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_jhj 发表于 2007-9-3 16:44:21

职场上不要当好人

&nbsp;<font color="#ff0000">随时都要对每个人很好,只会让自己平添负担。在职场上不当好人,其实没什么要紧。</font> <p>  在职场上你是好人吗?是否经常在“要做好人、或是不要做好人”之间徘徊?是否觉得当好人的代价太大,还是当个恶人比较轻松?</p><p>  艾琳最近就被这样的两难选择搞得很是郁闷。艾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和善、擅长取悦别人的人,因此她几乎没有能力用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负面的感觉。艾琳也知道同事们在利用她的善良本性,但她无力挺身而出,抗拒这来自他们的请求(或要求)。当艾琳来见我的时候,她已经为了取悦别人而精疲力尽,但是又因为太害怕而不敢说“不”,也不敢筑起一道围墙;因为,在她的心中,如果这么做的话,就“不是好人”了。</p><p>  从艾琳身上,我们显然看到,总要做个好人的思想并不正确。坚信当好人能够使你免于拒绝、孤独、或免除包括创伤等想法,会让你的心情和行为担上沉重的责任感。随时都要对每个人很好,这么沉重的负担根本不符合人性,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当的。</p><p><strong>  你的“好人”指数有多高</strong></p><p>  回头来看看职场中的你,是否也在不同程度地遭遇着和艾琳一样的困境?也许你还想知道,在同事和领导眼中,你到底是不是个“好人”?先做做以下的测验,看看你的“好人指数”有多高?(把你认为完全或比较符合自己现状的选项加起来,这就是你全部的分数。</p><p>  心理小测验</p><p>  1。 我以自己身为一个好人为傲。<br/>  2。 对我来说,要拒绝同事或领导是很困难的,即使我真的应该拒绝他。<br/>  3。 也许我为别人做了太多好事。 <br/>  4。 对我而言,赋予自己负面感觉远比向同事表达负面感觉来得容易多了。<br/>  5。 如果事情有差错,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应该受谴责。<br/>  6。 我深信自己应该永远和善对人。<br/>  7。 我也许对同事做得太多、太过和善、甚或被别人利用,但也因为如此,我才不会因任何理由而被拒绝。<br/>  8。 我真的相信好人会得到同事们的肯定、感情和友谊。<br/>  9。 我认为向同事表达愤怒不是件好事。<br/>  10。 我不应该向我关爱的人发怒或表现出失望。<br/>  11。 我很害怕如果我对同事不好,我就会被忽略、拒绝、甚至惩罚。<br/>  12。 我深信我应该永远当个大好人,即使这暗示着我允许同事利用我的善良本性。<br/>  13。 对同事好、为同事做事来取悦他们,是我免于遭到拒绝、否定、遗弃的不二法门。<br/>  14。 如果我批评别人,即使他真的值得批评,我还是不认为我是一个好人。 <br/>  15。 我借着对同事们好,让他们都喜欢我。<br/>  16。 有时候我觉得,我需要藉由做好事取悦并换取同事的关爱和友谊。<br/>  17。 当个大好人常常会让我不向别人表达负面的感觉。<br/>  18。 我相信同事会形容我是有礼貌、讨人喜欢、令人愉快的人。<br/>  19。 我认为我的朋友应该都要喜欢我,因为我为他们做了许多好事。<br/>  20。 我要每个人都认为我是个好人。</p><p>&nbsp;&nbsp;&nbsp;  <strong>分数在14~20之间:</strong>你已经“好”到有问题了。很有可能你的人际关系和情绪健康,都因为你的好意而遭到负面影响,你为了当好人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p><p><strong>  分数在8~13分之间:</strong>你的取悦问题在于,你过度需要对同事好,却让自己过得不好。 </p><p><strong>  分数在5~7分之间:</strong>虽然跟大多数取悦者比起来程度比较轻,但你还是会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一个好人。</p><p><strong>  分数在4分以下:</strong>和取悦症患者比起来,你对“当好人”的关心程度简直太低。