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摘下近视眼镜,凑近棉鞋一看,自言自语说了一声:“一条绳子”!可是当他把这条“绳子”往外一拉,竟是一只踩死的小老鼠被他提着尾巴从鞋内拉了出来。 可爱的战犯 战犯是罪犯,何来可爱之处?听听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造“永动机”的黄维 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十二兵团兵团司令黄维,很早以前就听人说,全世界的科学界都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是一种不需使用任何能源的“永动机”,如果能创造出来,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能源危机,这将给人类带来无穷幸福。 从那时起,这位拿枪杆子出身的将军,便下定决心,发明“永动机”,为人类造福。愿望虽好,实践起来,谈何容易。可黄维始终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所以,他在被俘前没能完成的“伟大事业”,被俘后,仍是专心致志地钻研。他在监狱的学习发言中,不厌其详地谈他的“永动机”;在外单位找他写材料,询问他解放前的情况时,他在写材料的纸上,还要写上他请求支持创造“永动机”的问题。监狱负责人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设计出来的图纸,送到中国科学院审查研究。几个月后,得到的答复是:“经过反复实验,这种机器图纸,根本不可能达到不需要任何能源而能自己永远转动的设计要求。”很多人都认为,既然经过科学院鉴定认为不可能,就不要再搞了。可他还是认为,负责鉴定的人不懂科学,他的设计是可以实现的。 黄维一向孤僻成性,自命清高,所以在监狱里经常会遭到同组“同学”的批、斗。 据曾和他同组的人描述说,别人批评他时,他闭目养神,面上毫无表情;而有些人的批评使他感到讨厌时,他有一手令人哭笑不得的“绝招”——当批评者的话音刚落,他能用力一挣,随即放出一串响亮的屁声。这往往引起对方更大的反感,厉声责问他:“这是什么态度?你迟不放屁、早不放屁,一定要等人家的话刚刚说完,你的屁就来了。这不等于在讽刺人家对你的批评是在放屁!”遇到这种情形,他总是不慌不忙,若无其事地冷冷回答:“我放屁是生理上的关系,谁也控制不住它,你硬要把我放屁和你发言联系起来,那我也没有办法。”遇到这种情况,旁边的人往往忍不住,要跑到厕所去大笑几声。 蜂螫治风湿的康泽 比黄维的伟大愿望要渺小得多的,是特务头子康泽的理想,他想研究出一种治疗风湿病的简单办法,为此他不惜拿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 据沈醉回忆,他经常看到康泽在战犯管理所放风场花丛旁边一动不动地站着,看见蜜蜂飞来采蜜,便轻手轻脚地把蜜蜂捉住,伸出自己的左手背和臂让蜜蜂螫,有时一边螫一边咬紧嘴唇,一看就知道被螫疼了。沈醉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自讨苦吃?他很得意地说,他看过一本杂志上登过一篇文章,说用蜜蜂去螫患了风湿病的地方,比用其他任何方法都更有效。他左臂闹风湿痛,便想用自己做实验,如真有奇效,便可大肆推广。问他螫了多少针了?他说还不到一百针,已感到疼痛有所减少,但还没有全愈,所以他决心螫上一百针,作为一个疗程来观察。 康泽果真被蜜蜂螫了一百针,但效果不佳,最后,他的风湿还是依靠蜡疗治好的。 踩死老鼠还不知的杜聿明 曾任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不但是深度近视眼,而且左腿比右腿短一厘米,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因他的这一特点,在战犯管理所还闹过一个笑话。 杜聿明当了战犯后,没有人去取笑他的这个小缺陷。不过有一次,全组学习文件时,大家看到他走路突然端正了姿势,有点惊奇。杜发现别人注意他,也似乎感到今天走路比平日不同,便坐了下来,用手提起左脚棉鞋去摸,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向鞋尖滑下去。他忙摘下近视眼镜,凑近棉鞋一看,自言自语说了一声:“一条绳子”!可是当他把这条“绳子”往外一拉,竟是一只踩死的小老鼠被他提着尾巴从鞋内拉了出来。这一下弄得全组的人连文件也读不下去,捧腹大笑了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