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pirate 发表于 2008-10-20 02:21:43

[原创]三鹿“花落谁家?”三鹿竞购面面观【栖息互助8】

<p><strong>三鹿“花落谁家?”三鹿竞购面面观</strong></p><p><img alt="" src="http://pp.booksir.com/upload/logo/200512/2005121210030976236.jpg" width="120"/></p><p>【三鹿竞购面面观:据悉目前对三鹿或多或少表现出并购意向的或有:三元、娃哈哈、完达山、新希望、伊利、贝因美以及偏距黑龙江一隅的飞鹤乳业七家。&nbsp;诞生于1956年的三鹿一直是河北的企业典范,“曾连续15年位居国产奶粉销售冠军位置,2007年底总资产为16.19亿元,总负债为3.95亿元,净资产为12.24亿元,2007年的销售收入达103亿元。当时,三鹿的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三聚氰胺风波后,“三鹿”已无品牌价值,但是其奶源基地、生产线以及现有的销售网络对其他企业来讲都将是一笔不菲的财富。”】</p><p>对于并购落井之石中企业,有以下五种态势:</p><p>第一:有真实并购意向以此来扩大自身规模:</p><p>第二:有真实并购意向但不愿承担债权债务;</p><p>第三:有真实并购意向但自身实力不足;</p><p>第四:无真实并购意向只为出来露个脸,给自己做宣传;</p><p>第五:无真实并购意向参与提高竞争对手并购门槛;</p><p>奶粉事件中,除了三鹿品牌的折损,对于并购方来说最棘手的问题:“此次召回的奶粉总量超过一万吨,赔偿金7亿元以上。因食用三鹿奶粉致病患儿的医疗费用更令三鹿雪上加霜。”</p><p>几家最有戏的并购方面面观:</p><p><strong>NO.1、三元:</strong></p><p>国资委、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幕后主导了三元收购三鹿谈判。比起曾经的老大哥三鹿看上去羸弱不堪,2007年,三鹿的销售收入是103亿元,而三元仅11亿元。三鹿的市场早已布局到了全国,三元却一直偏安在北京艰苦抵抗着乳业巨头的蚕食。但三元又具有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幸免于22家乳品企业,政府主导并购,同为河北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地域优势使得并购后的运作优势明显。但直至今天三元的并购一直被搁浅:</p><p>1、蛇吞大象,对于三元怎么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吞是能吞,但三元本身的资金(不过既然政府主导,资金应该不成问题),市场跨度,管理规模是否能在吞下后消化掉这头大象,何况是一头“问题重重”的大象,别最终蛇非蛇,象非象。</p><p>2、成立于50年代的三元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体制所限,国字辈的单位本来灵活性就差,竞争状态下的三元几年来一直处于亏损地位(今年稍有扭转),更别说并购三鹿后的三元。三鹿的大股东外资恒天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p><p>3、经验不足,即便三元并购了三鹿也未必能重现三鹿顶峰时候的辉煌,最好的结局就是三元跻身乳业前三甲,但蒙牛,伊利都被“沽售”了,缺失了行业信心支撑的新三元还能走多远?</p><p>所以,三元一直坚持选择性收购,并不想全盘接收,而政府的意愿则是把三鹿整体注入三元,这成为三元全盘收购被搁浅最主要的分歧点。</p><p><strong>NO.2、完达山:</strong></p><p>同为22家企业之外的完达山成为三元后的第二梯队。但是,收购三鹿,伊利,蒙牛不出手,谁全然并购三鹿都有点蛇吞大象之险。完达山最终也停留在了“全盘和部分盘、接盘价格及与和恒天然的合作途径”上,后传完达山盯上了三元并购不接收的“资产差的工厂和不是控股的子公司”身上。</p><p><strong>NO.3、娃哈哈:</strong></p><p>此次并购的另一企业娃哈哈显得比其他企业都要高调:</p><p>1、娃哈哈为何要收购三鹿?</p><p>网上盛传宗总是为了拯救中国乳品行业,这说的有点夸张。</p><p>第一、解决原料来源问题:“与三元、完达山不同,娃哈哈并非国内乳品行业一线企业,宗庆后透露,娃哈哈一年要用15万吨的奶粉,如果娃哈哈收购三鹿成功,三鹿的生产设备和优质奶源可以立即投入生产,目前,娃哈哈所有产品使用的均为进口奶粉原料,而以往进口奶粉国际市场价为2000美元/吨,但现在已经涨至5700美元/吨。娃哈哈已无法继续完全承受高涨的成本压力,收购三鹿集团最初也是出于奶粉原料供应的考虑。 ”</p><p>第二、进入乳品行业。“2008年初,娃哈哈已在新疆昌吉、云南大理、宁夏梧州、黑龙江普林、吉林省吉林五地投资建设乳源基地。宗庆后对此表示,建立乳源基地的初衷,是因发改委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拥有自身的乳源基地。不过,他同样也表示,不限制乳源基地建成后的发展方向。除了为娃哈哈既有的乳饮料产品提供奶粉原料外,也有意以这五大奶源基地为基础,开发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p><p>2、相比三元、完达山,娃哈哈资金充裕,现金流情况良好,已经连续10年排名同行业第一。对于三鹿现有的设备、人员等,娃哈哈具有更好的消化能力。不过,即便资金充裕的娃哈哈,也犹豫在是否全盘接收问题上。</p><p>3、娃哈哈将面临另一个隔行如隔山的问题。此前娃哈哈和老东家达能的事闹得沸沸扬扬,部分媒体的矛头直指老宗,绿卡事件,遍布国外的子公司等,此次若能收购,以显娃哈哈之实力,若未果,也透了口气。</p><p>三鹿自救已经越来越渺茫,如今,只剩被并购的份了。在乳品行业一直很尴尬的外资,恒天然何去何从?</p><p></p><p>OK,谈谈大家的看法,欢迎参与讨论。</p><p><font size="5">抛个有意思的商业话题:对娃哈哈“高调”收购三鹿各位是怎么看的?</font></p><p align="right">【转载请加注博来源:思华商业评论】</p><p></p><p>该贴来自群组:<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groupindex.asp?groupid=364" target="_blank"><font color="#ff0000"><b>栖息互助</b></fon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0 11:48:51编辑过]