</p><p><strong>  好人意味着取悦别人</strong></p><p>  当了25年的临床心理学家,我可以确定一点,个性这东西,实在是太有趣、太复杂了,所以要用一个像“好人”这种简单的字眼来一言概之,实在是不太可能。但是,如果你在早期就形成某种人格特质,而且变成自我概念的中心时,像这样的一种人格标签,不仅仅是在工作中,它对你一生的想法、感觉和行为都会有深远的影响。</p><p>  父母、老师经常会将好人这个标签贴到行为良好的小孩身上。“你真是个乖巧的小孩啊!”好人也经常被职场中的前辈拿来用,例如:“你应该当个好好做人。”因为这样意味着有教养、有礼貌、行为端正以及最社会化的表现。</p><p>  然而,有趣的是,“好人”这种特质,套用到职场人身上时,却常常受到漠视、甚至贬低。例如,想想看,你的领导或同事用些主观的词句评价你:“他很好,但是……”或者“她是个好人,只不过是一个单纯的没有脾气、顺从的年轻人;我们用不着讨厌她,她不过是能力稍微欠缺罢了……”这种带有怀疑意味的“但是”,通常和职业人的负面特性有关。事实上,有些职场“好人”甚至会被轻视,因为他们的人格特征中,充满了许多的顺从、逢迎、无主见。</p><p><strong>  好人的内心恐惧轻视和伤害</strong></p><p>  照字面上的定义,好人表示令人愉悦,但实际上,职场中的好人往往被理解为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因此他们下意识地要当一个取悦者。为了取悦他人,好人们会强制自己做一些未必发自本意的行动,并因此而患得患失,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焦虑和不安。艾琳就是这样一个明显的例子。</p><p>  一般情况下,取悦者都相信,向别人显示友好自己可以避免痛苦的感受,包括拒绝、孤独、遗弃、否定和气愤。但是,取悦者一般来说都会做得更多,他们要确定他们不只被视为普通的好,而是要相当的好。最后,取悦者经常在关爱和体谅上做得太多,远多于常态的标准。在极端的好人之中,存在着有意识的保护:毕竟自己是这么地好,奉献得这么多,还有谁会想要伤害自己呢?</p><p>  表面上看来,这样的信念系统似乎很合逻辑而又很合理。取悦者相信在职场上当好人是个值得信赖的品牌。他们把当好人视为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避免职场上遭遇别人的刻薄和侵害。在取悦者的逻辑中,如果当好人无法让你免于人际关系的轻视或伤害,那就表示你一定做得不够好,必须再加把劲,努力做得更好!</p><p><strong>  职场上不当好人不要紧</strong></p><p>  压力管理始祖、汉斯·塞耶博士对好人内心所持的信念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他认为人类要避免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别人仁慈、对别人奉献。塞耶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存之道,因为由别人引起的压力会要人命。</p><p>  塞耶把他的压力管理哲学称为“利他的利己主义”。根据塞耶的说法,如果你对别人和善,并帮助别人,别人也很容易以善意作为回报,因此,就不太可能会让你产生压力。所以,取悦者习惯以当好人作为保护色。</p><p>  不过事实上,塞耶博士也清楚地告诫大家:为了取悦别人,好人们要放弃很多属于自我的东西,比如,好人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心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而为别人做事情;有的“好人情结”眼中的人甚至无法拒绝领导的错误或违法指令。然而,当好人没办法永远保护自己、让自己免于伤害。因为,有些人不论你对他们是好是坏,都可能对你造成情绪上的伤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天生就充满憎恨、偏见、心胸狭窄,也可能是因为他旧恨未消,而将宿怨发泄到你头上;也可能这些人情绪上本来就不健康、不够成熟,所以无法以关爱作为回报。</p><p>  因此,在职场上不当好人,其实没什么要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上不要当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