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的行业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新文化运动,是一种生活习惯的改变,当营销变成一种文化变成一个生活习惯的话,是任何行业都无法达到的,互联网是一个“眼球经济”,在信息时代,无限的信息爆炸和有限的注意力,让互联网成了“注意力经济”,这是必然的.比如10+50+*=100的公式,也许成本只有10,但投到吸引注意力的成本可能需要50,而这50就是给媒体的,这是信息时代的特点. 2.互联网行业,谁掌握了年轻人谁就掌握了这个行业的主动权,所以他们现在研究主要以娱乐等吸引年轻人的项目为导向,当发现出现偏差时能够反省自悟,从事物的本源去思考. 3.(用人之道)其实人都差不多,没有聪明和不聪明的区分,但有状态发挥出来和发挥不出来的区别,所以用人的话,第一品德好是个好人,第二心理没有阴暗面比较健康,第三悟性好,这样的话可以学的很快,做的很好. 4.(管理之道)张是个中西合壁的人,他很清楚西方的规则也精通中国的儒学,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构成这个企业的组织群体,不盲从西方文化,善于利用本土的文化,从而营造出一个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团队.西方强调个人主义.我们是儒家文化,用中医之道慢慢调养. 5.(决策之道)互联网在它的每一个领域的特点都是爆炸性,那麽既然做了就要做到第一第二,有“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魄力.创新不是神秘,它是一种工作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企业的创新不是孤立的,但往往因为能够形成一种规模而被认同,其实微软天天都在创新,每一家企业也是天天都在创新,只是看最终谁胜出了,那麽创新的荣誉就会属于谁,正是“胜者为王败者寇”的真实写照。 6.(成功之道)成功跟团队有关,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专注于一件事,个人如此,团队也依然如此,集中精力把一件事做好. 7.有人问50年后SOHU可否走出去占领国外的市场?回答说,任何企业第一考虑的是市场,如果中国市场足够大就没必要走出去,那时候中国市场可能也是一个全球市场了,只要在这个市场上占的份额足够大,就是成功了. 管理不管是自我管理还是企业管理,其实没有规律可循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况下他的思维及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没必要去找一个模式去套,只要去研究如何高效率的工作就对了. --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想成功的人,都需要经常的反思自己,或者说自我心理的研究,而张这方面做的非常的出色,他能够力求很多事物都从事物的本源去思考,是个典型的原创性的人,因此他的思维他的理论很符合规律,决策的比较精准新颖. 8.一个企业的成功和他的掌舵人关系很大,成功之道看起来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是一个制度的成功,但溯本求源企业里有很多企业决策人的性格和经历的印记,所以说做企业就是先做人. 9.2008年的时候,全球互联网用户一定比现在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会更进一步,而那时候中国又会是全世界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因为这些因素,所以互联网报道奥运是非常重要的,也才有了“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这样一个项目。
10.搜狐本着打造百年老店的理念,精心构建团队,使得我们能够保证2008年互联网项目具有非常强的执行力、战斗力。这是既光荣、又重大的使命,任重道远。 11.因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而我们的国家处在上升通道中,面临这样一个嬗变、演进的时刻,对中国的意义尤其重大。 12.最近几年搜狐的技术崛起确实到了收获的时候,我们整个运营系统的可靠性、技术团队的协调性、突发事件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都给奥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互联网开始由一个寂静的互联网变成一个喧闹的互联网;主导型广播式的互联网变成一个个性表达的互联网;一个固定办公室、家庭的互联网,变成一个随时随地的互联网。 14.因为是互联网内容服务的赞助商,所以这个跟传统的一些行业还是有点儿不太一样。内容意味着直接跟天下千千万万的网民一对一的交流,跟广大消费者有莫大关系,所以会显现出一个更主动的作用。 15.“有了人什么都好办”这是最根本的信条——资本市场已经和国际接轨了,有好的人一定能有正确的策略、正确的技术,所以本地团队有相当大的优势。 16.我不认为1.0到2.0是台阶式的飞跃,它应该是一个逐渐的演化,对互联网使用的深入一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资本是突变的,一段时间冷了,又热了,好像是一个春天到了。但是互联网的使用一直是一个延续的过程。 17.要么是基因好的,要么是过程当中能够不断的修正活下来。所以一个创业公司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不是被选拔出来的,是碰巧被资本市场接受的。 18.我觉得我的路径基本上还是沿着一种奋斗的、走上成功的儒家思想,地球上凡是存活下来的文明都是号召人们勤奋上进的。 19.10年前也是觉得自己都30岁了还没有作为,所以才毅然决然一定要回国。过去10年我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名和利这两点的满足算是对我的肯定,我实现了目标,而我的专业物理又是探究物质世界本原的科学,在不同的文化比较,科学知识影响下,我产生了我自己的哲学。 20.人的心灵要变得无所谓才行,否则我们神经根本接受不了无阻力的沟通社会。这时候可能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些安抚自己的东西,信息技术这么发达,但是对人自身的理解还是不够。 21.我们每个人的脑海就像一个互联网,现在整个地球就像一个脑海,互联网差不多是人类的神经中枢系统。地球上发生的事情是全球人的集体反应,全球人都在联动,都迅速的把这个信息进行化解,然后产生行动。 22.60亿人极具关联性、行动性,就是因为短短的20年里边,人类拥有了一个神经中枢网络,我觉得人类在这20年就进行的突变,就是建立了人类世界共有的平台。 