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贞观CEO李世民之大唐管理

[复制链接] 3
回复
6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24 12: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贞观CEO用人策略:天下之才皆为我用

     在人才战略上,李世民曾经说:“打天下用人在于人和,治天下用人在于无才不用、用尽天下才。”也就是在事业创新时期,人才管理的关键是,“你感觉不好的人,对你不敬的人,别人的人”你都要懂得用。国内企业界,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也算是一个很有视野的领导人。
      他不懂电脑、软件硬件,却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成功;他没有高学历,却从一个英语老师变成了企业领导人。别人是学习技术,而他却是在练习管理,马云懂得只要有人才足够,天下尽归我所有。
      平时留心观察中国企业界的马云认为,许多中国企业几年创业下来,只有领导人成长最快、能力最强,其实这样并不对,领导人应该学习唐僧,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到位即可。这颇有点像李世民组建管理团队的谋略,仅凭一人之力,企业永远做不大。
      马云为什么会成功?就说人才管理和建设这一点,便能理解这位掌控阿里巴巴、淘宝网、雅虎中国三大明星网站的CEO如何成功的。马云说:“我训练干部管理团队,要求他们在问题发生之前就把问题处理掉。你做的任何决定都关系到公司3-6个月之后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人能取代你,你永远不会升职。只有下面的人超过你,你才是一个领导人。”让领导人的手下超过领导人自己,这听上去就是一个奇怪的言论,但是马云确实是靠这个策略成功的,在阿里巴巴谁不比马云更懂网路,而最成功的人却是马云自己。
      马云认为,领导人不要做具体的工作,要下面人去做。“你用6个月如果还找不到替代你的人,说明你招人有问题。6个月你找不到人,说明你不会用人。领导要能把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发现出来。你要找这个人的优点,找到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这是你的厉害之处。如果有一只老虎在后面追你,你的奔跑速度自己都想象不到,为什么能跑这么快?有老虎追你。每个人都有潜力,关键是领导要找出这个潜力。”
      有一次,马云看到美国NBA打篮球越打越好,他认为是因为板凳上坐了12个人,下面的人很想上去,都认为自己打得也不差。上场的人压力很大。这样你会有一套制度,用制度保证你的公司,不要用人。所以我们在培养干部队伍方面,形成了“学习制度”。
      一个企业必须做到流水不腐,创业团队的领导者也不能有铁饭碗。企业家需要自信,同时保持自省和视野,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次不被打败。自信不等同于自大,这一点是马云能够领导阿里巴巴持续成功的关键。这一点和李世民从创业时期向事业创业时期转变的时候,“屈己纳谏、任贤使能”颇为接近。
     《联想风云》作者凌志军曾在书中写到柳传志的人力制度的谋略。柳传志说:“有的人不是珍珠,不能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但他是一条线,能把那些珍珠串起来,做出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来。”尊重制度,让柳传志获取了并构IBM电脑的大成功。

 

贞观CEO创新术:避免一言堂任贤使能

     
        有了天下之才尽为我所用的视野还不够,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关键还是在制度,同时如果没有领导人的屈己纳谏,主动听取不同的声音,任何制度也是无法执行的。李世民与谏议大夫魏征之间也经常发生口角,魏征的进言直谏,使得李世民几度想要杀掉魏征,不过李世民却严守屈己纳谏的CEO管理哲学。
      有一次,在削藩王议政上,李世民召集大臣商议。魏征桀骜不逊地对着李世民说:“陛下是要做一个明君,还是做一个暗君?”
      李世民非常不耐烦地回答,脸上的表情已经有些愤怒了,“你说,何为明君,何为暗君?”魏征紧接着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啊!”“那我听你话,不是就成了偏信吗?”此时,魏征笑了一笑,因为他知道李世民已经走向他设定的话题之中,“所以啊,你必须听听那些既得利益的老臣意见。只听顺耳的话,不听逆耳的谏,如何叫做明君呢?”
      这句话,让李世民恍然大悟。魏征接着说明自己的意图,“我要做的是一个良臣,而不是一个忠臣,忠臣忠于君王是愚忠,而臣是社稷之臣,君是社稷之君,臣不是忠于君,是忠于社稷,所以选才一定要选良臣,而不是忠臣。”所以企业界,任人不但不能唯亲,也不能只用愚忠之人。
      华人政治评论家南方朔认为,当政权不稳固时,领导者通常谦虚,谦虚就能集众人之智,此时谏言体系比较容易发挥功效。一旦各种言论管道畅通,领导者也比较容易下正确判断,让权力稳固。
      李世民的屈己纳谏和任贤使能,让作为君王的他,却像是一名四处学习的学生,克制欲望,渴望真言和直谏。而且,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李世民是一律重用原秦王府、原太子党和太上皇的三拨人马。在忠臣、良臣、反臣中取得管理平衡,他要的是建议和直言,不需要弄明白“你原先是属于谁的部下”。
      贞观时期的名臣,谏议大夫魏征和太子府詹事王是原太子党的人,右仆射裴寂、仆射封德彝是太上皇李渊的人马,而丞相房玄龄、丞相杜如晦、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则是原秦王府的人马,谏言汇聚,思想如流。而聪明如李世民,还能根据不同臣子之间的性格优缺点、出生环境,取长补短,组成不同的管理团队,开创贞观盛世。
      2005年,是一个动荡的年份。那一年,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了全球IT业霸主雅虎在中国的分公司。企业界的“狂人”马云成为横跨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的中国企业第一人。不过,他在入主雅虎中国后的第一件事,却并不是调走原雅虎人马,而是尽可能挽留人才,就算是争议人物周鸿袆,也在雅虎中国CEO的职位上任职两年。这一切,都说明了马云作为领导人的管理胸怀。而李世民在人才梯队上的建设,也是打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套完善的科举制度。

