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中原小生 - 

[转帖]一名同济大学生毕业五年成长经历和感悟

[复制链接] 92
回复
206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1:27:51 | 只看该作者
 即使是找到了更好的个人发展的机会,在将离职申请递给上司前,最好先一个人找个咖啡馆坐下来喝一杯,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真的是个机会么?是因为它给你的起点比你现在的位置高,还是虽然新的起点比你现在拥有的低但发展的势头估计会更好呢?如果是后者,我建议你再重新分析一下,中国人有句老话言犹在耳:一鸟在手,胜于十鸟在林,对方描绘一个灿烂的远景但却不肯承诺,这样的收益是应该看概率的机会收益的。同时也要分析一下,在现在的公司里面你的处境,你是否还有机会,等等。记住,人的一生中最令人伤心的事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做了错误的选择,不尊重自己选择权的人就为自己埋下了后悔的种子。在面对跳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受些非理性的因素的干扰,老在想过去的企业哪里不好,认为不管换到任何地方都会比现在的企业强,并以这样简单的逻辑出发确定自己的前途。这样是要遭受惩罚的。事实上各个企业之间尽管管理水平可以划分成三六九等,尽管有的企业吹得天花乱坠,有的企业广告满天飞,但从根本上来说,管理上差别都不大的,而且制约许多企业管理水平的往往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却常常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人事问题。所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可能上。尤其对于刚刚毕业的新人来说,现实的情况总是与理想存在差距,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问题时,便会轻易产生跳槽的想法。结果蜻蜓点水似的换过几次工作之后才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几乎到哪里都存在,白白荒废了自己发展的大好时机。

  如果是因为在原先公司碰见天花板了选择跳槽,那就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自己碰到了天花板,是体制原因、是能力原因还是信任原因,还是机会优先的原因。不同的原因需要我们拿出不同的处理办法。

  如果是体制原因,要分析体制发展的趋势,要分析体制中的特例,分析自己的实力。如许多韩国企业部门负责一级的重要岗位都是由韩国人担任的,部门内主管一级的重要岗位往往是朝鲜族员工优先的,如果你的这个小组里有比较能干的朝鲜族员工,而且他的资历也不错,这样你就可以判断自己的前途了。有的天花板更明显一些,象以前许多日资企业或台资企业大陆职员是不可能担任部门负责正职的,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天花板,松动的迹象就是特例,所以要深入地分析特例,分析特例发展的趋势,观察他的优缺点,并与自己对比,从而确定自己的机会。一般说来因体制的原因跳槽是比较明智的。虽然这些企业也会出现特例,比如说90年代末外国企业在中国实现管理本地化就是一个特例,坚持下去的人得到了机会,但等这样的机会的付出可能非常大,能否等到也很难说。我从青岛最后一家公司离职,相当大的原因也是从看到了体制上存在的天花板,我从它第一届董事会后的干部任命名单中看到了公司对人事后勤工作的定位与认识,从而预测了自己在5年内不可能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就选择了离职。我离职的时候企业效益非常好,由于开工足,收入飞速上升,许多员工对我的离职有点看不懂,但我本人对这次离职从未后悔过,面对一时的经济利益,我非常明白毕竟一个发挥的舞台与缩短进入成功者行列的时间才是最关键的,而这点在在那里做不到。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1:28:2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能力的原因,更要慎重。因为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为了躲避竞争选择辞职,想走条捷径,还是比较危险的。这时除非你得到了一个比现在好得多的位置,且基本具有对自己所负责工作的独立自主权,能掌控未来的竞争,不要轻易选择跳槽。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其实也是以相当的能力打底的。多数人能力还是处在办事人员这个层次上的,搞好管理还是需要点学问与魄力的,所以要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果还没有升华到管理层面上,在大的企业里面做个文员,按部就班地寻求发展,未必比到小的企业做个经理差。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如果是因为信任的原因,就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争取在原先企业把问题解决掉,再离职。许多人面对问题,不想从主观上去接受教训,改善自己的处境,总想通过跳槽,给自己一个新的环境,掩盖过去的问题。这种想法对新人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我有一个同学,北方人,能力很强,但脾气非常暴躁,在公司里面为不了点多大的事情就会与同事起冲突,轻易就敢向自己的上司开火,结果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在企业里面做不多久就觉得处处受制,最后往往一走了之,他告诉我一年内他换了3家单位,这样的职业生涯对个人发展、经济收入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每次换工作往往都有一个试用期,试用期内员工的付出往往是正常时期的几倍,而薪水却要低得多,再有,工作的间歇期、求职的成本都是对自己经济收入的一大侵蚀。而且通过改换工作规避的问题,就不会从中得到教训到新的企业后过不多久就会故态复萌,从而在新的企业再次遇到职业发展的障碍。

