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楼主的内容,应该是少年有成,英气奋发才对啊,怎有这么多痛苦呢?不必说什么天降大任。。。。。。之类的话, 我看楼主是在内心里有个解不开的结。 我先问楼主:目标100亿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到100亿? 请参看以下内容:: “原来宗教拯救烦恼的人,给他安心,是为人生带来幸福的神圣事业。难道经营实业就不是为人类生活生产必要的物质的神圣事业吗?” 先来看看一个影响经营大师松下幸之助一生的故事。1932年3月,松下幸之助先生参观了奈良的天理教本部,在归途的火车上,他在思考当天的盛况:信徒捐献的木材堆积如山;参加建设“教祖殿”的信徒充满喜悦地进行着义务劳动;“正殿”打扫得干干净净,所遇到的善男信女态度都是那么虔诚。沉思到深夜,松下幸之助得出一个结论:“原来宗教拯救烦恼的人,给他安心,是为人生带来幸福的神圣事业。难道经营实业就不是为人类生活生产必要的物质的神圣事业吗?”正是领悟到这样一个使命,松下幸之助先生把那一年称为“知命元年”。 这段经历使松下幸之助在经营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彻底认识到,真正激励人们百分百投入的动力不是金钱等组织提供的外部条件,而使人们忘记痛苦不断前行的正是人们内在的信仰。 那么信仰留人为什么被忽视了?一个惯常的解释是:生活在物质社会中的人们已经没有信仰,人们更加看重个人的利益,而不会重视社会价值;人们更加看重短期的利益,而不重视组织提供的远期利益;人们更加看重所谓实际的利益,而对那些曾经的说教有着习惯性的抵触。 所幸的是,以上的判断都属于假设,而这些假设显然不能全面地描述实际情况。在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也在日益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人们也谋求与组织的共同成长,人们有时也会表现出理想的一面。所以,越来越物质的社会中一定存在着越来越强烈的对于精神的渴望,尽管这些精神渴望经常会被物质干扰或淹没。现在的问题是,组织如何去引导人们表现出的这些渴望,并把它进行方向性强化,从而使人们在一个小范围里产生强烈的信仰。 组织是否有明确的文化系统?约翰·科特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说明,一个有了近十年历史的组织已经开始形成特有的文化,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问题是,这个已经存在的文化是否被描述出来,以及是否被准确地描述出来。 有些企业只是闷头发展,忽略了组织已经形成的文化,这实际上是在阻碍着组织对新员工的吸引以及对他们的激励,而新员工融入组织的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另外一种情况则更为严重,有些企业意识到文化的作用,开始准备整理组织的文化。由于自己不是非常了解文化的构成以及如何进行文化的梳理,于是就聘请外部的咨询公司进行文化的建设工作,但这是存在风险的。因为外部咨询公司对组织的不了解或是缺乏丰富的文化咨询经验,很可能形成不准确的文化描述,如果是这样的话,它的危害是很大的。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借助外部咨询公司提供的工具。。。。。。。。。 摘自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111350,0,0,0,59026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