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剑鲲
摘自《绝不为短期利益出卖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企业家与控股方的困惑中国企业许多创业者、守业者常常既是企业家,又是控股方,中国的许多企业家不够专业,难以坚持应有的操守:把企业当作孩子。 中国企业家很多,但是中国最缺乏投资专家,缺乏发达的金融市场,因此许多企业家要学会和控股方打交道,要学习如何到国外上市。企业家与投资方特别是投资资本家、风险投资机构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面临这样的矛盾。 企业家怀着美好的愿望,更加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的未来,而投资者更关注投资回报,资本回收周期,周期越短、收益越高越好,公开上市的时候能够有效退出并获得巨大利润,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常常产生争执。一些创业型企业家迫于资金的压力,不得不向资本方低头,被迫控股权让给了资本方…… 对于那些创业型企业这对矛盾尤其突出。而“好孩子”童车的创始人宋郑还,通过出让控股权不断成功与5个东家合作,不断地把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童车第一品牌,用他的成功给许多企业家以新的希望。Google公司采用双重股权的机制,解决了创业者志在长远,而投资方重短期收益的根本矛盾。“让世界更美好”依然是Google公司上市的经营信念,创业者从不会向华尔街的短期压力低头,从不会低声下气地恳求投资人,不需要做短期季度业绩预测,不会为季度业绩而期盼华尔街投资人短暂的称赞,他们追求更长远、更巨大的成功。 相对国外企业,中国企业更加面临独特和复杂的生存环境。“是做投资家还是做企业家”的定位问题始终困扰着大批的企业家们。为了获得资金、做稳位置,一些企业家铤而走险,而另一些企业家艰苦创业,把天下打下来,却不得不退休后拿取微薄的退休金,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导致他们出轨:红塔功勋褚时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怀抱产业梦的企业家没有走好路,一失足成千古恨:科龙电器曾经的主宰顾雏军就是一个典型。 中国企业最缺乏资金,对资金的严重饥渴导致中国的企业家们圈钱意识极为强烈。 一些企业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走向了依靠透支金融信誉不断圈钱的怪圈,德隆系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德隆系这个曾经的资本巨人,在“雪球越滚越大”的时候,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最终还是因为资金链断列而瞬间毁灭。在进行资本运作的时候风险控制尤其重要,核心是控制资金运作风险防止资金断流,资本链崩溃。 这个世界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注重信誉,萨班斯法案于2006年7月15日在颁布4年之后全面实施,它的颁布给那些靠粉饰财务报表蒙蔽广大投资者圈钱的CEO、CFO们敲响了警钟。资本力需要把握好方向:圈钱不是融资的根本目的,短视将迷失方向,关键是要实现资本增值,并有效控制资本运作风险,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更强大的资本力。 德隆系、格林柯尔系、中科系……中国股市上的“造系运动”产生了不少资本玩家,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系”在转瞬时间迅速崩溃。证券市场融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拆借资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常见的三种方式,而股票上市更是众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它可以回避引进战略投资者导致控制权丧失的问题,也不用为银行拆借资金的巨大还款压力而焦心,更有许多企业直接受让上市公司的“法人股”以较小的投入,控制上市公司作为再次融资的平台,赶上股市繁荣的时候,通过操纵股票价格、增资扩股等手段进行大规模融资。融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资本力,资本力强的企业不仅仅能够成功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同时也能够将这些资本运作好,真正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持续赢利,而不是仅仅圈来一大批资本(资金、证券、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把钱从一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往复运作的非增值折腾。
双重股权:根治资本短视与志在长远的矛盾 创业者在融资的时候与投资方,特别是风险投资机构常常有着这样的矛盾。 创业者怀着美好的愿望,更加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的未来,而投资者更关注投资回报,资本回收周期,周期越短、收益越高越好,公开上市的时候能够有效退出并获得巨大利润。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常常为控股权而争执。一些创业型企业家迫于资金的压力,不得不向投资方低头,将控股权让给了投资方,许多企业在资本短视的策略下,走向为短期利益而出卖未来的经营轨道,最终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 双重股权的机制是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双重股权制 双重股权将股票分为A、B两类,向外部投资人公开发行的A类股,每股只有1票的投票权,对内部管理者则为B类股票,管理阶层手上的B类股却能投10票。如果公司被出售,这两类股票将享有同等的派息和出售所得分配权。B类股不公开交易,但可以按照1:1的比例转换成A类股。比如:Google的共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以及首席执行官施密特一共持有Google大约三分之一的股票,但如果他们不转换手中的B类股,而其他B类股均被转换,他们三人将拥有超过80%的投票权。 双重股权的机制在传媒业中应用得很普遍,而在高科技公司却很少见,Google采用双重股权制,管理层能够放心大胆地决策,不必担心会被辞退或面临恶意收购,创始人即使失去多数股权,也能持续掌控公司。双重股权的机制使得Google在上市后依然能够按照创始人的意图经营企业,而不受资本市场短视压力的钳制,Google上市表示: 决不把那些公认的所谓优良企业治理传统标准,以及经营股票上市公司的许多基本准则放在心上:除了稀释新上市股票的投票权,他们也不重视财务季报;不会为了满足华尔街,而“管理”单季的盈余数字而粉饰账面,玩维持财务业绩稳定的游戏;不准备提供业绩预告,高层主管不会向分析师和投资人发布营业额和收益预测数字。 相对许多通过巧利名目往财务报表“收入和利润”栏目不断注水,蒙蔽股民们的上市公司,Google如混混股市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般,赢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