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创业改变制造业:PPG来了

[复制链接] 23
回复
19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7-23 10:5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各个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是基本相同的问题: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制造商库存量大,价格竞争激烈,销售成本很高,服务质量很差。这样的一种格局,结果是:制造商不满意,渠道商不满意,消费者不满意。

   但这正是我们中的有些创业有心人的一个创业空白。

   在我的上一篇“在空白处创业”的文章中,我告诉朋友们一个一般人不知道也从来不敢相信的事实:分众这家新创业不久的上市公司,已经是全中国第二大的媒体了。今天,我再来告诉大家一个新的“全国老二”,也叫人不敢相信。

   如果我问你:中国销量排名第一的男性衬衫品牌是谁?大家一般的回答都是下面几个品牌:雅戈尔、杉杉、七匹狼、美特斯邦威等。没错,现在中国男性衬衫销售排名第一的是雅戈尔,现在每天卖出男衬衫大约13,000件。雅戈尔目前拥有500亩地的纺织工业城,在纺织生产上投资了10个亿,拥有零售网点1500多个,在销售网络上总共投资了10多个亿,光2006年就在渠道上投入了3500万。

   接着,如果我继续问你:中国销量排名第二的男衬衫品牌是谁?大家可能还会从诸如杉杉、七匹狼、美特斯邦威等这样的品牌中选。但是,我告诉你,不对,是PPG。

   最近,细心一点的朋友在中央电视台可以看到一个电视广告:这个广告推出的是一个新的五颜六色的男性衬衫品牌:PPG。这个品牌和普通男衬衫的最大不同是,大家不是到商店去购买,却是到一个互联网站去购买。

   在我们通常的概念中,服装生产是需要大量资金和固定资产的,是不可能成为“轻资产”的公司的。但是,现在有一家公司,一个非常新的品牌――PPG,却在我们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地方,成功地做到了,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PPG,中文名字翻译成批批吉,是一家成立时间不到2年的公司,只做男衬衫。它卖的衬衫的价格一般都要比同等定位和质量的其他竞争品牌几乎低一半,价格平均为150元左右,员工总数不到500人,没有自己的厂房和生产线,没有自己的商店和专卖店,只有3个存放用于临时补给原料的小仓库,一个大约200席的电话呼叫中心,这样的规模,在服装行业的制造商中,百分之百属于小公司。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公司、新公司PPG,现在每天可以在全国卖出10,000件男衬衫,2007年的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0亿人民币。大家注意,只卖男衬衫,就能一年卖10个亿呵。

   所有这一切,全都是互联网“惹的祸”。

   从本质上来讲,PPG既不是服装制造商,也不是服装销售商,而是一家数据中心,一家服务器公司。它从来不生产衬衫,只建立了一条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结果是:库存周转天数只有7天(而中国的行业平均水平是90天),平均每件衬衫的原料和制造成本可能低到只有30元人民币!

   在我们看到的商业成功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电脑公司叫DELL,这家电脑公司把直销的模式,带进了电脑行业。现在,PPG把直销的模式,带进了服装行业。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我们看到的PPG,既是新鲜的,又并没有太大的新鲜,说穿了,是把DELL的成功商业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方法,放到了服装行业上来。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不,你来试试?

   这就是在空白处创业的好处:可以迅速做大,成为行业前三名。这就是在空白处创业的难处:说说容易,做做很难。

   什么样的空白,可以来这样创业,减少这样的难度呢?我们可以从《在空白处创业》这本书里,看到关于这方面的答案。

   为了让大家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分享成功,我所在的公司和出版社和其他媒体单位一起举办了一个征文活动:《在空白处创业》。大家可以去以下链接看看:http://www.adfaith.com/pfgg01.asp

   现在,PPG已经获得了两轮风险投资:2006年是TDF和JAFCO第一轮,2007年4月是世界风险投资行业的大腕KPCB投了第二轮,总共融资规模大约5000万美元。

   PPG成功的一个经验是:在空白处创业的一个办法就是“模仿成功模式,在新的行业里复制奇迹”。

   而且,这样的新的行业创新模式,全世界的第一个非常可能是从中国开始。

                                 赵民
                          2007-7-22  10:48AM
                 什么叫“生意”?“生意”就是生出来的新主意!

沙发
发表于 2007-7-23 11:25:12 | 只看该作者

赵总:

    麻烦您查证下PPG公司的背景,以及对他的所谓负面报导,好不?

