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ver 发表于 2003-4-8 11:06:00

我本人强烈反对这种文章,我把这类文章总称为“伪大师”的文章。
文章的题目很吓人,一开始就是要跟随马科斯.韦伯的足迹,追问我们的新教伦理??看了题目我很兴奋,但读完了,却深感失望,作者根本没有什么新观点,只是一味的埋怨,羡慕别人。一个很浅显的反诘是:没有我们的“新教”伦理,那我们的企业靠的是什么?我们这三十年出来的大量企业家算什么?都是江湖骗子,投机分子??
大多数真正在市场上打拼过的人不会这么苟同这类观点,中华民族似乎从未缺少过经商的智慧,这种智慧和努力,不是说来源与小商小贩的蝇头小利。只是统治者重农(工)轻商的结构。至于深层次的文化,我不敢妄谈,但我们我们不能轻易抹煞。
其实无论是西方也好,日本我国也好,我觉得企业家都是有着“异教徒”的精神的。没有了这种创业的精神,企业无法生存下去。
高登·雷丁(Gordon Redding)教授的《华人资本主义精神》的私人性、家长制、不安全感三点基本上是客观的。但肖先生引申出说建立科层组织的障碍,我不同意(就是扬子想讨论的话题)韦伯研究的是西方的企业,提出的现代组织理论,如果他研究的是日本韩国,那他的理论也会变化的。家长制就一定不好吗???大家想一想,日韩企业多少是家长制的,虽然弊病很多,但是不能因为事务发展的曲折就完全否认他。现代西方股份制企业制度,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在华尔街丑闻中都露出了脆弱的一面。
先写这些,回头再补充。

扬子 发表于 2003-4-15 16:31:00

你的反驳有一定道理, 同时我觉得作者或许不一定就是在故作高深.

希望早日看到你的 " 补充 " .

扬子 发表于 2003-4-15 16:36:00

西方的新教精神也在面临困惑, 下面是与此话题相关的另外一篇文章.
------------------------------------------------------------------------------------------------

危机下的资本主义精神

张跣/文

----在诚信极度匮乏的时代,回到马克斯·韦伯所倚重的新教伦理,探究——
----在写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封信中,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饱含讥讽,字字针砭:“我手下的部长的确有腐败行为,他们有时会贪污几千美元。不过,和你们国家的‘精英们’相比,他们的勇气和魄力实在是不值一提——我听说安然和世通的老板能够造出几十亿美元的假账,令一个世界性的跨国公司一日之间倒闭关门,数万人一觉醒来就没了饭碗。我打算请安然公司的老板做我的财政顾问,他好像在公司破产之后仍旧逍遥自在。”

----不知布什总统看后会作何种感想。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的动辄几十亿美元的假账,不仅仅让布什虚火上升,更重要的是它严重打击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甚至在伦理和精神的层面上撼动了资本主义的基础。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其封面文章中惊呼:“美国资本主义正在受到打击。”《金融时报》更为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挽救资本主义的计划”。但是,种种“挽救计划”似乎都不可能触及伦理与精神,那是更隐秘也更具决定意义的地方。

----回到马克斯·韦伯

----我们不妨回到1904年的马克斯·韦伯,探寻资本主义有怎样的伦理和精神。

----在其对现代社会科学影响广泛和深远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产业地域分布、职业统计、宗教构成、教育类型等诸多因素的考察,韦伯着重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与新教伦理的关系。在韦伯看来,对资本主义精神发生影响的酵母,应该到西方宗教精神,尤其是新教精神中去寻找。“新教”,德文原文为“Protestanten”,意为“抗议者”,指的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出现的各教派以及随后又从这些教派中分化出来的更多教派(包括路德教、加尔文教、虔信教、卫理公会、浸礼教派等)的统称。韦伯认为,新教伦理中所包含的多方面的精神和心理基质,尤其是天职观念、命定说、禁欲主义、忏悔期限论等内容,是资本主义企业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容和动力因素。

----天职观念和禁欲主义是新教伦理也是韦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这里不妨多说几句。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经济精神具有以下的涵义:

其一,对金钱的追求或者通俗地说赚钱成为一种“合理的伦理原则”,成为一种“精神气质”,而不单是那种到处可见的商业上的精明。

其二,赚钱,表现着一种“与一定宗教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情感”,是资产阶级必须完成的一项义务。

换言之,赚钱,这是一种为职业劳动献身的精神,留有宗教“天职”的成分,有钱不赚、失去赚钱的时间和机会等于渎职。“天职”一词“把完成世俗事务的义务尊为一个人道德行为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不可避免地使日常的世俗行为具有了宗教意义。认认真真地完成上天所交付的世俗使命,“敬神如神在”,是韦伯眼中的新教伦理要旨。在韦伯看来,赚钱的天职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的最重要特征,一定意义上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基础”。

