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金融手段难解投机狂躁 马: 即使这不能完全奏效,但他们还是可以这么做。我认为他们说出来是对的。现实是,当人们阅读报纸,得知其他中国人是如何变得富有的时候,要阻止人们涌入股市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应该采取政策行动。是否应该收紧货币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期,这在西方引起一场大讨论。这对中国是个艰难的抉择,不过我认为,出于一定程度上与汇率相关的多种原因,中国有理由运用利率工具实行更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的一个问题是,相对于回报以及良好的经济状况,中国的利率水平太低。当然,难点在于目前的外汇储备积累过于庞大,令加息变得几乎不可能。因为这有可能吸引来更多的外汇。 因此,只要他们维持现行的汇率政策,他们就不能轻易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我认为采取政策行动,比只说不做要好。但是实际上,即便中国调高一点利率,如果人们预计股价一两天就会上涨10%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常规政策手段可以阻止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这种股市狂热。 张:目前有泡沫,而且人人都相信这是泡沫。如果中国股市崩盘,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什么?能设想一下可能的情形吗?对中国经济基本面与信心有何影响?许多金融专家认为,全球股市对中国股市可能的影响,不再有以前的那种免疫力? 如崩盘,对经济基本面影响不大 马:我倾向于认为,这方面的影响会相当小。来自中国的统计数据不容易读懂,当然它们也不是最新数据。但我没看到任何迹象表明,繁荣的消费是受到股市财富增加的推动。事实上,对中国而言,令人震惊的是消费何等疲弱,而不是何等强劲。 我猜想,迄今为止,利用这种泡沫到外面大量购买昂贵东西的人仍然很少。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即使泡沫破裂,对消费产生的影响也不会有多大。如果泡沫会对投资中国的计划产生重大影响,我也会非常吃惊;如果对投资计划中的目标公司产生什么影响,我也会感到吃惊。因此,理智地看,这一切似乎表明,泡沫和股市是个很独立的现象。 必须记住的一点是,在中国,股市在很大程度上毕竟是个赌场,而且股价对公司管理层的影响也比较有限,并购交易实际上并不存在。中国经济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股市不是由市场控制,实际上它也不是每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关于中国股市的真正问题之一,就是它们象征着什么?它与西方的股市很不相同。我预计,股市崩盘对中国人的主要影响就是会让他们远离股票。在一段时间之内,要想说服他们购买股票很困难。当这种事情发生时,对现有公司进一步实现大规模私有化,就会变得更为困难。 我认为,就长期而言,这是件好事。如果你假设中国当局的最终目标是将公司的所有权分散得更广的话,那么,股市崩盘可能就是一个不幸的副产品。 从国际角度讲,受传染的范围会很小,因为人人都能看到事情的进展。中国的影响力很大,但却不应有任何直接的“传染”。外国人并没有深度参与中国股市。同时,中国人实际上只拥有很少量的外国股票。我预计,假若中国股市崩盘,一天或一周后,这个地区或许还有点乱,世界上的其它地区,则一切照常运行。假若中国股市崩盘,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人们会说,好吧,让我们看看其它估值较高的市场吧,看看对它们的投资是否看上去更合理?然后他们会开始以同样的理由考虑众多其它市场。实际上,我认为,股市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相当有限的少数领域之一。因此,股市泡沫的破裂,将不会对中国或全球造成巨大影响。 张:假定中国股市冲击的主要是国内。你知道,目前中国的股票交易帐户数量接近1亿,这意味着许多低收入人群将直接受到严重影响。不少人担心,如果股市泡沫破裂,势必导致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对中国领导人来说,社会稳定毕竟还是头等要务。 马:作为局外人,我很难评判此事。曾经有很多事情让我认为可能在中国引发紧张。中国可能能导致社会不稳和群众抗议的事情有很多:如官员腐败、政府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为开发强占土地、社会不平等加深、公共服务的腐败(尤其是农村地区)等等。然而,中国仍然保持着稳定。 如果股市泡沫破裂(我认为将会如此),许多人将一贫如洗,他们会失去所有的财富,不仅包括他们赚得的财富,还包括他们投入的资金。这些人会是谁?他们将会在多大程度上批评政府?在政治上会做出何种举措?我不清楚。 张:不过,中国股市的问题是:很多股市的投机者不是常规的玩家或赌徒。常规的赌徒,能够接受股市的游戏规则,那就是,股市中有输有赢。而这些投机者只接受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们最终只能是赢家。 马:这非常类似于1999年所谓的“格林斯潘对策”(Greenspan Put)。这种看法认为,格林斯潘一定会拯救美国股市。但最终他没有这样做。当然,中国政府不会拯救股市。失望的人群会大量出现。他们最终会吞下苦果,重新回去工作。继续生活,将失败归因于经验。有些人会非常伤心,有些人可能会自杀。这些事情总会发生。 在中国的股民中,相当大部分还是生活体面的中产阶级,勤劳工作的那种人。至少在其他国家,他们不是那种动不动就上街抗议的那个群体。所以,我的猜测是,只要在总体上经济继续运营良好, 增长持续,能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抗议声会渐渐消失,生活如常进行。 金融机制过于薄弱,是更大政治威胁 我的理解是,中国政府基本上是在通过股市向人民承诺繁荣。如果股市崩盘,人们会认为是政府骗了他们,可能会出现那种后果。但也可能出现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政府会走向一个更加反市场的方向。这可能应证了中国政府和党内一些人的看法,也就是他们认为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速度太快了。对这种观点,我还是有些认同的。 很可能会引发一些针对市场的抗议,尤其是金融市场,就像上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崩盘后所发生的情形。这是非常不幸的。因为我认为,在前途无量的中国,存在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金融市场过于薄弱,相对于针对政府的抗议而言,这个问题可能是更大、更直接的政治威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