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案例 再定位,王老吉飙红市场 王老吉来自香港,它来到大陆归功于广东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加多宝公司取得香港"王老吉凉茶”的品牌经营权之后,开始生产红色罐装的王老吉饮料。因为两广地区对于王老吉的凉茶概念和品牌认知都比较充分,所以王老吉在两广区域范围内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连续几年销售额稳中有增,盈利状况良好。王老吉凉茶的头7年,虽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默默无闻地固守着一方区域市场,但加多宝公司仍然所获颇丰。 可是,企业总是有做大的愿望,而且王老吉凉茶20年的品牌租赁期转眼间已经过去了7年。加多宝开始谋划更大的市场,力求最大限度地把王老吉凉茶的产品和品牌做好做大。 于是他们找到了成美(广州)行销广告公司(以下简称成美)。 “最开始的初衷,只是要成美以‘体育和健康’为主题,给红色王老吉拍摄一条有关赞助奥运会的广告片,解决产品的广告宣传问题”,成美总经理耿一诚说,“当时接到这个提案的时候,我们发现王老吉的核心问题不是通过简单地拍广告片就可以解决的,关键是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品牌定位。红色王老吉销售了7年,可是企业无法回答红色王老吉是什么,消费者也无法回答。但是一年一个多亿的销售额,就说明了市场是存在的,它一定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而这种需要并没有明确地凸显出来。” 经过深入沟通,加多宝公司接受了成美的建议,决定暂停广告片的拍摄,委托成美先对红色王老吉进行品牌定位。经过两个月的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成美发现三个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短板”,它们不但阻碍了红色王老吉开拓新市场,甚至威胁到已有的市场份额。 第一,消费者的认知混乱。在广东,“王老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在消费者观念中,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是一种有药效的饮用品。由于凉茶下火功效显著,药性太凉,不宜经常饮用。这种“药”的观念直接决定了红色王老吉在广东虽有固定的消费量,却限制了它的增长。 此外,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红色王老吉的认知也大相径庭。加多宝另一个主要销售区域是在浙南的温州、台州和丽水三地,当地消费者把"红色王老吉”和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且没有不适合长期饮用的禁忌。在这一销售区域,红色王老吉上市后很快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是饮料还是药?面对消费者混乱的认知,企业并没有通过宣传(广告公关等)手段进行强势引导、统一消费者的认知,而这也是源于红色王老吉自身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第二,企业宣传的概念模糊。加多宝不愿把王老吉以“凉茶”的概念来推广,限制其销量,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品牌区隔,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也就没有鲜明的主张来打动消费者。王老吉曾经有这样一条广告: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为了打开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断地蹭冰箱门.这条广告的广告语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而这样打亲情牌的广告并不能够体现红色王老吉的独特价值。 如果把王老吉置身于饮料市场,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以及众多的果汁饮料和功能饮料都处在难以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而红色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夏枯草”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药味,对于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少障碍。加上每罐3.5元人民币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的 宣传不能使红色王老吉跟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红色王老吉进军全国市场将难成气候。 第三,产品概念的地域局限。一方面,凉茶概念最深入人心的是两广地区。广东消费者对王老吉凉茶概念的认知是很准确的,但广东人喝凉茶一般都会到凉茶铺,或者在自家煎煮。而且在广东人的传统观念中,王老吉药业(原羊城药业)生产的药准字号产品(如王老吉颗粒和冲剂)才被认为是王老吉的正宗。 另一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色王老吉配方源自中国香港王氏后人,是国家批准的食健字号产品,它的口感偏甜,按照中国“良药苦口”的中医观念,广东消费者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且人们也无法接受它饮料的 形象。而且黄振龙等凉茶铺在广东遍地开花,占据了比较稳定的市场份 额。所以红色王老吉虽是百年品牌,却受凉茶概念之累,在广东地区反而销量不振。 而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在市场调查中,北方消费者甚至说:“凉茶就是凉白开吧”、“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如此看来凉茶概念不是最优选择而且内地消费者的"降火”需求已经被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填补,市场进入的难度很大。 针对王老吉当红未红的三大软肋,2003年春节后,成美给红色王老吉作了重新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这一定位立足于全国市场,对红色王老吉的品牌作出全面的调整,并把品牌定位用消费者容易理解和容易记住的一句广告词来表达——"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简洁明了的定位,既彰显了红色王老吉的产品特性,又有效地解决了王老吉原有的品牌错 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