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谁在逆管理潮流而动 - 也谈80后
<p align="center">王永为</p><p>谁是弱势群体? 这个问题不论在解决社会还是组织矛盾时,都是应当首先问到的关键问题。 当一个社会或者组织中,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有人站出来,为了这个群体的正当利益而斗争。 这时候,立场是关键,决定是否是在做对的事,能力是从属,决定能否把事情做对。 </p><p><br/>站在错误立场,却貌似公正的人是如何忽悠的。 以中国的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为例,当他们为强势利益集团掠夺弱势群体找各种借口时,他们不会用西方的经济、管理等逻辑体系进行分析的,因为这等于“自扇耳光”。 他们主要采用“断章取义”法,片面借鉴外国经验、以及片面强调中国国情。 更具体点说,就是强调弱势群体的义务和付出时,要片面借鉴外国经验,强调与国际接轨; 而谈到强势群体的义务、如何约束强势群体时,就强调中国国情,不能像西方那样搞。 </p><p><br/>中国的管理界也存在同样问题。 当谈到对员工的要求时,强调外国经验、天花乱坠的题材就来了。 《加西亚》、《执行》、《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等等,都是用外国说事,强调一下外国员工如何“有困难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内容。 这阵 “管理狂风”很容易给人们错觉,似乎中国企业管理要虚心学习国外公司了。 但实际并不是那么回事,这些企业老板大量买给员工、并且要求员工写读后感的书,只不过是“思想教育”的新形式,用“外国瓶装中国酒”。 </p><p><br/>80后的大学生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管理的双重弱势群体、正当权益被损害的“重灾区”。 “把二老逼疯”的“教改”表面上是父母的负担,但实际上这些负担最终都要转移到这些大学生身上。 同时,国家通过大学扩招等手段,将社会就业压力向后推了五到七年(高中+大专或本科),这也同时意味着大量大学及大专生正在成为社会就业压力时间转移的牺牲品。 而目前的就业形势,又给了雇主充分的讨价还价优势。 精明的中国雇主决不会放过这个“占便宜”的机会的,所以“零工资就业”的招都被想了出来。 这样,政府、大学与企业在事实上形成“流程性合谋”,国家推卸了责任,大学赚了学费与生活费,企业得到了廉价大学生,而压榨的是80后大学生的血汗与未来的发展潜力。 </p><p><br/>80后大学生与压榨型雇主的关系是敌人多于伙伴,因此“敬业”或者“职业”也就无从谈起。 马克思主义阐述的,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很符合现在80后大学生与压榨型雇主的关系。 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组成的工会进行罢工,并封锁工厂,也是应对压榨型雇主所采取的行动。 而中国没有罢工,而且80后大学生也缺乏综合资源与能力对抗压榨型雇主,因此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选择跳槽离开是对自己、对社会最文明,最值得推荐的一种对策。 还有就是采取消极怠工、甚至暗中破坏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都采取过的方法,但是由于对人对己都不利,所以不值得提倡。 <br/>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说服压榨型雇主改变观念。 现在很难判断一些中国老板是聪明,还是愚蠢。 不聪明在中国不可能做老板,而且能够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老板都是相当聪明的。 但是,这些聪明人为什么“为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宝洁在120年前,福特在近100年前,直到现在的各个优秀企业都一再证明,给员工高福利待遇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加显著的效益。 但是这些老板为什么犯低级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克扣员工,然后给自己带来更大损失? 难道是性格缺陷使然? </p><p><br/>普遍来说,80后大学生比过去的大学生都强。 现在批判80后大学生的人应当仔细思考一下自己当年上大学的情境。 说80后大学生不务正业,以前的大学生有多少知道正业是什么? 学的知识中,有多少不是垃圾? 而且,在沉重的经济负担下、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中,大量应届大学生仍在积极努力地找工作,随时学习、随时充电。 设身处地想一下,过去的大学生有多少能够做到这样。 所以,我建议批判80后大学生的人,不要因为自己相对幸运,就觉得自己有资格对80后大学生评头论足,如果放到自己身上,可能早就崩溃了。 </p><p><br/>80后大学生是未来的希望。 这个世界是动态的,虽然现在仍然稚嫩的80后面临重重困难,但是未来属于80后。 永为相信,不出10年,80后的大学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 在以人才为核心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谁拥有80后的支持,谁将获得最显著的竞争优势。 而那些现在压榨、压制80后大学生的企业,相信很快将被时代所抛弃。 </p><p><br/>多点鼓励,少点“雪上加霜”。 80后大学生现在还像“小树”,刚刚成材,但是整个社会似乎要把所有不属于他们的负担加给他们。 在他们显然承担不了这些应当是别人承担的负担时,毫无话语权的他们被迫默默地承受不应当属于他们的责备。 They don’t deserve it. 永为敬请那些苛责80后的人们想想,是不是正在把属于自己的责任也要强加给他们。 而觉得自己有能力、且对社会有责任的知识分子,应当考虑如何帮助这个弱势群体,而不是站错立场,责备这个弱势群体。 </p><p><br/>引用王骥先生的话,“没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根本不可能树立职业精神。建议某某先生,将你的枪口转向企业的老板和社会,用你的笔和经验、知识免费给80后一些有意义的专业辅导。”</p><br/> <p>楼主这篇文章很是中肯,毫不偏激。</p> 说得很中肯啊!不过有多少强势者会改变他们的做法就不知道了,心里还是沉沉的 <p>记得偶读书那会,也有不少批评70一代的说法,现如今,许多70一代正是风华正茂时!历史的责任,注定会继续的落在8090一代的身上,没有任何可以替代.向前看,他们终将是这个世界的主角!</p> <p>到底是谁在主导舆论?恐怕还是那些利益集团吧!这或许是中国在资本扩张路程上必然而又无奈的一段路程,资本按照其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获得充分的发言权,而知识资本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投票权?</p><p>企业在收拢社会财富,不择手段,圈地运动与羊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利益在起了作用,而并不是耕地占用了工厂用地而已。等到资本重组和整合完毕以后,这种情况不会有现在这么激烈,也希望如此。</p>一个选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作用结果
<p>选择跳槽离开是对自己、对社会最文明,最值得推荐的一种对策.......................................................................................</p><p>一个选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作用结果。。。。。。。。。。。</p> <p>呵呵,真替俺们80后高兴啊,有这么一批心胸开阔,视野开放的前辈引导我们,为我们树立正确的榜样,70引导培养80,80引导培养90,如此良性循环,确实是后代之福.</p><p>但从个人角度来说,路还是要自己走的,越是艰难,越是勇猛,我们需要引导培养,但并不需要可怜和同情,这不是年轻人该"享受"的......</p><p>宏观的人生指引,微观的自我管理......</p><p>正如家人们所说,问题的重点并不是在80后,而是在企业的老板,掌握上游资源的一群人......</p><p>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p><p>其实每一代真正的精英做的就是一件工作:"平"</p><p>水不平则流,人不平则鸣.共嬴才是长久之道..............</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3 11:05:15编辑过] 值得一看的文章. <p>透彻讲析,中国就像20岁的少年,需要不断的吸收成长!微观的行动是靠宏观的调控带领的,我是80后的,我只能在宏观的社会带动下走自己的道路!</p><p>然,如今社会有很多不满,但是这是我们祖国成长的必经阶段!</p><p>国强则民族强,民强则家强,我强则家强!</p> 80后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努力生活,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