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样作于那段“没有电脑的十日”,虽然2007年7月1日已经过去了,但现在仍然值得登出来,和朋友们共享。
回顾香港回归以后走过的十年,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这十年有四层历史意义。
第一层历史意义是对香港人民的。
一般香港人对于回归祖国以后香港的前途,虽然总体上有信心,但多少还是有些疑虑的:能不能真的做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香港是不是真的可以有更加美好的前途?香港的经济和港人的生活是不是会更好?这些疑虑,在1997年以前,以各种方式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到处可见。
现在,十年的现实,其疑自解。
应该说,中国政府在诸如“SEPA”、“大陆游客自由行”等政策上的支持,是非常关键和正确的。说到底,还是要大陆自己经济发展好,大陆老百姓有钱了,才有可能到香港去花钱,香港人才会欢迎你。
第二层历史意义是对台湾人民的。
香港回归以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好不好,对台湾人民有着重大的影响。香港欣欣向荣,台湾人民就会心向往之,对台湾回归富有积极意义。反之,当香港经济因为亚洲金融风暴而不景气时,台湾当局就会说这是大陆政府的问题,有些媒体就攻击中国政府管不好香港。这当然对台湾回归是不利的。所以,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香港治理和台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联在一起的。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处理香港事务,不仅要考虑香港老百姓的反应,而且还要考虑对台湾人民的潜在可能的联带影响。这就使我们的很多决策,相对而言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央政府的管理机制,要有更多的协调一致:现在部门设置中,针对这两者的管理部门是不同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管香港的事,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管台湾的事。这样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呢,不同部门分别处理不同工作,就要有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状况的协调机制。
第三层历史意义是对美国政府的。
一般的中国老百姓可能都不知道,美国政府在海外人数最多的领事馆在哪里?是在香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非常有限的弹丸之地,却设立一个规模最大的海外领事馆呢?最笨的人也能想明白这个道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是把香港当作一个战略要地来对待的。其领事馆的重要程度,起码超过了上海、广州、成都等领事馆。
这种关联性,是不由中国政府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美国的政治家主动联系和决定的,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来讲,可以说是“不由自主”。事实上,香港已经成为了美国政府和政治家研究中国未来发展的一扇“窗户”。这个“窗户”里反映出来的情况如何,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政府、美国人民对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政策的信心、对台湾问题的信心和对中国这个国家的信心。这对美国政府判断中国未来几十年里,是美国的“战略敌人”,还是“战略朋友”,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因此,这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香港回归以后的繁荣昌盛,不仅是中国政府对香港人民的一种承诺和责任,同样也是中国政府对全体中国人民美好未来的一种承诺和责任。所以说,香港人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香港人对自己的未来,也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因为香港人民生活幸福的背后,充满着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未来启示。
第四层历史意义是对中国老百姓的。
对“香港自由行”以前从来没有机会去过香港的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香港那是一个“花天酒地”的花花绿绿的世界。所以,很多中国普通老百姓对于现在花几天时间办一个通行证,然后就能够自由自在地到香港去玩的好事,是从来没有想到的,甚至可能也不敢想。而且,现在大陆人到了香港,是非常受欢迎的。这和十多年前相比,真是天大的变化。笔者1996年从深圳去香港的时候,不但要在海关排队等候很长的时间,而且在排队过程中的感受非常不好。这种负面的感受,时至今日还不时涌上心头。所以,今天,当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现在到香港自由行回来之后,看了香港的城市风光,看了香港的商场街道,看了香港老百姓的生活,对比一下自己以前在梦中想象的香港,对比一下自己在大陆生活的幸福程度,对比一下大陆的很多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会有“香港最好,不如自己家好”的感叹。
香港的这四层历史意义,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香港回归以后的发展上,输不起,也不能输。
所以呢,顺便给朋友们一个咨询建议:如果朋友们有机会到香港工作或生活,拿个香港的绿卡或护照之类的,还是可以去的,值得的,也是保险的。
赵民 2007-7-1 10:50AM 作为香港人的优越性,不仅没有结束,现在还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