                                                    

板凳
发表于 2007-7-23 11:29:27 | 只看该作者
YES!PPG的谎言!隐现“欧典”式企业
尽管假洋品牌在现实中遭遇到围追堵截,但在互联网上,“欧典”式骗局却无处不在。而且,他们的成本更低、风险更小,也更容易掩饰。YesPPG的“神奇”故事,也许可以为我们揭开国内电子商务的层层灰幕.北京的黄小姐很惊诧地发现,长期轰炸媒体的“PPG”广告最近变得“谦虚”了。尽管广告密度不减,但去年9月它们所标榜的一些生猛词汇却不见了。

她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些词汇所带给她的震撼:“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闻名全球的PPG代表作”、“秉承美国优良的制衣工艺”、“1973年起畅销全美的经典款式”……那些广告词以及异常精致的图片无不令她相信:这是一家来自美国的男性服装直销企业。

而且,当时PPG官方网站Yesppg.com的文字也同样表示,PPG中国是全球母公司、位于特拉华州的PPG在华投资的全资子公司,运营总部在上海,即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

  这些资料看起来都没有问题。然而,黄小姐随后的购物经历却令她至今后悔不已。

  去年年底,出于对PPG广告的信任,她在PPG网站为丈夫购买了两件免烫衬衫。衣服送上门后,黄小姐发现颜色与广告差别较大,做工粗陋,不由大失所望。更料不到的是,在水洗之后,这两件衬衫还会脱色。

“因为洗过不能退货,所以没有任何办法。”7月初,自认倒霉的黄小姐向《财经时报》诉说了她的委屈。她说,两件PPG衬衫价格超过500元,质量却不如超市里几十元的产品。如此强烈的反差,令她对PPG的国际身份产生了强烈质疑。

“和欧典地板一样,这大概又是一个假洋品牌。否则很难理解广告和产品为什么差别这么大。”黄透露说,“最近网上揭露PPG内幕的文章也很多。PPG广告词调整大概也和这些压力有关。”

实际上,持有黄小姐类似观点的网友不在少数。过去两年,网上指责和怀疑PPG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围绕在PPG头上的光环却越来越亮。PPG到底是家什么样的企业?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PPG为何会引起众怒,为何又受到追捧?《财经时报》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神奇轨迹

  从2005年10月创立至今,PPG从默默无闻一跃而成为电子商务的巨头,这样的神奇故事多少有些令人瞠目结舌。

  一些数据显示,目前PPG拥有员工500人,每天销售的服装数量超过1万件。与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雅戈尔衬衫去年每天1.3万件销量相差无几。更令人称奇的是,PPG没有任何形式的门店、厂房和流水线,只有3个小仓库;而雅戈尔的零售网点超过1500多个。

  这种将产品交给其他工厂OEM、将销售放在互联网和电话的模式,仅依靠轰炸广告和订单管理的商业模式获得了极大成功。最近一段时间,PPG甚至被某些媒体视为“轻公司”的典型代表。

  2006年下半年,风险投资商TDF和JAFCO Asia宣布向PGG联合投资。2007年4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加入第二轮投资。这两轮投资规模接近5000万美元。

  同时,PPG在全国媒体的广告投入也攀至历史新高。据悉,2007年5月份PPG在媒体的广告投放费用接近1000万元,远远高于此前的300万元/月。一时之间,订单蜂拥而至,PPG业绩也达到历史最高点。

  而且,借助持续广告轰炸所产生的宣传效应,以及有效的互联网直销模式,PPG的成长神话还有望继续。PPG高层日前更预测说,2007年PPG全年营业额预计达10亿至15亿元,相对于2006年同期,其营业额增长了50倍。

  PPG的神奇发展轨迹,也让其背上了“将戴尔模式移植服装业”的美誉。一时之间,PPG的呼叫中心、电话订购、零库存、广告轰炸等因素也一一被贴上神圣标签。

“欧典”式宣传

  然而,这些辉煌并不能掩盖PPG一直存在的涉嫌虚假宣传的事实。

  《财经时报》获悉,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仅为50万,法人为李继光,实际控制人则是其子李亮(David Lee)。这是一家上海典型的家族作坊企业,并不存在任何外资背景。2006年,该公司还有因恶意拖欠广告费而被上海某广告公司告上法庭的不良记录。

