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6-12-28 11:04:24

[转帖]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圣诞?

           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圣诞?<br/><br/>               2005/12/11 <br/><br/>&nbsp; <br/><br/>  平安夜的情形只是“洋节日”在中国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众多的“洋节日”在中国都市都是大行其道。有人担心,这些节日的原有意义早已被中国的年轻人模糊,并无一例外地变成了“疯狂聚会、开心狂欢的盛宴”;有人深感忧虑地说“这是值得警惕的文化侵略”;甚至有人感叹: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圣诞???<br/><br/>  近十年来,每逢年底,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圣诞,这个中国人曾经陌生的只在电影中看到的节日,成了中国人重视程度很高的一个。某种程度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对鞭炮的限制,以及休假旅游的增多,圣诞几乎跟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平起平坐了。<br/><br/>  说起圣诞,眼下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平安夜、圣诞夜、狂欢夜,知道圣诞纪念的是耶稣的诞辰,知道有圣诞老人,知道应该弄棵树,挂上漂亮的彩灯、礼品包,知道那只袜子。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星期,许多的年轻人三五成群结伴到酒店、酒吧甚至教堂参加圣诞庆祝活动,甚至不少年轻的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也参与其间,体验异域文化带来的不同概念的享乐。<br/><br/>  最早在中国有圣诞这个概念,缘于十九世纪,传教士把基督教引入中国。而在此后的百余年,由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广泛,使得圣诞的庆祝也没有在中国形成气候。近十几年来,先是在中国工作的外国基督教徒增多,为了让他们有机会的场地度过这个节日,才促使圣诞节活动逐渐增多,随后,更多的中国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也加入进来。<br/><br/>  对于商家来说,假日经济是近年来最大的黄金增长点,无论五一、十一还是春节,都成为商家以及服务行业攫取利润的重点。而当这些传统节日的蛋糕被分割完毕,商家就瞄准了类似于圣诞这种新兴的、未被彻底瓜分的利益增长点。于是,圣诞概念成为一种新的炒作对象。<br/><br/>  拿圣诞的主要参与人群来说,这些青少年也许对基督教有点兴趣,也许就是跟着掺和,他们未必知道耶稣是哪国人,他爹娘又是何许人,他究竟是不是12月25日出生。他们对这个没兴趣,感兴趣的只是能够掺和掺和,乐和了和。说白了,圣诞不过是以商家盈利为目的,以无良媒介炒作为手段,以懵懂青少年为主体,以起哄凑热闹的心情参与的一个闹剧。<br/><br/>  深层次的研究一下,圣诞火爆的缘由还有这么几点:一、中国人严重缺乏信仰。伊斯兰教徒就绝无可能庆贺圣诞,佛教徒也不会参与,只有没有信仰的人,才会去庆祝无关教派的节日。二、贪大崇洋的心理在中国作祟。圣诞几乎遍布世界,此谓大;圣诞是欧美流行的,此谓洋。第三、中国人背离传统的现象严重。春节逐渐被淡化,而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更不值一提。<br/><br/>  可见,有各种各样的前因促成圣诞在中国大行其道。但实际上,还是基督徒的节日,跟大多数中国人无关。有种说法,圣诞已经不是宗教节日,而是不分民族不分国家的全世界的节日。这种说法,恐怕也只有基督徒和受基督教影响较深的人才会认同,穆斯林就坚决反对并驳斥了这种论调。在中国,即便是热衷于圣诞游乐的人群,也未必认为圣诞不是宗教性节日。<br/><br/>  且不论圣经是否伪造,也不论耶稣这个私生子的来历,单从试图把一个人的生日作为全世界的节日来说,已经足够荒诞。而作为那些一不读圣经,二不做礼拜的中国人,去庆贺这样一个自己不崇拜的人的诞辰,难道不是更荒唐吗?<br/><br/>  单从消费和娱乐的角度,多一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好事。既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又能够让百姓感受异域文化,多一种娱乐消遣方式。但是,从信仰和传统的角度,圣诞,对于中国人来说,又算是什么节日呢?中国人,除了基督教徒,别的人又何必对圣诞津津乐道呢?<br/><br/>  那么,不是基督徒的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圣诞?<br/>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6-12-28 11:10:29

