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边的管理学》一书作者商振 最近,一高人在博客中搞了个调查,“企业家下班都做些什么?”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下班以后总和政府官员在一起的,多是寻租或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需要政府出面; 2、下班以后总光临茶楼、桑拿房,与银行领导在一起的,多是玩资本的空手道,需要拉银行的贷款解困; 3、下班以后总与公检法、军人、江湖兄弟在一起的,多是企业或个人已经铤而走险,一些麻烦需要“摆平”; 4、下班以后,只有与国内外同行在一起交流,总往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跑的人,那才真正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综上四种行为均可用“因为……所以……”来表述。因为要获得“政策资源”,所以热衷与政府领导握手;因为要“摆平麻烦”,所以结交“江湖弟兄”。“因为”的是结果目标,“所以”的是过程行为。 行为千奇百异,境界当然也是各有不同。 什么是境界?按佛教的说法,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虚空中的圆柱体,最下面一层是空轮,中间一层为风轮,再往上再往上……反正一共是有二十八层天。每一层天的景象都不一样,人类居住的位置最低,因而能看到和理解的世界亦十分有限。唯有信奉佛祖,刻苦修炼,才能不断地往上升,进入新的境地,佛教称之为境界。 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就曾将人的精神追求分为四层境界:最低的是自然境界,处在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还未能将自我与客观世界相分别;其次是功利境界,处于功利境界的人争名逐利,眼睛里只有个人那一点点现实利益;第三层是道德境界,该层次的人以道德原则调节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甘愿为道德做出自我牺牲;最高一层是天地境界,处于天地境界的人大彻大悟,超越了一切市俗眼光,像天地一样无私奉献而又默默无言。 读遍天下藏书不见得就是境界高,目不识丁也不见得就低人一等,所谓境界其实就是一个人思考什么、相信什么。境界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结果。 为什么有的企业家热衷于与政府、银行这些公共资源掌握者交流?而有的企业家热衷于与同行进行市场、产品等方面的交流?站在同样的起点,面对同样的终点,各自的实现路线不同,不同产生于哪里?这就是原因背后的原因——企业家思想境界的问题。他想些什么,都直接影响着他的关注点,而关注点直接指导行为的选择,行为选择又影响了最终的结果实现。而回到问题的原点——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想什么的,其实往往就是他现在正在接触什么。 举个狼孩例子。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外出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狼孩虽然是人,但他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却完全与狼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很简单,因为他长期与狼生活在一起。而当狼孩被解救后与人生活在一起,他又可以学会说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 同样的道理,如果接触公共资源多了,就很容易发现利用,以及创造规则做事,要比只顾低头赶路要轻松得多。此时企业家就会开始想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掌握更多的公共(政策)资源?我是否有机会参与规则的制定来保证企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问题越提越多,也越提越细,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朗,于是关注点形成——让公共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在此原则指导下,相关行为选择(即路径选择)完成,于是就有了企业家热衷于与政府及银行人士交流。 由于相关过程行为的完成,目标结果也基本会得以完成,企业家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但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由于既定结果目标得以实现,企业家会对相关行为进行肯定,于是路径依赖形成,乃至行为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行为的习惯性又会使得特定思维成为定势,当思维定势后境界也就产生了。 现在企业家很喜欢谈论境界,也都希望自己的境界能够有所提升。为什么一些小老板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而越是大老板反倒越谨言慎行,低调做人?说到底还是精神境界问题。小老板接触的人不出其左右,容易坐井观天;而真正见过世面的大企业家,与其打交道的也都是能人贤士,只有和真正的高手对话,才清楚什么叫成功,才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然也就傲慢不起来。 其实,所有的人不过是在符合自己的利益原则下做着自己的事情。人思考什么首先取决于他接触什么,因此接触环境是影响境界养成的关键因素,而境界的修炼不妨就从自己身处的环境入手! 注:原文由作者商振发表在《商界》杂志,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职场圈>杂志下载 <职场圈>杂志下载 <职场圈>杂志下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4 13:25:0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