  此前,更有网友调查发现,PPG网站Yesppg.com以及其姊妹网站PPGcentral.com均存在大量抄袭国际知名服装直销网Gap.com以及其公司网站Gapinc.com的现象。但很快,PPGcentral.com被关闭,Yesppg.com上涉嫌抄袭的所有图片也被一一换下。这一事件加重了网友对PPG真实身份的怀疑。

  2006年下半年,出于抛掉历史包袱的考虑,李亮计划注册了一家新的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此时,风险投资商的介入也为李亮提供了契机。

  “拿到融资后,李亮还在美国注册了一家所谓的母公司,只是比他们宣传的要晚了整整一年。而且,这个母公司也和欧典所谓的德国总部一样,基本是个空壳。”一位熟悉PPG的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说。

  据他介绍,2007年,在资本方的强烈要求下,PPG也在有意淡化其跨国企业的背景,并强调自己是中国本土的男装衬衫直销企业。

  然而,《财经时报》暗访发现,PPG的电话销售依然喜欢将美国独资公司的身份挂在嘴边。7月12日,一位男性销售代表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的PPG来自美国,与生产涂料闻名的美国PPG工业公司同属一个母公司。然而,当记者询问母公司网址时,该销售代表却以“不清楚”为由予以回绝。

《财经时报》随后致电美国PPG工业公司在华投资的PPG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一位女员工向《财经时报》证实,YesPPG与他们并无任何联系。“很多人都打电话问我们,后来我们也咨询过律师,只是涉及不同行业,而且证据不明显,我们很难告他们侵权。”

  这种“傍”洋品牌的模式也令一些知道真相的网友感到愤慨。一位购买过PPG衬衫产品的网友认为,欧典地板当年因为沾上“德国”两字,可以卖2008元/平米的天价,而PPG则通过“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 “1973年起畅销全美的经典款式”等宣传,也把衬衫卖到一个好价钱。这两种方式异曲同工,都是愚弄消费者的行为。


她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些词汇所带给她的震撼:“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闻名全球的PPG代表作”、“秉承美国优良的制衣工艺”、“1973年起畅销全美的经典款式”……那些广告词以及异常精致的图片无不令她相信:这是一家来自美国的男性服装直销企业。

而且,当时PPG官方网站Yesppg.com的文字也同样表示,PPG中国是全球母公司、位于特拉华州的PPG在华投资的全资子公司,运营总部在上海,即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

  这些资料看起来都没有问题。然而,黄小姐随后的购物经历却令她至今后悔不已。

  去年年底,出于对PPG广告的信任,她在PPG网站为丈夫购买了两件免烫衬衫。衣服送上门后,黄小姐发现颜色与广告差别较大,做工粗陋,不由大失所望。更料不到的是,在水洗之后,这两件衬衫还会脱色。

“因为洗过不能退货,所以没有任何办法。”7月初,自认倒霉的黄小姐向《财经时报》诉说了她的委屈。她说,两件PPG衬衫价格超过500元,质量却不如超市里几十元的产品。如此强烈的反差,令她对PPG的国际身份产生了强烈质疑。

“和欧典地板一样,这大概又是一个假洋品牌。否则很难理解广告和产品为什么差别这么大。”黄透露说,“最近网上揭露PPG内幕的文章也很多。PPG广告词调整大概也和这些压力有关。”

实际上,持有黄小姐类似观点的网友不在少数。过去两年,网上指责和怀疑PPG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围绕在PPG头上的光环却越来越亮。PPG到底是家什么样的企业?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PPG为何会引起众怒,为何又受到追捧?《财经时报》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神奇轨迹

  从2005年10月创立至今,PPG从默默无闻一跃而成为电子商务的巨头,这样的神奇故事多少有些令人瞠目结舌。

  一些数据显示,目前PPG拥有员工500人,每天销售的服装数量超过1万件。与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雅戈尔衬衫去年每天1.3万件销量相差无几。更令人称奇的是,PPG没有任何形式的门店、厂房和流水线,只有3个小仓库;而雅戈尔的零售网点超过1500多个。

  这种将产品交给其他工厂OEM、将销售放在互联网和电话的模式,仅依靠轰炸广告和订单管理的商业模式获得了极大成功。最近一段时间,PPG甚至被某些媒体视为“轻公司”的典型代表。

  2006年下半年,风险投资商TDF和JAFCO Asia宣布向PGG联合投资。2007年4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加入第二轮投资。这两轮投资规模接近5000万美元。