<p>转飞猫与网友的回复:</p><p>网友说:</p><p>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充斥着大量的西方文明,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及其软件,我们的现代科学,我们的工业文明,等等,不然我们难道还穿旗装,用算盘?把西方好的东西容合到中华文明中来,过去几千年都是如此,中华文化本来就是个不断进化的文化,东亚国家也过中国的农历节日,文化容合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还是那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p><p><br/>飞猫说:</p><p><br/>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清朝鸦片战争失败後,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反击外来侵略,这句话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 问题是:清朝何时何地真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人们听到的只是漂亮之言,看到的却是清王朝衰亡之事。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用市场换管理、换技术、换资金,究竟换到了多少?用学到东东可曾制夷过?我想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人都可以回答您。</p><p>  中华文化延续了五千年,证明了它的生命力,被别的文化容合是不可能的,大可不必忧心忡忡。</p><p>  飞猫不认同您的这种观点。这是一种墨守陈规、抱残守旧的思想价值观。前人的思想、方法,后人就只是依葫芦画瓢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吗?</p><p>  中国经历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格局里重新走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使中国人重新站起来,挺直了腰脊,这与党的英明领导,党的功劳是分不开的,人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br/>  中国自经历了改革开放发展至今,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道德风气日益低下的情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日趋艰难,很辛苦,很危险。对于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恶化的问题,西方一些国家如芬兰、新西兰、新加坡、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就做得非常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没有较大的贫富差距问题。</p><p>  在运用国家权力杠杆调节贫富差距方面,有“杀富济贫”的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个人遗产税等,有社会福利救助政策,有义务制教育,有免费医疗等等,而中国目前的税收方面,还处于“杀贫济国”的阶断,工薪阶层占纳税总额比例的第一位,政府税收征管体系的漏洞、不合理之处尚存在不少。教育、医疗、房产、国营企业改革……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p><p>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十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中国国民人均收入已突破1000美元,2004年GDP增长9.5%。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标准,经济纠纷、民事纠纷增加,群众上访事件日益增多。<br/>  <strong>世界经济发展,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这个国家就进入了社会转型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经济容易失控,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犯罪容易高发,伦理需要重建”的“矛盾凸显期”。这两种矛盾对立的社会现象是“同时并存”的,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黄金发展期”意味着社会的“盛世”,对社会起着巩固、加强和发展作用;而“矛盾凸显期”意味着社会问题的叠加,对社会发展起着削弱、腐蚀甚至“颠覆”的作用。</strong></p><p>  在这个阶段,如果各种矛盾处理得好,平安渡过,一个国家就可能比较顺利地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轨道。如果处理得不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酿成严重危机,将使社会陷入停滞,徘徊,甚至倒退,多少年缓不过劲来。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东亚一些国家,如今人均GDP达到了1万到2万美元;而一些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4000美元左右的水平,并且社会矛盾非常突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经济学界常说的“拉美陷阱”,“拉美病”和“拉美化”,指的是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严重失控现象。</p><p><br/>  …………<br/>&nbsp;</p><p><br/>  纵观历史,每一次大的政治经济变革都伴随着一场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常常是是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先于政治经济变革实践而形成,思想文化的大辩论、大鸣放、大字报,常常是国家政治经济急剧变革的先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迷茫、困惑,一种求是、求志同道合者、求解决之道……外显的强烈需求和表现。</p><p>  例如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近代的“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那些率先感受到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并逐渐渗入到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当中,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从而成为推动改革社会的巨大力量。在西方,反映早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规律内在要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和理论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经过长期的历史的积淀内化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到后来,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大众心理基础。</p><p>  先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果不坚持以本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它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也坚持不住。例如前苏联在思想理论文化建设方面差,形成了西方国家一枪不放就瓦解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因之一。</p><p>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不仅在很短的时间里引进了几乎所有的西方社会科学学科,而且史无前例地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专业研究队伍。今天,在各个领域社会改革飞速进行、各种社会问题纷涌而至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中国社会科学的期望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特别是,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文化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洗礼,中国人今天似乎更加意识到制度变革的重要性。比起当初的“维新”、“共和”来,只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变革才真正显示出其巨大的建设性力量,只有“改革开放”才开始把中国近代以来千呼万唤的制度变革落到实处。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中国社会今天所经历的巨大变革绝不是某种出色的理论的产物,而是出于多年政治动荡的惨痛教训;在改革从“一波三折”到平稳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似乎也没有提出太多的理论资源来指导它,更加行之有效的原则却是“摸着石子过河”;最有趣的是,在改革带来了一系列思想、道德及制度的问题之后,似乎没有一个社会科学学说能对之作出真正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或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p><p><strong>  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明原有的巨大影响力正在日益失落中,西方文化正在日益侵蚀、影响中国人的大脑、思想阵地和行为生活(例如圣诞节、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迪斯尼、好莱坞大片等)。中华文明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昨日之黄花,实值得大多数国人深思与警惕。</strong></p><p></p><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8 12:10:29编辑过]