23.从股东来讲,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把搜狐进行到底,把搜狐建成一个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传媒,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24.搜狐作为一个知名的企业,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对社会有一定的感召力,所以我们应该参与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社会、让地球更美好。搜狐一直在做这样一些事情,比如我们对环境的保护,我本人、包括搜狐作为一个传媒对预防艾滋病的宣传都属于企业公民行为。 25.搜狗“美女与野兽登山队”既是慈善活动、公益活动,又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搜狐市场活动。 26.中国互联网品牌营销的鼻祖实际是当时的张树新,张树新特别善于掀起媒体的浪潮,我跟她学了不少。那个时候我注册的是爱特信,融了一些资,尼葛罗庞帝给了我2万美金,他说要自己到中国看一看,看完之后再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追加点儿钱,就是说当时的中国已经很吸引尼葛罗庞帝了。 27.97年2月份尼葛罗庞帝访华,应该说是中国互联网引发公众意识的元年。 28.互联网展示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成果,还给各个行业展示了一个新兴产业如何从零发展到巨大规模的历程——完全靠市场的力量,靠创业的力量,靠资本的力量,在没有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做大。 29.整个感觉好像《水浒传》里面描述的各路英雄汇聚,当时芸芸众生,大家都在互联网门前徘徊,因为互联网产业还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但民营的只有瀛海威等几个公司。 30.爱特信成立两个月了,只有三个人,根本没有力量做这个事。我把尼格洛庞蒂请过来,把他的思想翻译介绍给听众,告诉大家是什么意思。但我们爱特信当时在会场就是小不点,没人把我们当回事。 31.《数字化生存》的销量就非常火,几乎人手一册,人们终于知道了未来世界是数字世界——论坛上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尼葛罗庞帝成为数字化教父。 32.爱特信在没有花很多资源的情况下得了很多,这可以说是搜狐历史上第一次尝到了市场推广、尝到了炒作带来的甜头。现在搜狐做大了,可是那段只用一点点钱、三个人的力量,最终达到了“爱特信开始有名气”的目的,实在是我们的幸运。 33.车差不多开到天安门附近的时候,他转过来说,“我欠你一点儿钱。”我说欠什么钱?我以为他要为这次访华接受的服务给我付钱。但是,尼葛罗庞帝紧接着就说要追加投资。 34.决定一个公司成败的有很多因素,那具体到瀛海威来说,可能它的股权结构有问题,股权结构不适合创始人非常自如地做出正确的、长线的策略决定。另外也跟创始人对于互联网这项新技术产生的商业模式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有关。 35.当时美国也存在两个模式——美国东部美国在线的封闭平台模式和西部硅谷的网景、雅虎开放模式之间的斗争争论——最后以开放平台取胜。 36.那个“世纪并购”实际上是时代华纳最大的失败。时代华纳CEO李文从一个企业明星变成了历史上最大合并案的策划者,时代华纳的股东损失了很多。 37.互联网就是这样,成功的基础是,你一定要理解它。 38.瀛海威商业模式的错误和对技术的不理解使得他们没有把握住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的、共享的,每个机构只在产业链上做一段。 39.97年对于搜狐公司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完成了未来门户商业模式的商业计划,确立了我们要走开放平台,我们自己不做原创内容,我们做分类搜索,商业模式是靠广告。 40.我们也不能叫“虎”,这就太像雅虎了,后来就干脆叫搜狐。这样,选择良辰吉日,搜狐终于在98年2月推出来了。 41.搜狐的推出实际是97年一年关于商业模式探索的成果,把握住了互联网发展最本质的脉搏,互联网是共享的,从一个地方点击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全球共享一个平台。搜狐的推出意味着,你到搜狐不是为了看内容,而是从搜狐去各地,去享受网上所有各种各样的东西。 42.当时有联想、亚信、搜狐、中华网还有华渊网都去了,当时高盛眼里的中国高科技就是这几个公司。 43.在信息源都不充足的时候,所有人都处于信息饥渴状态,网络也同样,在底层建设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我只能先来做底层搭建。 44.如果搜狐网页出了问题,我当时可是连夜跑到西单的中国电信摆弄服务器,我会连夜睡不着觉、干这件事,因为我是商业公司,不能出错,但很多信息中心的网站就不会去管这些事。 45.中国当时的媒体极度缺乏、中国的网络结构极度不畅通,导致我到了搜狐就呆在这儿,保证我的服务器不会荡,一旦服务器出现问题,我对服务器几乎是连踹带踢的,马上打电话给苏民阳臭骂一顿,苏民阳整天挨我的骂。 46.门户本来是一个入口,后来变成居住地,这就是中国门户的可怜。跟雅虎等等完全不一样,这个就是中国特色。我打一个比方,人们去美洲新大陆登陆了旧金山,或者纽约,本来想探索这个大陆,后来发现往内地走太艰难,干脆在沿海的港口建立一个城市,成了门户。 47.纳斯达克从五千多点的最高点开始下泻,我记得无论是您、还是王志东、丁磊,听到别人问股价,第一反应就是“你还在看股价,我早已不看了”。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网络股的股价与运营在纳斯达克确实有极大背离——用户数持续增加,收入持续增加,但是股价持续下跌。 48.投资者的担心是,搜狐还在不断烧钱,现在又不被别人收购,万一你什么时候把9000万美元烧没了,我们就血本无归了。 49.对于西方投资者的权威性,我始终质疑。他们还不是我们的用户,他们没有在中国生活,不知道现在中国的互联网网民在干什么,这一点是构成他们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判断失误的重大原因。 50.一个组织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一个组织的文化提供了这个公司能不能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