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象棋的时候,棋匣子一翻过来,红黑两种棋子,掉满在棋盘上。这时候下棋的人伸出手去,是拿红色的棋子,还是黑色的? 如果下棋的人一伸手就拿红的,大家看了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认为这位仁兄太自大了,还是根本是外行?根据不成文的规定,应该先拿黑色的才正确。 双方都要拿黑色的棋子,若是按照两方“竞争”的心态,一定被看成是“争”着拿黑棋。但中华民族的心态,却是“礼让”为先。我们手上的动作有“争”的样子,心里所想的,却是“让”红棋给对方,以表示尊重,完全是谦虚的美德。 “你的象棋下得比我好,我不敢拿红的,诚心诚意把红棋让给你。希望你手下留情,不要让我输得太难看。”这是礼让的心情,并非嘴上说得好听,而是在实际行动中,表明自己的心意。 “你的辈份比我高,至少年龄比我大,虽然从来没有交过手,但我还是表示谦虚的好意。先礼后兵,才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修养。”这是另一种用意。 “虽然我的棋艺比你高,但是骄兵必败,狂妄自大只会让人心生不满。为了不使大家看不起我,当然还是要礼让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盛情难却,就应该客气地把红棋接过来。 让来让去,让给比较适合拿红棋的人;而不是争来争去,看谁抢得到黑棋。可见心里想的,才是实情,口头上说的,并不可靠。我们不太相信别人说的话,通常会从实际行为上加以印证,便是这个道理。 坚持要黑棋,有时变成故意令对方难堪,太过份了;完全不礼让,伸手便拿红棋,无论如何总是不及的表现。我们常说“太固执,会败事;不固执,会碍事”,可见过与不及,都不是好事情,合理最好。 双方见面,先礼让一番。在礼让的过程中,寻思由谁拿红棋比较合理。有了答案之后,双方取得默契,各拿各的,很快就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了。 接下来,依据“占红不占先”的规矩,拿红棋的人不得先出手,冷静地坐在那里,让持黑棋的人走出第一步。如果双方都不动,持红棋的人可以作出“让”的手势,持黑棋的人,便义不容辞,动手了。 中国社会,各种规矩都有。但是,只是口耳相传,并不硬性地做出明文的规定。为什么这样,理由有三: 一、凡事硬性规定,等于戒律。既对人不够尊重,又有违以人为本的精神,好像不得不如此这般,心里的感觉,完全得不到重视。不明文规定,则一切出于自己的意愿,诚心诚意,内心自然愉悦。拿黑棋,固然愉快,拿红棋,也十分喜欢。看的人也觉得双方都内行,倍加敬重。 二、不硬性规定,更加具有弹性。和长辈或上司下棋,先要把他的红棋安排妥当,自己再迅速地整理好黑棋。这种方式和拍马屁、讨好无关,不过是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享有备受敬重的感觉,增进双方的感情,在欢愉中知所进退地厮杀一番,是和谐社会的良好表现。 三、硬性规定,则变成一种形式。大家都知道,内心的感觉无从考验。无硬性规定,一出手便知道内行或外行,成为第一道考验关卡。连这种礼貌都不清楚,可见不关心也不常打听。用这种人当干部,自己一定加倍操心;和这种人做朋友,也应该特别小心,免受牵累。 身为中华民族,必须养成习惯,随时打听相关的信息,以便入乡随俗。经得起种种考验,才能出人头地。 实际上,现代企业所重视的企业文化,便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隐隐约约存在,却永远道不清晰。因为一旦明确化,说得清楚明白,便成为戒律,失去了艺术气息。 一般人觉得,黑的不如红的亮丽,很容易凭自己的喜好伸手便拿红棋。我们用礼让红棋来考验下棋人的修养,十分合乎人性。用人的第一原则,就是把“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人淘汰掉。 拿红棋的人,率先走出第一步,我们便知道他原来是个外行人,只是运气不错,懵懂地过了第一关。现在来到第二个关卡,马上被辨识出来。象棋设计占红不占先的原则,用意即在优待礼让红棋、持有黑棋的人。否则礼让的人吃了亏,争强好胜的人反而到处占便宜,有什么人还肯心甘情愿地持续下去呢? 如果有人在下棋的过程中,从头到尾都使尽心力,丝毫不顾及对方的感觉,我们心中有数,这是个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自我主义者。在工作中,和同仁的配合度必然很差,不容易和别人合作。