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很傻的人,我经常在楼上俯看整个城市,然后想一个愚蠢的问题: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行的。 但是自从干 了这个行业之后,我觉得我起码理解了这个庞大的世界的基本运行规律之一,那就是PR PR存在于世界每一处。PR的力量远比我们想像的强大和有用。和真正的PR高手相比,我们不但业余,而且简直像幼儿园小朋友玩泥巴一样幼稚。 那么,世界上最伟大的PR专家是谁?答案可能并不让你惊讶——是government 今天看百度新闻,不可避免的又看到房价的问题,这真是一个天生的、永远也谈不尽的话题,就像爱情一样,是翻来椱去永远可以暴炒的。在这个问题上,随便闭着眼睛数一数,就能找出无数高端PR的例子来。 第一条,沉默的艺术。 在大多数的时候,国家对于房价这个问题,是沉默的。沉默是一种艺术。在面对这种宏观调控的问题上,国家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他可以理你,也可以不理你。因此,当他不理你的时候,人们就会从各个角度猜测、争论,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媒体上的口水也刀来剑去。 这种沉默至少有两层意义。 最基本的一层,就是,大众需要接受这一现实。房价的增高,对于整个经济和GDP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国家不能放弃这么美好的增长数字,但又不能忽略由此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在这个两难的权衡之后,选择就是——再牺牲一代人,换回高增长。那么,对于人民来讲,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你必须得让他有地方发泄出来,哪怕是各大报纸媒体的编辑记者,他也是普通人,碰到这种问题,他最需要发泄。在理性引导的前提下,媒体里面对房价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成千上万的文章。宣泄完了,你们还是得回去,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沉默的意义。 同时,在沉默中,国家把高房价的罪,全部推到了开发商的身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民痛恨开发商,痛恨他们用暴利来将平民掠夺一空。而实际上,现在人们已经渐渐的明白到,高房价是地产商作虎作伥的结果,但源头往往不在他们身上。 第二条,借用题材。 今年早些时候的陈良宇一案,轰轰烈烈的借用房价作足了文章。当时,不懂的人都以为,高房价终于要开始整顿了,然而结果呢。 第三条,利用民众渴望。 我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房价大实话》,有个点是这里可以引用的。那就是,整顿房价以来,房价是越整越高了,一点没低下去。人们总是富于期待的等待新的消息出炉,而新的消息总是站在平民的角度上来闸述新政策的意义,接下来结果就是,新政把房价又抬高了一级。 他们总是利用民众的渴望来做真实目的截然相反的事情。比如说今年开征土地使用税的时候,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使用‘砖家’,PR行业却往往称之枪手,开始鼓吹‘抵制房价要对开发商课以重税’。从理论层面吹过风之后,再变成现实。当土地使用税真的开征之后,媒体层面的声音是“政府紧逼开发商”,貌似是国家在打击奸商。天地良心,价格是能够通过征税来降低的吗? 枪手使多了,老百姓也开始有反弹,现在不时听到网民发出声音,要求减少‘砖家叫兽’的出镜次数。大家并不知道枪手可以有很多种称谓。 最后讲一句,PR人可以学点什么,我觉得真太多了,真正的学PR根本不在同行业的圈里学,而是在新闻里学。温州老板说的,什么都可以不看,新闻联播一定要看,这是有道理的。我们现在行业里做得比较差的:
只会看显性效果,只会拿发稿数等等来评价,当然,这根客户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大家可以回忆一下《重庆最牛钉子户》一事,这件事是拿个案来为物权法普及作PR,也是在向国际媒体做中国政府形象的PR。钉子户、媒体、民众都在那里激动得不行,达到了强烈的互动与PR效果,有人在冷冷的看你们表演呢,最后事毕收网,钉子户什么甜头也没拿到。 不懂得怎么去真正利用民众的渴望。有时候哪怕明明是白的东西,也可以说成是黑的,而且你说出来,还真的就会有人信,而且很多人会信,为什么?大众是白痴啊?NO,在他们急切的期待某事的时候,他们的智商就会会下降。热恋中的人好骗,就是这个道理。 怎么引导、怎么煽风点火。这个去哪里学习?英文好的可以关注美国大选。政治家在选举的时候,就是最顶级的PR人士PK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往往交锋点并不在于谁的口才好,因为搞政治的大家都差不多,针锋相对的辩论,可能谁也吵不过谁,而且各自还都有自己的拥护者。这个时候,较量的焦点就在于如何引导焦点。如果100个人在关注我们的选举,我怎么把其中60个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就成功了。同样是一个税收的问题,换个说法,可能人们会更爱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