soso_wing 发表于 2008-10-20 02:33:28

只要赔偿和诉讼程序没确定,谁也不会出价

cwnum2008 发表于 2008-10-20 11:40:27

还要看下一步的进展,才能清楚,拭目以待

wangzw 发表于 2008-10-20 13:39:40

不管花落谁家,都应该好好的去搞企业,别搞死了,经不起这么折腾。

蓝色阳光 发表于 2008-10-20 14:10:41

<p>还是进入破产程序的好!现在这样子,不管是谁收购,都是一个包袱,说不定还能搞出个国有资产流失!赔偿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品牌已无价值!</p>

davybao 发表于 2008-10-20 15:40:05

三鹿花落谁家已无讨论意义 重要的是因三鹿引发的相关问题能否激起改革的浪花、引领社会的变革!

yjsp3 发表于 2008-10-20 16:55:01

<p>到现在这个样子,谁也不敢轻易全部拿下</p>

午夜莲花 发表于 2008-10-20 18:14:32

<p>zhichi</p><p>wa ha ha</p>

redya 发表于 2008-10-20 18:28:41

<p>可怜三鹿就这么没有了</p><p></p>

tianfu_zxping 发表于 2008-10-20 19:48:10

<p>我能不能一块钱收购三鹿.</p><p>他现在与我一样,同样的一贫如洗.</p><p>这才叫蛇可吞象!</p><p>对不起,开个玩笑!!!!!!!!!1</p>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三鹿“花落谁家?”三鹿竞购面面观【栖息互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