  说这些的时候,我只想让大家争取把每次跳槽价值最大化,绝不是反对跳槽。事实上,许多时候,跳槽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一个企业呆久了,除非个别的几个明星人物,除非有很大的建树,大多数员工逐渐地淡出了领导的视野,得到的关心和支持也就少了,他们成了公司的隐形人,这样通过跳槽,可以让企业再次发现自己的价值。必要时我们甚至可以把跳槽当作一种手段,通过从其他企业里拿到一个好的职位,给我们的管理人员一个震动,让他们重新评估我们的价值。就象直到牙痛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牙齿的存在一样,当管理者面临着我们制造的麻烦的时候,他会意识到自己的忽视是多么的不应该,有时他也会采取措施修正自己的错误。但使用这个手段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处理得要艺术,手段不能太过激,要显得对企业、对同事非常的留恋,要让人认为你是在为了谋求个人发展,如果你表现出的是一幅对公司毫无忠诚的拜金嘴脸,企业会丧失挽留的兴趣的。同时使用类似的策略时也要注意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企业也是在面临着选择,许多企业对制度与原则有着近乎狂热的忠诚,不喜欢开特例的。所以这个手段一旦采用而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就应该非常坚决地执行跳槽计划。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1:28:54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员工在工作没有落实好的情况下以跳槽为手段要挟公司寻求加薪或晋级,我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一般公司面临这样的情况都会选择放弃,而不会接受要挟,因为一旦先例开了,会对其他员工带来示范作用,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我在青岛服务的一家公司在刚成立的时候,曾将自己几乎全部的骨干工人派到上海的兄弟单位工作,由于某些原因,该批工人在上海罢工,青岛公司在做了大量人事工作后,工人仍拒绝复工,公司解雇了该批所有工人。由于他们都是经过大量技术培训与实践的骨干,这样的处理给公司造成的损失非常大,直接影响了公司开业之初的生产组织工作。但如果不这样处理,树立了恶劣的先例,也许会给公司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等公司规模壮大后如果再发生问题,造成的损失会更大。在面临这样的要求时绝大多数公司的反应还是可以预测的,如果发现公司不做出积极的回应,再谋求留下,对以后的发展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了。所以,以子虚乌有的机会来表示自己跳槽决心的坚决,以达到在原公司内发展的目的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跳槽对企业、对个人都是件大事,跳槽前要仔细阅读自己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分析公司的对人员流动的文化与上司的态度,如果对能否成功跳槽没有把握,可以先想办法试探一下,一旦明确提出跳槽,就要尽量争取跳槽成功,如果不成功,窝窝囊囊地留下,在这家公司也就进入个人发展的垃圾时间了,在领导眼里丧失了忠诚度的员工,是不会有发展的空间的。也是在这家企业,有一名质量管理人员,因为得不到晋升,向公司提出辞呈。但公司出具了送他去日本培训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向他索取大笔的违约金,而他又不想支付,这样事情就僵了下来,事实上他的个人发展也从此被打入了冷宫,后面还有四五年的时间,我真的没法想象他怎么消磨这段人生好时光。

  跳槽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有统筹规划,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力争使自己的每一段职业生涯都能发挥出作用,不能只盯着钱,将自己的职业履历做烂,让人产生万金油的感觉。我工作中曾面试过一些人,有的在短短的五六年的工作时间里竟然先后做过财务、人事、销售工作,每样工作都没做多久,也不可能做多深。我对这样的人的感觉就是他要么是个天才,要么是个废才,因为他无论把哪项工作做到极致都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了,一下亮出三块,谁不得掂量掂量?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1:29:11 | 只看该作者
)