  同时,PPG在全国媒体的广告投入也攀至历史新高。据悉,2007年5月份PPG在媒体的广告投放费用接近1000万元,远远高于此前的300万元/月。一时之间,订单蜂拥而至,PPG业绩也达到历史最高点。

  而且,借助持续广告轰炸所产生的宣传效应,以及有效的互联网直销模式,PPG的成长神话还有望继续。PPG高层日前更预测说,2007年PPG全年营业额预计达10亿至15亿元,相对于2006年同期,其营业额增长了50倍。

  PPG的神奇发展轨迹,也让其背上了“将戴尔模式移植服装业”的美誉。一时之间,PPG的呼叫中心、电话订购、零库存、广告轰炸等因素也一一被贴上神圣标签。

“欧典”式宣传

  然而,这些辉煌并不能掩盖PPG一直存在的涉嫌虚假宣传的事实。

  《财经时报》获悉,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仅为50万,法人为李继光,实际控制人则是其子李亮(David Lee)。这是一家上海典型的家族作坊企业,并不存在任何外资背景。2006年,该公司还有因恶意拖欠广告费而被上海某广告公司告上法庭的不良记录。

  此前,更有网友调查发现,PPG网站Yesppg.com以及其姊妹网站PPGcentral.com均存在大量抄袭国际知名服装直销网Gap.com以及其公司网站Gapinc.com的现象。但很快,PPGcentral.com被关闭,Yesppg.com上涉嫌抄袭的所有图片也被一一换下。这一事件加重了网友对PPG真实身份的怀疑。

  2006年下半年,出于抛掉历史包袱的考虑,李亮计划注册了一家新的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此时,风险投资商的介入也为李亮提供了契机。

  “拿到融资后,李亮还在美国注册了一家所谓的母公司,只是比他们宣传的要晚了整整一年。而且,这个母公司也和欧典所谓的德国总部一样,基本是个空壳。”一位熟悉PPG的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说。

  据他介绍,2007年,在资本方的强烈要求下,PPG也在有意淡化其跨国企业的背景,并强调自己是中国本土的男装衬衫直销企业。

  然而,《财经时报》暗访发现,PPG的电话销售依然喜欢将美国独资公司的身份挂在嘴边。7月12日,一位男性销售代表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的PPG来自美国,与生产涂料闻名的美国PPG工业公司同属一个母公司。然而,当记者询问母公司网址时,该销售代表却以“不清楚”为由予以回绝。

《财经时报》随后致电美国PPG工业公司在华投资的PPG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一位女员工向《财经时报》证实,YesPPG与他们并无任何联系。“很多人都打电话问我们,后来我们也咨询过律师,只是涉及不同行业,而且证据不明显,我们很难告他们侵权。”

  这种“傍”洋品牌的模式也令一些知道真相的网友感到愤慨。一位购买过PPG衬衫产品的网友认为,欧典地板当年因为沾上“德国”两字,可以卖2008元/平米的天价,而PPG则通过“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 “1973年起畅销全美的经典款式”等宣传,也把衬衫卖到一个好价钱。这两种方式异曲同工,都是愚弄消费者的行为。


4
发表于 2007-7-23 11:55:29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上又一个美丽故事的破灭。。。

5
发表于 2007-7-23 12:02:0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iniblack在2007-7-23 11:55:29的发言:

互联网上又一个美丽故事的破灭。。。

     如果你买过PPG的东西,对比下他们的照片和宣传......

6
发表于 2007-7-23 12:35:14 | 只看该作者

好象这种现象在不停出现.

媒体并不在意,而推波助澜,帮他们成功.

7
发表于 2007-7-23 12:37:09 | 只看该作者

理性与感性,你选择哪个.

感性让你不停受伤,还没有人或机构帮你解决.

中国人偏感性.你我皆是其中之一.

8
发表于 2007-7-23 12:55:56 | 只看该作者

作的好不如賣得好

現在真的成為廣告時代。

9
发表于 2007-7-23 13:34:39 | 只看该作者
产品不好,而且有类似欧典一样的背景,但是不可否认,其运作模式很好,而且做的很成功,假如关于销售的报道是真的话
10
发表于 2007-7-23 15:45:08 | 只看该作者
LZ:我认为你的观点是很好的,PPG是衬衫界的DELL。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PPG是国内销量第2的男衬衫,不知你的数据如何而来。不信,你自己看看以下文章:

http://www.yznews.com.cn/news/2007-06/20/content_756901.htm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