brainman 发表于 2006-12-28 11:20:53

不管黑猫白猫,会飞的才是好猫!支持飞猫!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6-12-28 11:32:08

<p>多谢楼上仁兄的支持与鼓励!</p><p>随坛就论,随坛结谊。共同交流,共同进步。</p>

zyh52168 发表于 2006-12-28 13:37:46

<p><font size="1">虽然我不喜欢过西方的节日。</font></p><p><font size="1">但我认为管他“中节”、“洋节”</font></p><p><font size="1">人们无非就是找个可以快乐的日子,活跃一下。</font></p><p><font size="1">消费者玩得高兴、商家赚得开心。如此而已!</font></p>

雯情脉脉 发表于 2006-12-28 17:24:30

<p>开心就好</p><p>何必去计较什么太多呢</p><p>我觉得虽然是洋节,虽然是基督的生日</p><p>但是我们依然能在这本不该属于我们的节日里面获得一种快乐</p><p>不也是一种收获??</p><p>现在有的外国人也过起了春节了。。~~~</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6-12-28 18:08:05

<p>重要的不是过什么节,而是: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明原有的巨大影响力正在日益失落中,西方文化正在日益侵蚀、影响中国人的大脑、思想阵地和行为生活(例如圣诞节、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迪斯尼、好莱坞大片等)。中华文明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昨日之黄花,实值得大多数国人深思与警惕。</p><p>难道中华文明已远逝,像苏联一样被西化?</p>

Xonzape 发表于 2006-12-28 19:52:19

<p>我是穿着西装的中国人.</p><p>中华文明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昨日之黄花?</p><p></p>

ocq1208 发表于 2006-12-28 20:03:37

<p>是啊!有些中华民族的传统做为中国人一定是要坚持的!不禁想起即将到来的春节,为什么在一些年轻人心中春节甚至不如圣诞节呢?有时候我们在吸收西方东西的时候要深思啊!</p>

于加朋 发表于 2006-12-28 20:22:00

<p>质疑过圣诞节的同时,也要检讨一下我们的春节,我们春节中的有些元素值得反思:比如,燃放烟花鞭炮,这个习惯就与文明的现代城市生活不协调,容易伤人,容易引起火灾,污染空气,等等。韩国也过春节,好像他们就不放烟花鞭炮,日本人根本就不过春节,更不搞这个玩意儿。</p><p>所以,我们春节中的元素要进行创新,使之更文明、更人性、更安全,更能适合现代人的胃口,尤其是年轻人、儿童的胃口,这样才能与所谓圣诞节“抗衡”啊!</p><p>春节的具体日期历史上也变过几次,如今的春节日期也是上世纪民国政府最终确定下来的。</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