      过去隋朝和隋以前的朝代,也都有官员科举的制度,但是,多由贵族和门阀势力推荐,这样酷吏大官很容易就能培植自己的势力。李世民改变了这一套制度,首创全国性“任人唯贤”的科举体系。这样,每一位百姓只要苦读学问,便能出任官员,报效国家。这和企业界提升基层员工为高级管理人员的道理是一样的,而且往往基层出身的管理者,因为对底下的声音和市场实际情况的重视,更容易创造大成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12:17:02 | 只看该作者
贞观CEO创新术二:从人治到法制创建管理制度并主动分权

      

        贞观之治的第二大管理创新是,李世民身为帝王却能放下身段,主动分权,建立起一套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分权制度和谏言制度。

      1390年前的隋朝,实际上已经拥有尚书、中书、门下为核心的三省六部制度,当时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命令。通过政变上台的李世民,始终很担心自己的地位。因为隋朝第二任皇帝杨广也是通过“政变上台”,他挤掉了长兄太子杨勇继位,结果不出15年,隋朝便灭亡了。对于这一点的担心,李世民始终是寝食难安,最后他想通一个道理,只有让国家昌盛才能使得政权稳固。
      唐代的宰相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化决策权力、避免一言堂,使得政令一出便能准确。在唐代,宰相拥有副署权,如果李世民想要发布昭令,没有宰相的签署则是无法执行的。在后世,武则天当政时期,她想要整一个人,就下诏此人处斩,不过此人接过诏令一看,说宰相没有副署,这个政令是违法的,他也就逃离了灾难。
      当然管理游戏中,领导者想要如何修订制度,规矩始终是可以改动的,但主动分权的制约形式一旦形成,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也就要开启了。
      为了避免一言堂,李世民还专职设立了谏议大夫。这是个专门提反对意见的职位,当然很多话也就不是什么好听的言论,特别是魏征,经常利用各种事情,刺激李世民“明君与暗君”、“兼听则明”的道理。李世民虽然有时也觉得很烦,但是,他却能以市场和天下为己任。李世民建立不同声音的管道听取管理——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权的“言官制度”。
      谏议大夫属于独立单位,无任何实权,也免去任何直言责任,所以他们可以提出谏言,李世民更提倡逆耳直谏。光是谏议大夫魏征提出的谏书,就多达两百多条,李世民喜欢把谏书贴在寝宫的墙壁上,天天提醒自己。
      在设立谏议大夫的职位上,CEO李世民十分清楚设立该官职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一言堂,而不是为了分散三省六部的执行权力。所以一般而言,谏议大夫拥有“上封事”、“廷诤”等权力,但是官衔最大只有四品,一般则为七品。“有谏言权无实权”,避免两权合并,也避免谏议大夫不敢说真话。
      虽然企业制度是可以建立的,但发挥制度的作用,关键还是领导人自己可以贯彻执行。
      从一个一贫如洗的少年,到带领国美电器成为中国零售企业的第一强,国美电器发展只有20年历史,与西方一百多年的企业比较起来,还是非常年轻。但是,在这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美经历了“经济制度转型”、“两次宏观调控”还依然能够活下来,这说起来也实在是不容易(同时代的很多人也都消亡了)。去年,本刊专访黄光裕,问他,你在20年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不犯错?这让黄光裕一听,就感觉是问到点子上了。
