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p1698 发表于 2008-10-12 10:02:54

[原创]某年某月我曾“偷窥”过江西农大1500余名贫困生饭卡

<p>&nbsp;&nbsp;&nbsp; 又一年新生入学时,许多高校热门话题又风起云涌。</p><p>&nbsp;&nbsp;&nbsp; 我是98年进的农大校门,那时大学扩张还没有正式启动,但学费是明显一年比一年高。前一年届师兄学费才700多,我就花了1700多,而后一届进校的师弟们一下就涨到了3700多。贫困生,特困生问题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重点。</p><p><br/>&nbsp;&nbsp;&nbsp; 江西农大,农村学生比例较大。我曾作为志愿者,为学校学工处调查摸底过贫困生。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楚的记得当年的二个数据:贫困生所占比例是30%,特困生比例所占比例是15%。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开始是以系为单位承报统计名单,后面工作做细慢慢就以班级为单位。依据主要就是学生自己申请和班级的推荐。</p><p><br/>&nbsp;&nbsp; “自卑”和“自强”,这二点在贫困生身上体现很明显。大部分贫困生并不喜欢主动申请支助,而那些“假贫困生”(主要是老师同乡或学生干部)却喜欢露脸。更有甚者,有些班干部编假材料,领到学校补发钱后约“有功同学”一起出去聚餐。大多贫困生自尊心很强,宁愿苦点,也不愿意伸手。因为贫困,所以懂得珍惜,通常有相当比例贫困生通常刻苦学习可以获得学习奖学金。因为贫困所以选择课外活动也少,所以他们经常沉默寡语。学校慢慢也觉察到这种现象,真正需要支助者不主动或被动的接受受支助,而假材料到处飞。</p><p>&nbsp;&nbsp;&nbsp;&nbsp; 于是,我们这批由学校学工处组织的学生团体应运而生,开始以工作小姐的形式,直接到学生中去了解并登记贫困生情况。工作小组开始是调查学生食品饭卡,跟踪每位支助生的用餐情况。当时食堂已经普及了“刷卡就餐”,从电脑可以直接调出所有学生在食堂就餐情况。这确是一种好方法,查出一大批用餐情况明显超出贫困生消费能力范围的“混儿”。后面觉得这种方法太片面和单一,学工处就组建了学生信息部,专门摸底排查,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作学校政策参考。</p><p>&nbsp;&nbsp;&nbsp; 经常和贫困生接触,他们中不乏优秀者。有些故事很感人,有些则很无耐,贫困会来自各方面。比如,有一个湖北的MM,她家里其实并不穷,如果按相关条款她就是主动申请也是不可能会获得到贫困生支助的,她的情况特殊在她有个“历害的后爸”,这个后爸不仅不肯给学费,还把她在学校的奖学金也扒回家……人家说后妈恶人多,她这后爸更……</p><p>&nbsp;&nbsp;&nbsp; 她曾经用6块钱维持过一周的伙食。人家是如何吃的呀,早上买一个馒头,中午晚上到教工食堂蹭免费汤(就是紫菜汤或蛋花什么的免费汤,学生食堂不提供)充饥。没有亲身经历的人,都以为这是在讲故事。但这确实是真实的。</p><p>&nbsp;&nbsp;&nbsp; 后面是学校一领导经常在教工食堂遇到她,有次他终于忍不住,细问之下才知道的。而这情况,她的同学和老师都是不知道的,因为她从不讲。</p><p>&nbsp;&nbsp;&nbsp;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后面认真的研究了这批学生的心理。在学校里空出了一大批岗位让给贫困生做。以“勤工俭学”的名义来支持贫困生。这种效果非常好,按劳取酬,贫困生用自己劳动的方式获得报酬。后面还在这批队伍中出了一名人呢被央视等众多媒体报道过。哈哈,这是后话。</p><p><br/>&nbsp;&nbsp;&nbsp;&nbsp; 十多年过去了,如果某些兄弟当年已经觉察到自己饭卡突然多了一笔钱,那不是机器故障,也不是食堂老板发了善心,而是学工处针对特困生偷偷支助的一种方式。目的就是针对其心理进行的特殊捐助。为了不让受助学生发现饭卡异样,从而达到“隐性”支助的目的,可能有些同学会抗议这侵犯了个人隐私,但我们当年可不知道熬了个多少个夜通宵讨论才得到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案。</p><p>&nbsp;&nbsp;&nbsp; 于是,通过监控贫困生的用餐情况,随时调整支助方案,就成了我们的工作内容之一……02年我毕业了,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还在继续……</p><p>&nbsp;&nbsp;&nbsp;&nbsp; 98年九江发洪水,寝室有位同学就因灾获助。学校曾也要求他平时与北京的支助人打打电话,写写信,以表感恩。每次,他都是在没人的时候打……后面灾后重建家庭条件好了,他就主动要求对方停止一对一捐助。毕业后提起这事,他说,捐助他的北京人是位母亲,以捐助的方式来教育她也在读大学的女儿,这一开始就注定这是一个不对等的心理平台。</p><p>&nbsp;&nbsp;&nbsp; 坛子里如果是有心帮助贫困生,请你一定要注意方式。贫困不仅是物质贫困,请注意他们的心理因素,给他们自信同样相当重要。</p>

先螺猫 发表于 2008-10-20 11:38:52

<p>不要让被帮助的人总是记得你帮助过他、她</p>

mosuifeng 发表于 2008-10-21 15:34:21

&nbsp;&nbsp;&nbsp; 感同身受,虽不在农大读书,却也几次进过农大校门,何况也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

longbiao001 发表于 2008-10-21 16:46:04

楼主是好人!!!感谢啊!!!!

mandino 发表于 2008-11-1 20:53:11

对,我们帮助的同时还需要多注意方式,好文章

ulnna 发表于 2008-11-2 18:06:48

<p>好文章,</p><p>希望也有人能借鉴这种方式</p>

游游游 发表于 2008-11-3 08:35:21

贫困生多时是自尊而又敏感的,他们更需要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

liuyl666 发表于 2008-11-3 11:00:08

这也给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HR从业人员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在实际的工作的管理方式和技巧对管理的成效有很大的关系。

redya 发表于 2008-11-3 13:05:07

<p>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那些“贫困生”在领到补贴之后是怎么“庆祝”的!</p><p>羽绒服买新的,球鞋买新的。。。。。</p>

hnxiaowei 发表于 2008-11-18 09:22:10

<p>好的!</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某年某月我曾“偷窥”过江西农大1500余名贫困生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