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004年10月31日参观一家厂
<P align=center><FONT size=3>自主检验、自主改善、自有作为</FONT></P><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自主检验、自主改善、自有作为”这是一港资企业墙上贴的标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家企业应该会很正规、管理会很完善。不过我早有心理准备,去之前朋友就提醒我这家工厂很乱,要我帮忙去看看。</FONT></P>
<P><FONT size=3>这家工厂大概有十五年的历史,主要是做塑胶模具,另还做一些精密的塑胶产品,品质要求非常严格,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P3</FONT>外壳、游戏机外壳等。</FONT></P>
<P><FONT size=3>我先去的是一个五金部,主要机器是冲床。进去正好碰上她们中间休息,员工三三两两的站在车间外面聊天。每台机器上面都挂有一个目视管理牌,内容有今天生产的项目、目标产量及注意事项等,看起来很正规、生产指引很到位。和朋友交谈中得知这个车间十月份光工伤公司就赔了十几万,但我看到每台机器上都有防护设施。另这个车间的产品需要氧化,但氧化的不良率高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以上。据该车间主管说这个工艺很难控制,这已经算是很好了。墙上贴满了标语,显示出这家工厂有做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S</FONT>,但是机器下面很多油,机器旁边的次品箱里摆放的也不是次品,而是一些工具、胶纸等东西。</FONT></P>
<P><FONT size=3>第二个车间就是工模部了,因主要产品是做塑胶模具,故工模部比较大。虽然工模比较脏,但该车间看起来还是紧紧有条,设备摆放规范。显示出一种专业的庄严。</FONT></P>
<P><FONT size=3>第三个车间是注塑车间,进去之后发现该车间一个员工也没有,四十多台注塑机全停在那里,每台机器上面还挂有一星期前的生产指令,看样子已有一星期没有投产了。</FONT></P>
<P><FONT size=3>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来到董事长办公室,老板和老板娘已在那里等我们了。客套话说完就直奔主题了,老板娘就和我们讲起现在的情况:她拿了两个产品给我们看,一个是客户签办,另一个是注塑车间生产的产品。第二个产品是已经喷好油,隐约可以看到有缩水的情况。由此引出话题,员工做产品的时候没有品质意识,只顾产量,啤出的产品是看不到那些缺陷的,但喷油或电镀之后这些缺陷就显示出来了。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QC</FONT>又没有去做喷油检查,只是看粗胚有无批峰、起泡、黑点等不良。部门主管是做了十几年的员工,从员工一步步升上来的,一些经验又不愿教给员工,怕别人抢了他的饭碗。做到主管之后,就开始摆架子,员工拿到一些不良产品去询求处理意见时,主管就是一句压力增大、或温度调高之类的话,就不会告诉员工会什么会这样?员工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注塑车间的温度一般比较高,天气热的时候三十七、八度,那些主管就一直呆在办公室里享受空调,不愿出去现场指导、巡查,仅仅是纸上谈兵,本来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却要等到整批货生产出来之后才说不行。白天的话,经理或更高层的管理可能会去车间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晚班的话就出大乱子了,车间管理在办公室睡觉,员工在混产量(不管理品质)。</FONT></P>
<P><FONT size=3>所以老板娘就提出了她现在的困惑,<B>一、摆老资格的老员工如何处理?二、主管与下属的沟通问题?三、技术与管理要分开吗?四、如何将客户的需求传达到员工?</B><B>
<p></B></FONT>
<p>
<P><FONT size=3>另就工伤的问题我也和老板娘交换了意见,她说不是公司没有提供资源去防备工伤,机器设备都有加装防护装置,问题是管理人员从来不去培训新员工如何操作机器、如何保护自己。就拿上次的事来说,技术人员换好模具之的,防护装置没有上好,正好又是一个新员工去操作这台机器,新员工没有受过培训,所以造成工伤。事情发生之后对主管进行了一百元的处理。问题:<B>一、这样处理方式有用吗?该如何处理?二、新员工的培训该如何进行?</B><B>
<p></B></FONT>
<p>