--------------------------------------------------------------------------------



  离职时的一举一动,都在反映着一个职业人的专业程度。离职也是真正考验一个人职业道德的时候。跳槽和做人一样,讲究的是好聚好散。世界很小,职场更小,即使能彻底地断绝与原来公司交往的一切可能,我们还是无法保证日后不与自己过去的同事发生交往,毕竟他们也是流动的,相近的资历与共同的经历都将可能把我们与他们继续限制在一个更小的职业领域中,日后见面甚至是合作的概率还是很高的。所以离职的时候保持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继续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非象有些人想象得那样是迂腐的表现,而是一种

着眼于长远职业生涯的表现。作人也是需要塑造品牌的,在这个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就要去追求尽善尽美,不要让在这样的垃圾时间里的表现给自己辛苦塑造的品牌带来污点。


  相信这样简单的道理,跟大家一说都不难明白的。但就我的观察,多数人在离职这个环节做得并不好。许多人缺乏自制力,平日迫于生存、也可能对提薪、晋升之类的事情还心存期待,表现还是非常收敛的。而一旦到了离职时,就觉得没有必要顾忌什么了,可以痛痛快快地做人了,所以往往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其实离职时你面对的不仅是你的上司,还有你的同事,你这时的所有作为都会给他们留下印象。所以这样做看上去是出了郁积在心中的一口闷气,很是爽了一把,事实却正是这些事情把自己辛苦塑造的职业形象破坏殆尽,为人所轻。因此,如何划好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个逗号,也是值得我们好好思索一下的。

  一旦进入离职程序,第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闭紧自己的嘴巴。不要以为要离开公司了,就抱着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情,无事生非。我见过很多快要离职的同事,自以为看透了一切,临走时无所顾忌地指点江山,大肆夸大公司里的一些是非,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取得点心理平衡。结果也可想而知。其实在那种时候,谁都知道你是有不满的,何必故意弄得满城风雨呢?何不好聚好散,为以后发展留条后路呢?同事告诉我,他以前有个同事离职时,跑到总经理的办公室指着总经理的鼻子说,你真是个土八路,好好一个公司你看你都把他折腾成什么样子了,你放给谁管不会比现在强呢。结果这成了公司的一个经典笑料,对自己能有什么帮助呢?即使出于好心,你想在离开时向上司提些建议,但这也是不可取的。既然辞了职,你在上司的心目中好的形象也就不复存在了,你的建议很可能会引起误解。再说公司的症结矛盾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的,不要以为全公司只有你明白,更多的时候其实只是你的上司认为解决问题的时机还不到或者解决问题的前提还没有全部具备而已,而你冒冒失失地去卖弄自己的才华,你的领导会怎么想呢?会不会觉得你在教训他?如果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同事一场的情分也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55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1:29:40 | 只看该作者
确定离职了,闭紧自己的嘴巴,还有一条就是不要抱怨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领导找离职的人员谈谈话,有时是工作程序所迫,有时也是客套,这种时候争已无益了,要善于把情绪封存起来,一起把这场戏演下去就是了。没必要让大家都不开心,更没必要在临走时树敌!人走茶凉,但以后人事手续、工作经历证明、人事调查等需要老同事帮忙的事情也是有的,留得脸皮在,办事总归容易些吧。

  离职前要多动手,要注意保持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准时上下班,不提前撂担子。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对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涉及到动用资源的,要跟自己的接班人商量,按照他的意见去执行掉,不涉及资源的,凡自己力所能及的,要象往常一样,及时把它处理掉,不要觉得反正在交接了,责任追究不到自己头上了,就开始推推诿起来。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工作风格一方面不会授人以柄,加深别人对你的好感,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建立起对工作的责任感与敬畏感,从意识深处建立自己的职业道德。