      正襟危坐的黄光裕这么说:“没有人可以避免不犯错,错误,最起码可以从两个阶段去看,一种是不影响大局(或者说是可以修复的),另外一种错误是不可以挽回的,那是属于冒进;如果冒进的话,这个事情就是企业的机制问题(小错误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往往很多人不愿意去承认错误,特别是当权者。不管是我黄光裕也好,还是我们底下的各级领导也好。那你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错,当然是不对的。错了,就看你能怎么去修复,不承认总是不对的。”
      为了避免不犯错,在国美,黄光裕成立了一个7人决策委员会,他自己却不在其中。这个决策委员会授权相当高,除了黄光裕之外,这是国美最大的权力机构。“我们这里不是某个人权力最大,我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决策委员会产生出来,在他们的基础上批示意见。”记者追问说:“你的意思是不可能7个人都错了?”“当然也有可能7个人一起错了,也不排除这个可能,但是可以把错误排除到最低。”
      国美集团在收购永乐电器之前,拥有超过500家门店,每家门店的开张成本都要上千万元,假如没有主动承认错误的机制,那么国美电器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在国美,有一个180办公室。何为180办公室?就是为开足180天的店,进行每半年一次的综合分析,这是国美的关键指标。比如国美开店,每年希望关掉5%(实际上每年是2%~3%)。这个错误不承认不行,因为“我们是承认错误的大将军,一定是要关的”。国美提出一个口号“开店开得好,不如关店关得好”。也就说,承认开那么多店的同时,或者是说在区域性人口分布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错误。这既是一个CEO的学问,也是一个企业制度的学问。
      无论是黄光裕,还是马云,身为一个事业创新时期的管理者,必须要面对众多问题。建立决策机制、运筹人才学,都是必须有制度推进,CEO和领导人始终都要很清楚自己的角色。顾家栋说,如果一个领导者始终都在管理细节,甚至越级管理,那企业制度又何在呢?特别是像李世民这样,从创业阶段走过来的管理者,要做出180度的转变实在不容易。顾家栋说,领导人的难,也就是难在这里。有一次,李世民想要免除一名老百姓的“租庸调”。但是,魏征却站出来说不可,他又是对李世民说“明君暗君”的道理,李世民一气便说,我身为皇帝,难道连这个都不能做吗?魏征回答说:陛下此举不仅是错了,而且十分愚蠢。李世民一惊,几乎从御座上站起:魏征,你也太放肆了吧!魏征则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应该是什么都可以做,可是解了一家的困难,解不了天下百姓的困难。若要解天下百姓的困难,靠的是政令。天下一百多万人口,都有困难,陛下一个一个地去解,解到什么时候。发现基层的问题,不是单要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顺藤而上发现制度上的问题,制度的问题解决了,单个问题不也就解决了,如果只是一个单个问题,就应该由基层干部解决,不能越级管理,“解这一家之急,其他百姓都去找县令,这个县令还如何当得?”征,还犒赏他三千石(粮食)。
      李世民身为CEO,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不破坏制度。这就好像是现代企业领导人,在事业创新阶段任用职业经理人,信任与授权是必须做到的管理技巧,一旦权力下放绝不能轻易越级,必须以身维护制度。在信任与授权的问题上,做得最好的国内企业管理者是联想集团创办人柳传志,2000年就已经退居二线的他,始终没有干预杨元庆、郭为在管理中的具体事务,甚至杨元庆提出联想多元化战略,进入手机、网络和IT服务领域,柳传志也是充分信任,没有过问。柳传志的管理哲学表面上看是对人才的“用人不疑”,但实际上也是对制度的尊重。

                                                        

                               CEO的远见:重成本和市场还要拥有战略高度

 