----韦伯认为,基督教禁欲主义本来就存在着某种明确的合理特质;而在新教伦理中,禁欲主义更是发展成了一种系统的合理行为方式。它使一个人能够抑制感情,坚持按照清教所宣扬的永恒动机行动。禁欲主义最紧迫的任务在于,通过使其信徒的行为规律化,消除自发的、出于冲动的享乐,让他们能过一种警觉而又睿智的生活。在韦伯看来,限制消费的行为与谋利行为结合起来,其结果是“强制节省的禁欲导致了资本的积累。在财富消费方面的限制,自然能够通过生产性资本投资使财富增加。”

----通过相得益彰、互相促动的天职观念和禁欲主义,把限制消费的行为与谋利行为结合起来,促进财富的增长,完成上天交付的世俗使命。这大概是韦伯思想的基本内容。所以他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

----而现在,让布什总统感到尴尬和棘手的是这样一种现实: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因天主教的丑闻而蒙羞,诚信因华尔街的假账而动摇,对财富创造的信仰因CEO的贪婪而堕落。一方面,经济增长乏力,许多跨国大公司经营困顿,甚至入不敷出。另一方面,CEO们年薪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社会平均财富的增长速度。而且这种景象显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几年,执行官和经理人的年薪像膨胀的气球一样迅速进到了9位数的亿元级年薪阶段。即使是像世通公司这样丑闻频暴、欲盖弥彰、随时面临坍塌的大型企业,其高层经理们的幸福生活似乎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就在世通公司申请破产的时候,该公司前首席财务官斯科特·苏利文的豪华住宅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而安然公司的那些妙龄白领,除了充当裸体封面女郎以示抗议之外,也没有了更好的办法。不仅如此,舞弊成风,贪婪盛行,已经成为商业领域公开的秘密:会计公司为了获取审计咨询费而屈从于客户的不正当要求;董事会的董事不能真正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权;CEO们忙于在个人的小算盘上精打细算现实的收入,不愿更多地顾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数以万计的小股东们在资本市场上看着自己的退休金化为废纸。

----在“天职”蜕变成了“天谴之职”、“禁欲”堕落成了“尽欲”之后,CEO、CFO们也大变活人般地成了令人感到陌生和惊恐的UFO。也许此时布什总统的对手不是本·拉登、萨达姆、阿拉法特们,而是那些不仅高谈阔论而且举足轻重的CEO、CFO们——他们不仅掌握着经济命脉,也掌握着资本主义的精神命脉。尤为重要的是,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命脉乃至“精神命脉”,与其说他们在维系,不如说是在蚕食。

----尽管对资本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反思与怀疑已经在媒体的喧嚣与躁动中荡漾开来——我们其实不必当真,不必当真以为资本主义真的就要怎么样了,也不必当真以为资本主义精神真的已经怎么样了。或许,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经济关系网络日益复杂和深刻的今天,我们倒是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资本主义的“精神”到底是什么?甚至,资本主义有“精神”吗?现在还需要那些似乎已经老旧的“新教伦理”吗?

----需要怎样的精神

----事实上,对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发生史上的地位,即使韦伯本人在其著作中也从未下过肯定的、独断的界说。在历史因果模式上,韦伯始终秉持多元、相对的立场。就在写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时候,韦伯对当时欧美资本主义现状也并不满意。与施宾格勒和汤因比相比,他更早也更敏锐地感觉到资本主义的机械理性对人性的吞噬:文明的发展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文化堕落、道德沦丧为代价。尽管通过历史的分析,他发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密切关系,但是他还是禁不住诅咒起了资本主义文明。在该书的最后几页,他说:深受机器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已经把“财富”这一昔日圣徒们随时可以抛掉的“轻飘斗篷”,变成了一只禁锢人性、污染灵魂的“铁的牢笼”。他接着发表了一段略带悲观和无可奈何的独白:

]----“没有人知道将来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有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生;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思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人知道。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韦伯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时期,特别是社会转型的时期,都不会是一首静谧谐和的田园诗,而更像是一场乱哄哄的闹剧,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尽管他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开创出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是那些投机政客、暴发户和奸商,而是在天职观念引导下克制、诚信地创造财富的新教徒们。也许正是这样的矛盾,使得他只能多少有些无可奈何地把资本主义分为“合理的资本主义”和“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对于韦伯理论内在的矛盾,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从方法论上讲,他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提纯。