  要善待你的接班人,不管怎么说,你的离职他并没有多少错。要把他看作是帮助你完成未竟的事业的人,他将继续照料你的工作,要为他创造工作接手的便利条件。把该交待的流程交待清楚,最好形成书面交接记录,一目了然。新来的人对于新岗位还不熟悉,出点纰漏什么的也是再所难免的,对这些要有颗包容的心,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显示自己的高明.还有的人认为一些经验是自己的财富,不愿意拿出来给被人,而实际上那些所谓的经验一旦离开公司了也就不再是什么能力,而你自己也绝不会因此而损失什么。尽自己所能帮助接班人开展工作不但你的接班人会感激你,同时也更能说明你对公司负责、对自己的岗位负责。

  要注意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这是职业道德的固有内容。无论从职业化还是个人发展的角度,遵守良性竞争的原则,恪守商业准则,都是获得职业认可的基石。不要试图用自己掌握的商业秘密从公司中寻求不正当的补偿,用商业秘密做交易就是贬低自己的人格,放逐自己的职业道德。我见过有的技术人员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秘密要挟公司,寻求利益补偿,我们没有必要去猜测他能否得逞,这样的员工行业内其他企业还敢用么?

  离职后与过去的同事通通电话也是无可非议的,虽然不能做同事了,但朋友总还是要做的。但记住,如果有可能尽量不要打到过去的办公室,与以前的同事做朋友是个私人的事情,要尽可能使用他私人的空间,否则打到办公室,认识的人搭讪一番就扰乱了办公的秩序,甚至可能影响了大家的心态。与过去的同事交往也不要炫耀自己的新工作如何优越,对公司而言这是在扰乱人心,对同事而言这是在炫耀自己,人的嫉妒心理其实都很强的,这样做最终只能让别人感觉到你的浅薄而已。

  离职后一定不要说自己公司的坏话,贬低你就职过的公司就是在贬低你自己的历史,没有历史积淀的人就没有深度。在招聘的过程中,我经常碰到一些应聘的人把自己过去的公司描绘的一团糟,借以说明自己离职的正确性。其实这大可不必,现代企业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接受员工跳槽的现实,把跳槽的原因归纳到个人发展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如果你一定要将它归结到以前公司,招聘人员就会想,你作为那个公司的一员,针对这些你认为严重得不得了的缺陷你都做了什么呢,你说这是领导层的缺陷,你无能为力,但你有没有检讨过你与上司的沟通方式与技巧呢,毕竟还有那么多人在那里工作得好好的呀。退一步说,如果那个公司真的象你所描述得那样,那你在那里能收获到什么呢?如果一无所获,你就比你的同龄人落后了这样一段时间的积累,你还有优势么?再说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有缺陷的,许多缺陷企业都非常清楚,只是苦于一些症结一时还解不开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录用一个把过去的企业批评得体无完肤的人是要有勇气的,因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也会成为你的过去的一个,它会希望另一拨人听自己的故事么?因此,对离职一定要有个好的心态,让过去的就过去吧,毕竟只是一个企业,社会的一个细胞而已,而你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卒子罢了,是非功过又有什么意思呢?不会有人为它更不会有人为其中工作过的员工树碑立传,除了我们自己在乎,可能不会有什么人在乎了,那就让我们把它埋在心底吧

尾声--说的再多,不如去做点什么


56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1:30:06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作者有一天在车站等一个老乡,因为塞车,老乡迟到了半个小时,作者和他开玩笑,说他浪费了自己宝贵的半个小时杜邦公司的总经理格劳福特,每天研究蜂鸟半小时,结果他的作品被自然历史的权威人士称为杰作;美国议员休格布莱克并没受过高等教育,他就凭每天到国会图书馆博览群书半小时,最后成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一个希腊的电梯维修工,也是靠着每天攻读核物理理论半小时,后来不仅发明了粒子加速器,还被聘入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老乡笑答:注意呵,人家是每天,每天
知道吗?!半小时不宝贵,每天坚持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所以哲人曾说,人生之路的第一个路标是耐力。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读这个故事时不自觉的就转到了企业人的行为上来了。对企业人而言做一个好的个人发展计划,明了几条个人成功的法则,提出一个好的管理方案,或者在某一段时间里好好地表现自己,都不是很难的,但这些都不是取得职业成功的根本因素。一个人能否取得大的职业成功不取决于他的聪明与睿智,而取决于他是否能把平凡的事情日复一日的做好。是不是很滑稽?但这就是我在企业里面观察到的现实。