领导也不放心把大项目委任给他负责。 同时,下棋时的态度如何也是考验下棋人的关卡。吃掉对方一个棋子就欣喜若狂,被人吃掉一个棋子便如丧考妣,这种人还能用吗?小心为上。 有了输赢的结局,也是考验的重大关卡。通常由取胜的一方开口:“承让,承让”。接着由落败的一方说:“果然棋艺高明”。前者给败方面子,后者则顺着台阶走下来,赞美对方高明,表示自己并不弱。 输的人如果不服气,可以说“再讨教一盘”,最好不要说“今天很奇怪,好像有一点中邪”。赢的人还想下,可以说“这一盘不算数,是我的运气好,下一盘我可没有胜算”,千万不要说“怎么,服不服气,不服气再来一盘?”接受挑战时,可以说“难得有机会向你请教,乐于奉陪”;不愿意时,应当说“实在不好意思,我还有一点急事,下次一定奉陪”。再熟悉的朋友,在输棋的时候,也不该刻意刺激。因为心情不好时,很不容易稳定情绪,稍微不留意,便会恼羞成怒,翻脸不认人,说出更加难听的话,闹成僵局。 中国式管理,在控制方面,可以说全面而无形。我们为了达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互相信任,必须经由较长时期的彼此考验,所以不成文的关卡特别多。 人与人之间,若是不能够相互信任,稍微一些变数,都很有可能造成彼此的矛盾,甚至产生冲突。不但无法精诚合作,而且很可能互相干扰,遭受伤害。但是,我们也知道,不信任会破坏团结的力量,过于信任却会促成更为可怕的欺骗。又是过与不及的“度”,实在难以掌握。因此采取“由小信任到大信任”的考验过程,也就是经由不断的考验,逐步增加信任度。 新进人员,不应该凭空要求获得同仁或上司的信任。最好心里存有这样的准备:“自己好好表现,以提升信任度”。同时,把“信用”当作第二生命,知道“信用只能够增加,不允许降低”。因为一旦降低,要恢复别人对自己的信心,难度更大。 爱惜自己的信用,有机会便籍着具体的行动来增强大家的信心,成为组织内每一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我们明白,人们不会相信文字上的签署或者口头上的承诺。大家所重视的,是实践的成果。所以“少说给人家听,多做给人家看”,才是确保自己信任度的最佳途径。少在这方面开玩笑,因为“狼来了”喊过三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人会相信。最大的损失,即自己的信用破产。 人与人不能不彼此信任,又不能够随便加以信任。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我们应发挥“兼顾”的精神,把信任和不信任合起来想,走出一条不会不信任,也不完全信任的道路。对每一个人,都相信到“合理”的程度,也就是各有各的信任度,彼此并不相同。我们既不应该“一视同仁”地信任所有同仁,也没有理由要求同仁毫不设防地相信我们。 随时有考验他人的打算,也有接受他人考验的准备,这是中国式管理的特有机制,表现出全面而无形的控制能力。有人说这样一来,会不会觉得太累?我们则认为人是习惯的动物,习惯就好,怎么会觉得累呢? 人是善变的。值得信任的人,也可能会变成不能相信的。世间变数最大的,便是人心。唯一的办法,即是多方考验,证明值得信任后才给予合理的信任。 西方人主张通过制度面的制衡来加以控制,看起来规避了人性的陷阱,既科学又方便,却无法使人尽心尽力。充其量只激发出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力量,也就是同工同酬的“平均人”所释放的能量,仅此而已! 中华民族,具有一种“不食嗟来食”的特性,对于不受尊重的饮食,宁可饿死,也不接受。这一种骨气,使得我们不能够普遍运用有形的制衡机制。一般人而言,不怎么敏感,实际也缺乏能够计较的资格。明说要考验他,也不得不接受。这种“为三斗米折腰”的凡夫俗子,怎么样都无所谓。但是,对于少数具有很大潜力,可以“以一当十”的奇才,若是不能设法激发他的潜在能量,让他备受制度的束缚,恐怕最大的受害者是企业的领导者。好比刘备,千方百计要制衡孔明,对孔明来说,不过是不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对刘备而言,却永远不能做大做强,岂不是十分可惜! 中国式管理,以“一视同仁”为基础,经由不断地考验,带出“差别待遇”的核心团队。对一般人员,用制度来约束,对特殊人员,则享以无形的殊荣,对其倍加尊重,使其潜力尽量发挥,合乎中国人的愿望。只要立公心,凡事站在公的立场,就十分值得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