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也谈卓越组织的经营核心(兼回复雷霆家人)
<p><font size="3">昨天,<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jinngle</font></strong>推荐了一篇帖子,[<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雷霆四野</font></strong>]家人的</font><a href="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158670,0,0,0,0,0,0"><strong><font size="3">[原创]浅谈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font></strong></a><font size="3">,因为见个了朋友,没来得及回,今天想了下,觉得这是个可以展开讨论的问题,于是拉出来和各位家人共同探讨一下.</font></p><p><strong><font size="3">引:执行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老板,咨询师与企业家之间的很多问题,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做的不够出色,而是因为我们不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font></strong></p><p><font size="3">先来分享一个故事:</font></p><p><font size="3">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110米跨栏决赛。</font></p><p><font size="3">“随着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刘翔的起跑非常的顺利,他目前排在第一位,刘翔!刘翔!刘翔是在第一位,刘翔赢了!刘翔赢了!刘翔创造了历史,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创造了历史!他平了1993年<font color="#000000">科林·杰克逊的世界记录。刘翔赢了!……</font>”</font></p><p><font size="3">某体育学校</font></p><p><font size="3">A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刘翔跑的多快啊,你们都要争取像刘翔一样跑的快,这样你们就能拿第一,夺奥运会金牌!”<br/>其后,A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包括后有狼,前有美女)来刺激同学们跑的更快。</font></p><p><font size="3">但此时B校长却高兴不起来“明年就要举行北京青年锦标赛了,如果这次再不取得好成绩,合作伙伴可能就要撤资,A老师已经来了一年了,但……”</font></p><p><font size="3">C君,体育学校外聘顾问<br/>C君马上连夜召集项目组员开会,主题“刘翔为什么跑这么快?”<br/>于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人根据ABC工具认为是因为风速,有的人根据DCE理论认为是动作比以前有细微改进,有的人对比了“刘易斯”跑步,找他们的共同点。有的人准备通过内部关系,打探关于此次关于刘翔的情况……<br/>刘翔回到中国了,会还在继续开……</font></p><p><font size="3">A君:一般管理者;<br/>B君:企业家或老板(这里不分开讨论了)<br/>C君:咨询师</font></p><p><font size="3">A君,如果能也和同学们马上开会探讨一下“刘翔为什么跑这么快?”,并且明白“自己来了一年了,但成绩却不好”是否应该重点准备明年的青年锦标赛?</font></p><p><font size="3">B君,如果也能参与A君组织的讨论,并和A君深刻探讨一下,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明年的青年锦标赛”</font></p><p><font size="3">C君,如果能引导A君作好“明年的青年锦标赛”,并且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A君分析“刘翔为什么跑这么快?”。</font></p><p><font size="3">这样也许会更好。</font></p><p><font size="3"><strong>经营的核心在于不同资源间的优化配置,以A之长补B之短,以B之长补A之短。</strong></font></p><p><font size="3"><strong>一个卓越的组织:不同的角色不仅仅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处理问题,</strong></font><font size="3"><strong>更重要的,还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补充其他角色的短处,从而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strong></font></p><p><font size="3"><strong>很多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彼此之间做的不够出色,而是因为我们往往习惯用自己的所长,去衡量别人的短。</strong></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话题扯的有点远<br/>下面是回复</font><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font size="3"><strong>雷霆四野</strong><font color="#000000">家人</font></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的,希望能共同的探讨一下。