  企业里面许多员工非常有激情,非常有能力,能向公司提出一个宏大的目标,甚至还能形成一套计划,提出的原则与规范也都带有浓厚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色彩,但这些东西往往也就到此为止了。他们有的从没有进入执行层面,有的经过短暂的、不深入的执行后也被束之高阁,逐渐被人淡忘。随着文件上灰尘的堆积,一个野心勃勃的职业梦想开始褪色、消亡。这些员工缺乏的就是执行能力,没有了执行,想法就无法成为现实,那么想法就仅仅是想法而已,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想法越多,浪费的资源越多。

  我接手过其他员工的工作,也接手过一个部门的工作,发现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这个问题。我的前任把电脑打开,告诉我这是他精心设计的一个考核表格,这是他起草的一个激励制度,这是对车辆油耗控制的一个方案……,如同托孤一样,把自己的心血交付给我。我毫不怀疑它们都是充满了智慧的火花的,但它们永远不会成为现实了。没有人会去执行一个连设计者都执行不了的东西的,也不会受它的羁绊。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采取的方案往往是设计自己的东西,然后去执行它,大量的心血投入都是在执行上的,我用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的思想婴儿,会有更大的成就感。

  那么执行到底难在哪里呢?难在坚持。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毛主席对雷锋的评价吧,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这里面就说了一个坚持的重要性。工作同样如此。象有的饭店在门口设置侍应生为来消费的顾客提供开车门的服务,这并不难的,但能常年坚持下来的至少都是星级宾馆了。所谓三星和五星宾馆之间的差别在硬件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他们真正的差别还是在服务上,而什么样的服务是好的服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有差别的还是持之以恒的落实而已。

57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1:30:2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新人而言,能否成为企业的人才,见识器宇固然重要,但能否先成为别人的出色的执行工具,落实好上司或岗位职责内的各项工作却是最基础的。如果连手头的小事都做不好,一旦自己去负责一项工作,同样也会存在知易行难的问题,所以别人也不敢轻易托付工作给你。

  如果我们一旦有机会,可以推出自己的设计与计划,就要坚持不懈地把工作落实到家。不要搞一些烂尾工程,挥霍大家对我们的期望。

  对我们认可的管理理论、处世原则要勇于实践,不要停留在口头上。有的新人,对自己的管理理论非常自信,动辄就是一通大道理,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对企业牢骚满腹,但从不见他去做点什么事情。这样的人是最遭领导讨厌的,也容易招同事的恨。别人做得再不好,还是在做事情,你说得再好,却不解决问题,你说别人会怎么评价你?有个西安某高校毕业的新人到我负责的部门工作,对公司的考核制度提出了一大堆意见,特别指出过去方案过于复杂,考核周期太短,各部门不胜其烦,要求停止执行该考核方案。我就说那你拿个新方案,我们改掉吧。结果他直到下一次考核到了也没拿不出新的方案,我命令继续执行过去的方案。跟他解释说:考核是公司的大事情,与所有员工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要改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有系统的思路,要争取一步到位,否则修修补补就无法取信于员工,考核就失去了激励大家努力工作的效应,制度就行同虚设。而考核制度同公司其他大多数制度一样,不是为了处理既成事实用的,而是为了让大家明了这个制度,在工作过程中修正自己的行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坏的制度也比没有制度强。

  对自己认为成熟的想法一定要去实施。如同创业,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一些好的点子,有的人去做了,然后取得了成功,有的人只是停留在点子的层面上,无法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为什么财富具有巨大的积累效应,奥秘也就在于此。有了第一桶金,就有了相对较强的实施能力,有了抗风险的能力,所以执行自己想法的概率就高一些,成功的概率也相应高一些。但迈出第一步都是艰难的,对我们新人而言,没有积累的优势,我们更要有一颗勇于执行的心。


 

58
发表于 2007-9-30 22:55:3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关注!

59
发表于 2007-10-1 01:34:2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受教了,,,对我这样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特别的有指导意义!

60
发表于 2007-10-1 10:44:1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经验之谈很值得学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