----尤其是,作为历史分析的韦伯理论本身就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这其实是一种必然。在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审视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意识到理论武器的历史局限性。事实上,市场经济有着起码的诸如“公平”“公正”的价值系统,而“信用度”是社会价值基础的基础。追求利益最大化和追求信用导致的成本增加,构成了一个基本悖论。现代社会经济机制和经济关系,特别是经济迅速增长的内涵和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生产—再生产”的缓慢扩张,也不是稍后阶段的小规模的资本扩张,而是更加依靠资本市场来进行大规模、高速度的资本扩张。经济增长带动的投资冒进心理,创新、兼并带来的迅速实现盈利的“CEO文化”,以及解除管制带来的制度漏洞,导致了这一时期道德风险增加。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信息不对称的机会也就加大了。这种不对称最终会导致高层管理者受利益因素影响的机率加大,道德风险也因之加大。因而,就以新教伦理为重要内容的所谓“资本主义精神”而言,我们也必须看到它的历史性以及与此相生相伴的局限性。

----就像是没有永恒不变的人性一样,也没有永恒不变的资本主义精神。从“不新教伦理”到“新教伦理”、从不诚信到诚信、从不道德到道德的转变,不是靠良心发现,不是靠道德律戒,而是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换句话说,诚信是有其经济规律性质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形成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因此,尽管可以呼吁“德治”、呼吁信仰、呼吁建立“有教堂的市场”,但是我依然认为,机制才是硬道理。

----从这个角度讲,韦伯的意义主要不在于他说对了什么,而在于他关注了什么和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向往。


IT经理世界版权所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15 16:41:15编辑过]

straybear 发表于 2003-4-17 20:33:00

推荐大家一本书《中国人性分析报告》

扬子 发表于 2003-4-18 19:51:00

楼上提到的这本书的简介 :

-----------------------------------------------------------------------------------------------------------

前言
天篇 人性论
   人的本性都是恶的根性,人的生命即是对这些恶的根性的燃烧。火焰象征着人的精神,它引人向上,向着真、善、美。生命燃烧得愈是完全,精神愈是美丽、愈是富贵。
第一章 自然的人性
  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却让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制度为自己造出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非常不善的官场化社会。而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近500年来竟创造出了一个科学、民主、自由,相对而言更富裕、更尊重人道的社会。这个巨大的悻论是怎样产生的呢?
  1.人性的生物之根
  2.基因:人性自私之根
  3.自私与原恶
  4.原恶:永恒的人类本性
第二章 社会的人性
   世界上的人类赖以表现其人性的时、空、信息场综合分解为官场、市场、情场。在官场,人类追求权力;在市场,人类追求利益;在情场,人类追求情感。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可由其人性场的中心所在判断出来:以官场为运转中心的社会,权力高于一切,必定是愚昧专制的;以市场为运转中心的社会,金钱高于一切,难免腐化堕落;惟有以情场为运转中心的社会,才可能是最文明的理想社会。
  1.人性场:官场、市场、情场
  2.人性场与陷阱
地篇 人格论
   只有执著于至少一种人类原精神的民族才可以称之为世界性民族,而一个世界性的民族总会有它典型的人格。我认准中华民族、英语民族和犹太民族。
第三章 三大世界性民族:中华民族、英语
    民族与犹太民族
  1.共性
  2.差异
第四章 世界性民族与典型人格
  1.中华民族与典型的官场人格
  2.英语民族与典型的市场人格
  3.典型人格与原恶
  4.典型市场人格使命的终结
  5.犹太民族与典型的情场人格
  6.场化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场动力

hover 发表于 2003-4-19 19:38:00

感觉谈论的越来越偏向文化了,我真的觉得自己写的多了,显示出理论基础的不足,不敢下笔了。
扬子的转的文章很好,我想包含我想说的东西了。希望 大家继续讨论。
兄弟最近在开公司,忙得焦头烂额 。不过觉得自己心里还是有了些异教徒的精神。哈哈 ,搞笑了 。

扬子 发表于 2003-4-19 22:29:00

hover 兄是行胜于言, 我是没事瞎琢磨,呵呵 !

下面的这段话送给 hover 兄这样的实干家 !

------------------------------------------------------------------

美国企业家协会的信条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拿我的自由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shine 发表于 2003-4-23 17:23:00

坦白、真诚还是好,不能针对所谓的不同的看法大肆宣扬、指点江山,应该怎么作为好!

semoonlin 发表于 2003-4-24 09:50:00

这麽多评论,很好。我经常到企业,觉得杨子文章也非空穴来风,我们的企业实实在在存在许多问题,我认为外部环境是首要问题,即“人情网”“圈子”,有时,我和周围许多人也很无奈,否则,你很有可能成为“异类”。其中,最缺乏的就是公平,到企业内部,就是缺少高效的制度安排,大多数人都在为个人利益想尽办法,而有了“好的外部环境”,他们不会计较外部成本,因为没有约束,外部也不会形成竞争。
所以,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这个肌体不受有害物的侵袭,有好的制度安排,才能人人讲诚信,使企业健康发展。

韩山魈 发表于 2012-6-11 21:11:15

心学能否成为“新教”,期待讨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管理‖综合精华]我们的新教该是什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