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优秀到卓越---论用孙子耍革新[信长野望12]
<strong><font size="2"><font face="Tahoma"><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从优秀到卓越---论用孙子耍革新[信长野望12]</span></span><br/><br/></font></fon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 谈到打仗的牛人 看看尉缭子怎么说 “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用兵三万可灭强楚,犹如伊拉克灭美国一样,是个神话,但他做到了,什么原因?原因当然很多 单其遗留下来《孙子兵法》就能告诉我们很多答案 所以我们要用革新一统小日拜拜孙哥为师是没错的 况曾哥说“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希望本篇能启本坛LXM等牛将能提三万之众一统小日江山,偶想那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吧 反正偶耍革新是没这个本事 哈哈哈 到是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能提十万之众统一小日 孙哥的战略思想 我前几天发了篇文章叫:用孙子耍革新 后来发现有很多孙哥的思想没有提到 所以今天重新整理。毕竟此前说过用PDCAR原则修改<br/> 耍革新 我想100个人有100种玩法 本篇只是瞎折腾 相信本坛很多朋友早已熟读<武经七书>之类 真是那样的话 就权当重温习一下孙哥的战略战术思想吧 本篇不探讨具体游戏中的技巧操作 具体是思想层面上 为此 偶昨晚又重拾<孙子兵法>总结他的战略战术共计28条 我想这基本上比较全了 有朋友能再发现其他的 欢迎一起探讨 <br/><br/>1、慎战<br/>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br/>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br/>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br/><br/>2、分析<br/> 五事七计胜五<br/> 五事:道、天、地、将、法<br/>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br/>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br/> 胜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br/>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br/><br/>3、先知<br/>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br/>,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br/><br/>4、知彼知己<br/> 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br/><br/>5、伐谋伐交<br/>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br/><br/>6、全胜<br/>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br/>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br/>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br/>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br/><br/>7、谋势<br/>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br/>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br/>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br/><br/> <br/>8、重视敌方<br/>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br/><br/>9、速战<br/>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br/> 故兵贵胜,不贵久<br/><br/>10、兵以诈立<br/> 兵者,诡道也。故能<br/>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br/>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br/>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br/><br/>11、兵以利动<br/>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br/>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br/><br/>12、兵以分合为变<br/>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br/><br/>13、出奇<br/>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br/>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br/><br/>14、突袭<br/>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br/><br/>15、易胜<br/>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br/><br/>16、计划<br/>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br/>,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br/><br/>17、致人<br/> 致人而不致于人<br/><br/>18、以战养战<br/>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br/><br/>19、协同<br/>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br/>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br/> <br/>20、精兵<br/>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br/><br/>21、爱兵<br/>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br/><br/>22、避实击虚<br/>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br/><br/>23、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br/>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br/>若则能避之<br/> <br/>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br/>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br/><br/>24、先发制人<br/>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br/><br/>25、因利制权<br/>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br/><br/>26、掌握先机<br/>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br/><br/>27、有所不为<br/>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br/>不受。<br/><br/>28、对立统一<br/>慎战----以战养战<br/>分--------------合<br/>奇--------------正<br/>虚-------------实<br/>弱--------------强<br/>迂-------------直<br/>患----------------利<br/>以十击一-----兵非益多<br/>师者远输------以迂为直<br/><br/>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br/><br/>。。。。。。<br/><br/>偶想毛哥大概依据以上20、23条总结出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哈哈哈<br/></span>[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8 13:47:21编辑过] <p>实践情景下的孙子艺术难懂,因为我们不知什么叫实践,不知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但终究我们总要搞清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是无法回避而必须要回答的问题。</p><p>没有路,没有道,走了便有了路,有了道。</p> <p>因势而为之,视情况定之</p>
<p> </p>
<p>认真的拜读了</p> <p>回家把孙子读完来``</p> <p>刚和一位孙子兵法研究会的神侃了一晚上,回来就看到家园的这篇帖子,认真学习了</p> 刚和一位孙子兵法研究会的神侃了一晚上,回来就看到家园的这篇帖子,认真学习了 <p><font face="Verdana">不是故意刷屏,自动返回未显示回复</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0:42:02编辑过] <p>学习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