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改革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经过近几年讨论,经济学界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即人民币大幅升值不足为取,而应小步、慢步、慎之。但是再怎么小步、慢步对对外贸易和出口都是不利的,这就要给中国企业一个信号、一个压力,再不能像过去那样,依赖人民币扭曲的汇率取得出口优势。而是要把握时机,抓紧进行技术创新,建立品牌,打通流通渠道,降低成本,这对中国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中国汇率改革会不会出现日本遇到的情况?不会!一方面,中国和日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处在工业化时代中期,而日本是处于后工业时期,中国还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们吸取了日本的经验教训。日本问题出在什么地方?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传统产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自80年代后期,资金主要不是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到海外,例如到洛杉矶、夏威夷购买房地产,却没有想到房地产经济突然塌陷。中国和日本不一样,中国企业是国有企业,中国银行( 5.42,-0.25,-4.41%)在改制之前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向国有商业银行借钱,国有企业就有一种心理上的想法,反正西装两个口袋,这个口袋是国有企业,那个口袋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向国有商业银行借钱,等于从这个口袋到那个口袋,能借就借,还不起就算,不良贷款是从这里滋生的。而日本银行是私人的,私人银行向私人企业放款,怎么会有不良资产?因为私人企业以夏威夷、洛杉矶的房地产作抵押,却没有想到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此外,人民币小步、慢步升值,企业有缓冲余地,而且思想上有准备。这就是我们不会出现日本情况的原因。
减少贸易顺差最近成为商务部研究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减少顺差必须依靠提高工资水平。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提高工资水平意味着支出增多。但成本增长的同时,效益也在增长。最近广东出现民工荒,广东十年工资都没有变化,谁还到那儿?留不住工人工厂效益就受损失。反过来,留住他们,工厂内部关系协调,效益也会增加。另一方面,对国家来说,提高工资水平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另外,工资水平上升将会促进人们更重视教育和在职培训。国际上一般标准是熟练技工1/3,一般技工1/3,初级技工1/3,而中国熟练技工太少,仅占5%。这对我们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讨论外汇时,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中国要不了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要6000亿-7000亿就可以。另一种观点是1万亿美元虽然很多,但被13亿人口一除人均就没有多少了。两种意见争论不休。我在会上发表了第三种意见。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占居世界第一,不能轻易丢掉这个位置,变成6000亿-7000亿,我们就变成第二、第三了,老百姓信心就会动摇。所以,第一的位置要保持不变,牢牢盯住第二位,我们可以与之保持10%-15%的差距,你涨我也涨,你跌我也花点。这样对老百姓信心有好处,而且我们迟早要谈论亚洲货币问题。对于多余外汇,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加强国内基础设备改造,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实施并购。 新农村建设还需解决金融问题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建设新农村与现在提出的建设新农村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国有企业支柱,另一个是城乡二元结构。我们现在只改革了一个,另一个没有改。所以,二元结构是长期存在的,但二元结构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才特有的。 50年代,山东农民到东北可以到城里做工、当学徒、开店,但没有二元结构体制。50年代后期变了,两个户口,一个城市户口,一个农村户口。60年代初提出建设新农村,就是巩固二元结构体制,农民要安安心心待在农村,所以要建设新农村。现在新农村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来的,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现在在农村,可以做农民,也可以不做。在农村建工厂,可以做职工,可以做投资者,也可以做经营者。还有现在允许农民合资办厂,也允许企业投资入股,农业产业链开始延伸,农民在这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收获。
去年,我在北京、江西、湖南等地方考察新农村。北京市平谷县产桃子,现在农民干什么?办农家乐。现在农民有两个收入来源,一个是每月经营农家乐的收入,另一个是果园年底分红。现在农村实行企业合作化。去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门派人到甘肃调查,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在加工和流通领域都实行合作,这些都是可供我们参考的经验。 在当前农村,有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即农村金融问题。当然信用社发展是可以的,但在《物权法》中没有提到。虽然当时我们提意见,农民宅基地房子可以抵押,农民土地承包权可以抵押。在西方国家,这可以做到,但在中国,这要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进步才能不断发展。 民营经济将占国民经济60%
截至2005年底,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50%,境外投资与合资企业占15%,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35%。民营企业每年新增劳动力占全部新增劳动力的70%。此外,有将近70%的自主创新来自于民营企业。《物权法》的公布将会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国务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6条公布以后,民营企业觉得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但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解决,比如融资难。保守一点预测,十年以后民营经济将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为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1 23:27: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