<P><FONT size=3>象这样的工厂该从何下手?中层管理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整个谈话过程都很沉重,一直思索。最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交谈,老板娘指着旁边的鱼缸(里面有两条金龙鱼,还有一条我不知名的鱼,以小鱼为食)说,缸里的水很红,很浊,为什么?鱼吃的食物不同,水的颜色也不一样,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特别是现场管理,随时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可能是很细小的事,但如果不去解决的话,也会酿出大错。作为高层管理,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但高层哪有那么多时间,一方面要面对客户,一方面要管理工厂。即然我请了那么多的人来管理工厂,我还要花那么多心思去理这些,那我请来的人用来做什么?员工只知道他们做一个货就要一个货的钱,从来不去管品质,他们哪里知道如果他们做出的货客户不接受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有多少人能明白老板的心呢?</FONT></P> <P>虽然问题好象很复杂, 但集中到一点是私营企业的 “人力资源问题”。</P><P>怎样让员工有团队精神, 怎样使他们关注过程(负责人是谁?哪些人参与? 责任怎样分配? 人员怎样培训? 怎样激励?)如果完成以上任务,工资制度落后吗? 分配制度落后吗? 激励制度存在吗? </P><P>我们大家都知道问题, 问题是怎样更系统的整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P> <P>楼主将最重要的忘记了,他们的薪酬是怎样计算的?在怎样的水平?人都是趁利的——当然这利不一定是指金钱,但就目前来看,金钱对绝大多数的打工者来讲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的。</P><P>1。 考虑到部门主管是从员工做上来的,而且有十几年的资历,他们的经验、技术水平都是无容置疑的,而同样他们也在公司里累积了很厚的人脉资源。在这情况下,建议:引入新人,打破目前这种平衡,要求这新人需要有技术、有同行业经验。</P><P>2。薪酬改革,将主管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牵挂到一块(甚至可以将技术工的也牵扯到一块),将主管的薪酬与产量、质量挂钩(目前公司哪些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与哪些连起来),同时改革时一定要记住,改革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可不是为了“锯台脚”,因此,改革后各人的所得一定要比目前所得高。</P><P>3。这些主管在公司已经做了十几年,应是对公司各个部门都有一定的熟悉,他们怕有人抢了他的位置坐,我偏就要让其坐不安稳,开始吹风,不停吹风,要岗位轮换,至于日后换不换是一回事,但我要的是让他们有危机感、有压力。</P><P>4。如果工伤确是因新员工没有受过培训而引起的,那这好办,那就培训吧,因为照他们的现状来看,生产还不是满负荷的,培训应是不会出现说抽不出时间、精力难以维继这样的事的,另外,培养一些多能工,不仅仅是某车间的,是跨车间的,这样,可以跨车间进行调度。对了,培训的组织由行政人事(人力资源?)部进行,讲课则由那些多能工、技术人员、主管、经理之类的,对讲课的人额外付费!实施培训制度的同时,操作工还是从公司内部(如杂工里的?)寻找,因为这些人在公司里呆过一段时间,对公司的一些工作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也已公司现有的工人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会容易上手会更容易得到其他人的帮助</P><P>5。针对不同的产品,列明需检验的项目,一项项的列清楚,QC就根据这些项目一项项的进行检查,要求首件出来后,必须经QC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这个奖惩,要大家看得起的才行,一毛八分的,有倒不如没有,徒浪费人力),看谁还敢乱来。这样会带来很大的困扰,但乱世就得用重典。</P><P>6。至于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我不清楚他们具体是怎样做的,应是会有人将其演绎成公司的生产要求然后交到生产部的吧?为了防止生产部出错或是不为,可将这份东西(生产指令?生产单?不知他们叫什么了)再给回一份有关的业务(核对作用,保证指令的正确性),一份要求必须到达生产现场,跟随生产流一起流动,直至出成品(确保指令没有中途变样)。</P> 小麦这么多计谋啊,三日不见,要刮目了。哈哈。 <P>skyladder大哥好啊,谢谢了,~~~~~~我当你是在赞我的啦</P><P> </P> 我的确是在赞你,也是开个小小的玩笑,但是实话实说,写得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 17:09:13编辑过] <P>多谢各位,今天我和几个朋友讨论。</P><P>一、找好人选,代替老板行使权力,向老板直接汇报</P><P>二、确立目标,老板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P><P>三、如何把员工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统一</P><P>四、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去做</P> <P>狂顶,支持3楼。。</P> 最重要的是人选---代替老板行事的人选是最重要的。 问题的关键是老板如何管理好这些部门主管,这些部门的头儿管理好了,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