<br/>呵呵,一般人都是从“个人的管理上升到企业的管理”<br/>雷霆家人的创新思维“从企业的管理回归到个人的管理”<br/>并且很多观点都很新颖。谢谢你的分享。</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font color="#000000" size="3"><font size="3">------------------<br/><br/><font color="#0000ff"> <strong> </strong></font></font><strong><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3">一、 蒙牛——抢夺市场的速度<br/></font></font></strong><font size="3"> 蒙牛成长的速度我们可以用火箭上天来形容,很多人都在研究蒙牛基团的成功,其实我们觉得其重要的一个成功环节就是对市场的抢占速度快。走在大街上,推车逛超市,产品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这个年头,想在短时期内让企业飞速的发展,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抢占市场,抢占市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资金的回笼。没有市场的充足回款,再说什么好像意义都不大。<br/> </font><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 启示:提高个人办事效率<br/></font> 企业的效率应该体现在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上,给我们个人的启示就是应该时刻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我们在个人成长的历程中,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和制约要素,但无论如何不要耽误自己的办事效率,领导一般不愿意听任何接口,只要把工作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就一切OK。为什么《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那么受管理层的欢迎,其中必然有其道理。向蒙牛抢占市场的速度一样去办事,你的领导、朋友几乎没有不喜欢你的,除非是他们嫉妒。<br/></font></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 size="3">蒙牛的速度是最为大家印象深刻的,提到蒙牛必提到速度,但雷霆兄用蒙牛的速度来得出企业的经营“应该抢占市场,抢占市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资金的回笼”却是值得商榷的。<br/>这就像告诉后来的企业<br/>“同学们,蒙牛同学跑的最快,大家跑吧,跑吧,像蒙牛同学那样奔跑吧”<br/>且不说同学们“为什么要跑的那么快”(不同的企业不同阶段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也许如蒙牛同学那样的跑,只能使得企业过激死或过劳死)<br/>重要是“蒙牛同学为什么跑的那么快”难道是因为“蒙牛同学喝了蒙牛牛奶了?”,这个问题也许对后来的企业或者个人提升更具有借鉴意义。</font></p><font face="Verdana"><p><font face="Verdana" size="3">蒙牛同学为什么跑的那么快?<br/><br/>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br/><br/>1:天生基因好:<br/>蒙牛同学以前的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伊利老师,蒙牛同学一直在伊利老师那里潜心学习,并且认识了一大帮伊利老师的助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蒙牛同学带着伊利老师的助手.离开了伊利老师,自己创办了蒙牛(不知道伊利老师有没有给自己留一招呢?).</font></p><p><font face="Verdana" size="3">大的环境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人民好象都意识到喝奶的重要性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年青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不可否认,蒙牛同学和伊利老师的宣传有功劳,但个人认为文化的趋向在其中才是主导作用)一夜之间,中国不仅有个首都,还有个乳都了,乳都里面大的就伊利老师,和蒙牛同学两个人,<br/>天时,地利,人和被蒙牛同学占尽了。</font></p><p><font face="Verdana" size="3">谁让他是老牛呢?</font></p><p><font face="Verdana" size="3">2:善于撑杆跳:<br/>蒙牛同学从小练习的就是撑杆跳,虽然伊利老师跑的很快,但怎奈不敌蒙牛同学的撑杆跳,蒙牛同学一会用乳都的杆跳,一会用超级女生的杆跳,一会用神六的杆跳,……</font></p><p><font face="Verdana" size="3">这个吓坏了伊利老师,于是伊利老师也使了一招漫天过海,找来了奥运会的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跳啊?</font></p><p><font face="Verdana" size="3">3:狼进不来:<br/>狼真的来了,其他行业的狼都威猛异常,本土企业已经被吞噬的差不多了。<br/>但这行,狼就是打不进来,就算打进来了,又水土不服的走了。<br/>现在他们又想着法的往进打,有的还伪装成了羊。</font></p><p><font face="Verdana" size="3">这是我对蒙牛同学为什么跑的那么快的看法。</font></p><p><font face="Verdana" size="3">在我看来,企业准确定位自己的行业优势,营销优势(会的也学着撑杆跳一下)资源优势才是蒙牛给我们的最大启示。