      但是,光是靠屈己纳谏、任贤使能就能创造贞观盛世吗?历史上,李世民早年还极其重视成本和市场,做到恭检节用、宽厚爱民。
      身为帝王他却从来不修建新的宫殿,也不劳师动众远行泰山。攻下洛阳时,很多人都劝李世民一把火烧掉隋朝劳民伤财修建的洛阳宫殿,争取天下人心。但是李世民却认为,烧掉宫殿,不如拆掉,把木材送给百姓,既收买人心又安抚天下。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世民比历代君王都要更加重视成本,秦朝末年项羽攻陷秦都咸阳,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却没有想到废弃的东西也是可以济民的。恭检节用。李世民还主动删减宫中宫女,一次释放了3000多人,他说:“放一些宫女出宫,许配民间,十多年后,人口就增加了,税收也可以上来。”
      到了贞观之治中期,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时期,大唐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场景,一年之中被处以“死刑”的犯人全国仅有19人。李世民已经完成了入主中原、平定四方、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帝王伟业。事实上,作为一名普通的领导人,按理说他已经可以满足了。但李世民就是李世民,如果他因小安而逸,就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他的下一步目标,视野已经瞄向了“国际市场”,争夺土地和人口,把突厥连年侵占的夺回来,而这只不过是贞观中期的事情。
      而在此时,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雪灾。草原上雪灾几乎是致命的天灾,明年春天牛羊将吃不到新草,更糟的是牧民也得不到补给。突厥族小可汗(当时突厥还是部落形式的国家,分大小可汗)向大唐求援粮食。善于决断的杜如晦等大臣,都认为这是一举歼灭突厥族的好机会,不给敌军补给,突厥必不战而降。但是,李世民却给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他说:“牧民不是凶手,他们是即将面临绝境的灾民!我们攻打突厥为了什么?为了生灵免遭涂炭,为了四方平安,百姓安居乐业。正是因为我多年征战,才知道苦难对于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难道你们没有人赞同我的决定?”
      这句话一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纷纷暗自佩服李世民的目光远大,给敌人补给,他要的不是土地而是真正的人心、真正的归顺。后来感恩戴德的小可汗果然帮助李世民统一江山,扫平草原18部落,大唐皇帝成为真正四方敬仰的天可汗。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CEO,除了拥有创新的管理思维、卓越的判断能力、懂得如何求才用人和授权之外.还需要能将企业提升到一个较高战略位置的能力,也就是拥有远见(vision)的能力。远见是一种向前看事情的能力,能预见并解决即将到来的问题。
      公众形象较为张扬的马云,从来不讳言自己早在1995年就看到互联网的潮落又潮起。“他的远见和努力,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使阿里巴巴成为一家成功的国际性公司,而且帮助许多亚洲企业走上全球化之路。”美国亚洲商业协会主席大卫•本田阐述这家过去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杭州小公司,美国亚洲商业协会在2001年将年度“商业领袖奖”颁给了马云,这也是自1976年来唯一的非美国籍获奖人。
      贞观盛世是一个能令中华民族骄傲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就像是这个时代的CEO舵手般指挥和统驭。然而人性毕竟还是有弱点,在开创贞观盛世的后期,李世民也逐渐落入到权力与欲望的陷阱中不能自拔,他一改当初控制成本,决不劳民伤财的原则,开始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奢华宫殿,包括现在已经被埋的西安古城黄土之下的玉华宫、宝鸡的九成宫、终南山的翠微宫、长安东南的汤泉宫等,都是李世民时期的宝殿。《资治通鉴》记载,玉华宫的兴建经费“巨亿计”。150多米的高山上,共有十座巍峨的宫殿,相当于6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地上铺设琉璃,这意味着欲望已凌驾于权力之上。玉华宫的奢华,强烈地讽刺唐太宗刚接位时的俭朴作风。
      南方朔分析认为,一旦权力坐稳大位后,领导人性格通常会开始出现剧烈变化。权力稳固后,野心更大,但也让李世民的心性变得十分多疑。在权力巩固后,谋臣的天性也告诉他们,此时君心难测,千万不要触犯龙颜。    而谏议大夫魏征的去世,也是导致李世民距离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远。“当权力无所不能,权力痴呆症就会开始显现,眼睛、耳朵开始异化。因为领导者摊开地图,他认为已能办到上天都不能办到的事。”拥有绝对权力的李世民,开始求仙求佛,祈求长生不老,玉华宫内一时金飙丹火,最后中毒一病不起,享年52岁,贞观盛世也画下了休止符。
      中国企业方才起步,但暴起的财富和名誉。已经逐渐让许多创业者、CEO们落入权力与欲望的陷阱之中。治国是如此.企业经营道理亦相同,权力与欲望、治世与兴世,永远不可懈怠啊。
板凳
发表于 2007-8-24 12:52:56 | 只看该作者
好。
4
发表于 2007-8-25 11:28:54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不错,

但这篇文章却有抬高马云之嫌。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