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上海保险市场出现近年来首次寿险业务退保大幅度增加,各寿险公司退保金支出共计18.2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90.71%。对于寿险退保激增的原因,上海保监局推测可能与股票、基金市场的热潮有关。 基金,真的已经成为能和保险并驾齐驱的理财方式了吗? 日前,数字100公司在100调查网上发布了一项关于居民理财现状的调查,目前回收问卷300余份,主要答卷人都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0-30岁之间青年男性居多。 买基金和买保险的人一样多? 虽然银行储蓄仍然是目前大多数人可靠的理财方式(84%的人选择人民币储蓄作为常用的理财方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成长,其他理财方式也越来越多的为普通民众所知所用:商业保险、股票、基金等各种新鲜或成熟的理财手段都开始走出专业领域,成为普通民众选择的理财方式。 2006年开始,有心的人会发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只万只基金开;仿佛一夜之间,买基金成了潮流。从图1来看,把购买基金作为理财方式的人数比率已经达到23%,直逼购买商业保险和股票的人群。 退掉保险买基金? 所谓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投资,而只能是一项家庭的理财规划,是一种保值储蓄型的简单投资行为。在保险公司的选择上,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中国人售、平安人寿等大型知名保险公司,这些大型或知名保险公司在业内都有一些知名度,凭借多年的努力培养出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普通民众也渐渐认可了把购买商业保险作为一种投资理财方式。 然而,2006年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一路走高和广大民众对基金和股票的持续热情高潮,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在不断冲向新高的基金投资回报率的冲击下,很多人纷纷退股,用原来买商业保险的资金来买基金、炒股票。 2005年,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上海家庭进行金融服务需求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示:32.7%的市民认为应该购商业保险。而到了2007年,同样是在上海,退保率激增,一季度上海各寿险公司退保金支出共计18.2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90.71%,达到了退保同期最高点。同时,伴随着寿险退保大增的是银行保险市场的负增长。一季度,银行保险保费收入27.86亿元,同比减少13.81%. 而同期,购买基金的人数则激增:央行近日公布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居民拥有的最主要的金融资产中,基金占比从去年四季度的10%跃升至16.7%,刷新历史纪录。 基金VS保险 很多人都认为买保险回报低,不如炒股票、买基金。但是,任何一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从理财的角度来看,基金和保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财方式。一般的保险都具有储蓄性,对于普通居民家庭更像是一个专款专用资金的积累。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有推出的万能险业务,具有理财与保障的双重功能,提供给客户的利率一般为浮动利率,但下有保底,目前皆在3.2%以上,高于银行定期存款。这是普通家庭选择保险作为一种保值型理财方式的原因。 但是伴随着股市持续上涨,基金热销,储蓄替代类银行保险丧失了收益优势,导致居民购买欲望大幅度下降,基金取代保险成为银行渠道最主要的代销产品,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退保潮。相关人士在谈到退保增长的问题时表示,考虑到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加上股市、基金的热潮可能会再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估计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退保仍有可能继续,银行保险仍有可能负增长。 目前的基金市场刚刚起步,远远达不到成熟和管理合理的程度,虽然投资回报率很高,但是任何投资一定都有相对应的风险,而且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金融市场整体环境的问题都是会造成基金投资的巨大风险。因此,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合理配置自己的资金投放比例,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总体来说,保险好比家庭财务的守门员,避免家庭财务由于风险陷入危机,属于避害型产品,而基金好比家庭财务的前锋,带来的是预期可能的增值,属于趋利型产品。一个家庭的理财投资组合里,应该同时具有保值避害和盈利增值型投资,因此,把购买保险的资金抽出来拿去买基金,如同用养老金买股票,都是缺乏理智的投资行为,应该为广大投资人所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