</font></p></font><p></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0 17:20:54编辑过] <p>感谢<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coolpirate</font></strong>给家人带来的2007年最后一道晚餐,我的回复已是2008年,首先祝新年快乐!</p><p>蒙牛的成功原因确实有很多,一本《蒙牛内幕》就告诉我们好多,</p><p>一次偶然听到了其总策划孙先红的课程,深受启发。<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trong>jinngle</strong><font color="#000000">说的好,当时她引用个关键词——</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font color="#0000ff">速度</font>!就我们个人发展而言,应该提高自己的速度,速度可以作为个坐标,</font></p><p><font face="Verdana">比如说,四大基础技能:听、说、读、写,这四方面都有速度的话,个人综合能力就高,</font></p><p><font face="Verdana">蒙牛带给我们的启示从速度开始,但细分起来其综合发展速度靠的是各放面的实力,</font></p><p><font face="Verdana">而我们作为个人,完全可以借鉴的更多——</font></p><p><font color="#0000ff">天生基因好,</font>这一点,我们就是没有好基因,也可以找好的对手去学习,跟高手过招或交流</p><p>进步的就是快。</p><p><font color="#0000ff">善于撑杆跳</font>,这个更值得思考,个人发展也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方法,以后我就总对外宣传</p><p>“布什、拉登、雷霆” “布什、拉登、雷霆” “布什、拉登、雷霆”……</p><p>最起码能让大家记住咱,排到他们二位后面也是个人物,哈哈,这个问题仔细分析更有味。</p><p><font color="#0000ff">狼进不来</font>,确实是这样,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蒙牛和伊利在对抗外地乳制品企业的时候,</p><p>他们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就好比是当年国共联合抗日的道理一样……</p> <p>coolpirate的回复不能单用精彩来形容,如果说语言的类比和风趣吸引住了读者往下读的兴致,那么,文字背后的那一层思维优势更让我钦佩。</p><p>coolpirate认为:蒙牛的成功在于善用自身的优势,而不是仅仅依靠速度来成事。</p><p>雷霆四野认为:类比蒙牛的速度,启发个人可以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p><p>我曾经问过coolpirate一个问题:同一份考卷,你会为分数提高答题速度,还是为了思维严谨而放缓答题的步伐,为自己写上最全面的观点?</p><p>coolpirate说他会选择思维的严谨,因为那是个人一生的优势。</p><p>我又问:失去了分数,没有了敲门砖,你又怎样让自己脱颖而出呢?</p><p>……</p><p>这就是选择培养个人优势还是选择个人速度的悖论。</p><p>疯狂英语的李阳只要一出现,都会不遗余力的告诉所有“疯狂”学英语的人们,语言的标准发音有多么重要,只有掌握了一口流利而又标准的美式英语,美好的机会才会降临到他们身上。</p><p>于是不少人把说一口流利而又标准的英语当作了门槛,只要跨进语言的障碍,前面就有许多黄金和美女等着他们挖掘。</p><p>真的是这样吗?语言只是思想的一种描述工具,即使没有语言,人类还是会发明其他非语言的方式去表述思想。不是先有“标准”,而是先有“沟通”,“标准”是“沟通”积累的结果。所以丢了思想,再“标准”的语言也没有用。</p><p>速度也是一样,个人优势的积累会带来速度,但丢了个人优势空谈速度,就会本末倒置。</p> 这样的探讨让人受益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8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香河家具城自助公寓提供短租房,半天起租,设施齐全,可洗衣做饭,洗澡上网,有电脑,拎包即可入住,<span lang="EN-US">150</span>元<span lang="EN-US">/</span>天,联系电话:<span lang="EN-US">0-13754565658<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span>网址:<span lang="EN-US"><a href="http://www.0316jia.com/">http://www.0316jia.com</a><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QQ</span>:<span lang="EN-US">827388513<p></p></span></span></p> <p>这个讨论有点意思。</p><p></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jinngle</i>在2008-1-1 20:02:30的发言:</b><br/><p>这就是选择培养个人优势还是选择个人速度的悖论。</p>这个问题有个现实案例:</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我有两位朋友,都是做全国代理的,一位的特点是,接个产品弄套资料,就在短时间内上全国,然后慢慢的补充休整。另一位是,总要等到所有资料都做的完善而具体了,才启动全国市场。按道理是应该后一位做的更好,可后一位往往是一次做到位了,同类竟品跟进的也快,往往就把尚未夺取的市场,让大家瓜分夺取了。</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其实从他们的个人收入来看都是年近几百万,其实在这个圈内并不多,但各有其特长。