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技术研发战略主要包括:①通过“产业内分工体系”战略实现核心技术的垄断和控制,一些 跨国公司不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甚至不开展技术研发活动;②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通过独资化和控股化,封堵在华技术扩散,减少先进技术的溢出;③实施“技术研发分工”战略,将基础性研究和技术开发放在 跨国公司的母国进行,确保它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的研发中心绝大多数都定位于产品的中国化,从事适应型、专用技术型和实验型产品的研发;④通过技术 专利、技术标准以及技术的逆向扩散,实现核心技术的控制。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技术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 跨国公司的示范企业和国内企业的直接模仿;二是通过与 跨国公司建立的合资、合作研发关系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间接传播。随着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研发机构运作形式的独资化和控股化,这些技术扩散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被封堵,减少了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限制了国内企业对先进技术的获得,这成为 跨国公司在华实施技术控制的重要手段,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后,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成为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方向,1997年以后,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规模扩大,人力资源逐步实现本土化,目前,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本土化的研发人员已达95.1%。 美国 微软公司1995年在华建立中国研究院,是中国最大的外商软件产品技术研发机构。 美国 IBM公司1995年在华建立中国研究中心,是其全球八大研发中心(美国华生研究中心、美国奥斯丁研究中心、美国阿莫顿研究中心、瑞士苏黎世研究中心、以色列海法研究中心、日本东京研究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之一。 美国GE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于2003年在上海成立,这是继纽约、印度班加罗尔研发中心之外的第三个全球研发中心,其技术和产品支持GE公司的全球业务,2005年,该中心有1200名员工。 芬兰 诺基亚公司在中国有5个研发中心,还投资100多亿 人民币,在北京发起兴建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星网(国际)工业园,从事移动通信及其零部件的技术研发、销售和服务等业务。2005年,在北京启动星网(国际)工业园二期;在杭州建立移动多媒体应用创新中心;在成都3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中心,使中国在 诺基亚全球技术研发战略中的地位愈加凸显。 2005年4月,在法国前总理访华期间,欧洲 空中客车公司与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于21日在北京签署协议,合资成立 空中客车公司中国研发中心,进行民用客机的技术开发,承担A350部分大型部件的研发,并在中国生产。到2008年,研究人员要达到200名。 2005年6月15日,欧洲 空中客车公司和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巴黎航展上签署协议,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为 空中客车公司中国研发中心新的合作伙伴,意味着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将全面参与空客飞机的设计、制造、投资和 利润分配。 2005年7月20日,美国因特网引擎 Google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建立一个研究中心,增强与中国计算机 用户的联系,为全球 用户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的初期,主要针对中国市场的标准、规范,汉字语言要求开发相应产品,在华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例如,计算机、通信、电子、化工、汽车、医药等行业。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主要集中在科研资源和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城市,并且多靠近大学和研究机构集中的地区,或集中在开发区,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最多的城市和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天津。 跨国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建立的研发中心,已占在华研发中心总数的85%。截止2004年底,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的研发中心,北京185家、上海140家、广东100家,其中深圳有26家,江苏有70多家、天津有50多家。 近5年来,越来越多的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从主要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开发,逐步变成面向全球的技术研发机构,以提升技术研发机构在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GE公司的核磁共振等先进技术不仅支持GE公司的中国产品,而且支持GE公司的全球产品。 微软、 诺基亚、 索尼爱立信、 松下等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都是其 跨国公司的全球技术研发机构。 跨国公司技术研发机构的对华转移,通常选择在研究与开发能力和科技资源较强的地区,它的人才集聚作用,一方面为中国专业技术人员带来高价值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对国内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带来冲击和挑战,导致一些单位人才流失和科技人员结构失衡。目前,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有着豪华的技术研发团队。 微软公司中国研究院的60多名研究人员中,20人有国外留学背景,40人是中国著名学府的博士。 IBM公司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全部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广泛延揽技术人才,为其未来技术创新进行人才储备,是 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研发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如果不解决好产权、股权、分配、经营等机制问题,这种逆向的技术扩散还会愈演愈烈。 结语 鼓励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能提高我国吸收外资的质量;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进一步促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我国自己的 跨国公司。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的经验,积极参与高新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缩短企业与 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方面的差距。我们要抓住 跨国公司技术研发全球化的机遇,优化发展环境,增强 核心竞争力,尽快建立以大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正如 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一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成为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方向,进入21世纪以后, 跨国公司技术研发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规模扩大,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我们的应对策略应该是承认现实,妥善应对,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