选择上,这只基金所投的项目偏重以技术为主的企业,但并不局限于技术型企业。
  “我觉得目前这个量对我们来说比较合适。因为我还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吴鹰说。尽管他在UT斯达康也曾参与过几十个项目的投资,但从通信行业转战投资基金,跨度确实大了些。尤其是,在中国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家们,如沈南鹏,已经开始在大量的投资机会面前学会“做减法”(放弃那些前景很好但非自己所长的项目)之时,吴鹰面临的压力显然不小。
  在吴鹰看来,CTC尽管没有占到“天时、地利”的先机,但在“人和”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几个合伙人,除了我之外都是在投资行业非常有经验的。”他说:“和利也可以理解为合力,联合力量。我们这个团队,个性都是很不错的。我感觉大家是比较容易合作的人。”
  如今,转型之后的吴鹰,已经开始迅速进入状态了。“我个人有些看好的项目,有几家我觉得很可能会成为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他表示:“以我的经验来看,完全有这个可能性。”
  如此自信,自然有先例可循。2007年11月登陆香港交易所并让世人瞩目的阿里巴巴,就是吴鹰早期参与的成功投资案例之一。
  至今,吴鹰仍对当时跟孙正义、薛村禾一起在自己办公室里面试马云的情景记忆犹新:“他穿着夹克就进来了,拿着半张纸,脑袋瓜晃来晃去的。”在当天所看的七八个项目里,吴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其实我对他的模式不是很懂,我是看人的。”——这就是后来几乎被神话了的“马云6分钟搞定2000万美元投资”的吴氏版本。
  不要误会吴鹰是在意气用事,尤其是在没人敢预言B2B未来的1999年。不过,6年之后,吴鹰证明了自己的眼光——2005年,杨致远投资阿里巴巴之后,用500万美元赚了5000万美元的UT斯达康成功抽身。“假如等到IPO再出来,可能还要翻十倍,那就是5亿了。”吴鹰和薛村禾当时都看到了这一点。

再战的吴鹰
  “能把我以前的这些经验和资源整合在一起,同时把自己的一些教训跟这些企业家去分享。”
  在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看来,做投资对于吴鹰而言是个很好的选择,他告诉《英才》记者,如果再次选择创业,能否成功会有一定的变数,但做投资,却可以将吴鹰的经验、资源派上用场。
  正如朱新礼所言,投身CTC,吴鹰认为过去的经历至少将在两方面为自己助力。
  其一就是丰厚的资源,包括政府、电信行业、资本市场等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脉方面,更是吴的强项。“比如说在跟资本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与上市公司、运营商、客户建立了关系;在小灵通业务发展中,与政府打了很多交道,有了很深的积累。”
  其二则是管理经验。毕竟,UT斯达康是吴鹰与人联手白手起家做起来的,可以说,从创业、成长到壮大甚至成为跨国公司,吴鹰对公司运营与管理的经验,甚至聚拢优秀人才、培育团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经验。
  “能把我以前的这些经验和资源整合在一起,同时把自己的一些教训跟这些企业家去分享,如果能帮助这个企业做大做好,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吴鹰表示,当然,基金本身是需要回报的,“这对我们的投资人(LP)是很有收获的,对我自己也很有收获。但相比金钱上的回报,成就感是最重要的。”
  对那些可能获得CTC投资的中国公司,吴鹰有一个忠告,“如果他们要到美国上市,我一定会告诉他们多考虑,成本太高,划不来。可以考虑A股或者H股。”尽管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吴鹰本人的遭遇,但看一看在美国被诉的征途、江西赛维、中电光伏,却未尝不是经验之谈。
  据说,当年李彦宏找到一家企业,欲出让百度50%的股份换取100万美元的投资,但却被拒绝了。吴鹰对此感悟颇深,他还曾与那家企业的董事长探讨过此事,对方表示,100万美元“不算钱”,关键在于,“我们当时有个独立董事,不懂互联网及搜索引擎,坚决否决了”。
  “但是你怎么抓住这样的机会,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吴鹰表示。
摘自《英才》杂志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