</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个人建议,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现在市场的机会往往有很多看的是速度,当然质量也不是空谈,也要做到。</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都说鱼和熊掌不能间得,但今天吃鱼,明天吃熊掌,可不可以呢?</font></div><p></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雷霆四野</i>在2008-1-3 11:42:15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我有两位朋友,都是做全国代理的,一位的特点是,接个产品弄套资料,就在短时间内上全国,然后慢慢的补充休整。另一位是,总要等到所有资料都做的完善而具体了,才启动全国市场。按道理是应该后一位做的更好,可后一位往往是一次做到位了,同类竟品跟进的也快,往往就把尚未夺取的市场,让大家瓜分夺取了。</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其实从他们的个人收入来看都是年近几百万,其实在这个圈内并不多,但各有其特长。</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个人建议,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现在市场的机会往往有很多看的是速度,当然质量也不是空谈,也要做到。</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都说鱼和熊掌不能间得,但今天吃鱼,明天吃熊掌,可不可以呢?</font></div><p></p></div><p>我认为雷霆家人提供的案例,单从市场角度来说(渠道分销),重点在于抢占市场的速度,因为前提是“同质化的产品”或者“更新速度较快的产品”,就是说,把众多因素排列组合,会很明显看到,速度是优势。</p><p>但是如果加多一个创新的因素呢?单从渠道分销来说,创新点可以在哪里呢?创新的成本和迅速站立市场的利润对比如何呢?行业的性质,对于企业行走江湖,优势的选择是关键。</p><p>突然想起一位朋友,他的职业规划论证了这句话:做什么工作都有做的出色的可能,但花时间思考自己喜欢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然后做出选择,走对方向,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幸福感。</p> <p>讨论已经渐入佳境,收藏之,看了再发言</p> <p>wow。差点没看到两位家人的精彩讨论:<br/>好的,我们缩小范围,集中在速度与优势这一片。</p><p>先是雷霆家人的:<br/></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我有两位朋友,都是做全国代理的,一位的特点是,接个产品弄套资料,就在短时间内上全国,然后慢慢的补充休整。另一位是,总要等到所有资料都做的完善而具体了,才启动全国市场。按道理是应该后一位做的更好,可后一位往往是一次做到位了,同类竟品跟进的也快,往往就把尚未夺取的市场,让大家瓜分夺取了。</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其实从他们的个人收入来看都是年近几百万,其实在这个圈内并不多,但各有其特长。</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个人建议,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现在市场的机会往往有很多看的是速度,当然质量也不是空谈,也要做到。</font></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color="#0000ff">都说鱼和熊掌不能间得,但今天吃鱼,明天吃熊掌,可不可以呢?</font></div><p></p><p>其实雷霆家人的这两类朋友,也是我经常遇到的<br/>一类是“思考致富”型,强调的是:东风不落,万事俱备<br/>一类是“劳动致富”型,强调的是:逢山开路,遇河搭桥</p><p>创业路上,单纯的两者都很累,如<font color="#ff0033">雷霆家人讲得一样“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font></p><p>但,讲到先后上,我更倾向于先“思考致富”再“劳动致富”。</p><p>起始的“速度”快,很可能让你抢占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却是“不成熟的”,正如地基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地基,“速度”只能让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p><p>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到七年:<br/>一则:是因为他们想快快不起来(没有地基,快是不可能的)<br/>二则:是挺快的,但不成熟的“虚幻的快”导致了他们死的也快。</p><p>随便一个创业的“谁不告诉你,他的宏伟目标”,大家都在追求发展快。但急工冒进是迟早要还的。</p><p>与其付出成本先“劳动致富”,不如先“思考致富”<br/></p><p>再对比雷霆家人举到的例子:</p><p>雷霆家人,举的后一位朋友的例子,其实是思考的另一层:“思考什么致富”的问题。</p><p>家人的这位朋友,不像是在“思考什么致富”,更像是在犹豫不决,比如这位朋友应该提前想到“行业的特殊性(容易被别人抢占市场),那么事不宜迟,积极行动”</p><p>当然,细节我不甚清楚,就不好过多评价了。</p><p>不过,还是如雷霆家人讲得“<font color="#ff0033">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font></p><p></p><p>-----------------</p><p>p.s。电脑可能中毒了,卡啊。jinngle的晚些回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 21:04:2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