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人才、奴才,哪种触动管理者的神经?

[复制链接] 4
回复
7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3-22 17: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者?什么是管理者?通俗地讲,管理者就是自己不干事,让别人拼命干事的人。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管理者所具备几个基本能力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是不是具备了这几个能力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呢?也不尽然。
  《论语》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三章: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公元前484年,颠沛流离的孔子在68岁高龄被自己的祖国鲁国迎回国。归鲁后,鲁国政府聘请孔子为鲁国“国老”,类似于现在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职。鲁国君臣以及在鲁任职的学生都请孔子做政治指导。孔子也不断把自己更多的学生推荐给鲁国政府,一时间鲁国政府的很多“公务员”都是孔子的学生,子路和冉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季氏族人季子然有一次向孔子发问:“仲由和冉求是否可以称得上是大臣呢?”孔子略作惊讶地说:“我以为你会问些别的(高深)的问题,哪知你只问仲由和冉求两个人啊!所谓大臣,是能够以大道的要求来侍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宁肯辞职不干。现在仲由和冉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踏踏实实干活充数的具臣罢了。”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会绝对服从吗?”孔子说:“正当的事情,服从是必须的。若要杀父亲和杀君主这样的事,他们也是不会听从的。”


  以道事君还是以色事君


  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真正的大臣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他们有理想、有原则、有抱负,无论辅助哪一个人或组织,也都会促使这个人或组织,向理性的标准、理想的主意以及仁道的思想上推进。假使对方违背了自己的处事原则却仍然不听自己的意见,他们宁可辞职也决不会为了小利而妥协、丧失自己做人的原则。这才是“大臣”的风骨,不是为了所谓的地位、功名富贵等而去行“大臣”之事,变成“以身事君”或“以色事君”。
  曾几何时,儒家学说变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政治论调。由此开始,中国的官僚体系也由培养“以道事君”的大臣演变成培养“以色事君”的奴才。到现在,很多人为了所谓的就业,竟可以丧失一切原则。中国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大学生纷纷奔向公务员岗位,为了这个“小臣”的职位,削尖脑袋,四处送礼,以求闻达于显贵。在企业界,为了获取一份好的职位,可以去上野鸡大学,买假学历,甚至有的女孩子还要陪招聘男领导睡觉,这些似乎已经成为了潜规则。
  听人讲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三个人去一家公司应聘高管,公司负责人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一加一等于几?”第一个应聘者想都没想,很干脆地回答:“当然是二喽。”公司负责人直接告诉他,你落选了;第二位应聘者想了半天,小心翼翼地回答:“应该是除了二的其他数字吧。”公司负责人沉吟半天,没有表态;第三位应聘者,点头哈腰地回答道:“您说是几就是几。”公司负责人大悦,说道:“公司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才。你明天可以来上班了。”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故事,官场更是如此。
  现在的很多官员没有搞明白,究竟是在以道事君——如同明朝清苑县知县唐成为了秉持自己的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而同当时的总理严嵩斗智斗勇;还是以色事君——自己的领导喜欢什么就说什么做什么,而忘记了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做官,从“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


  历史上的那些臣子


  翻开中国的历史,尽管历代朝廷变迁更迭,但高级管理者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七种:名臣、大臣、忠臣、奸臣、贤臣、佞臣、具臣。
  名臣最难做,几千年来名垂千古的或许只有诸葛亮、王守仁、曾国藩等屈指可数的几人。他们名望与实干兼具,但后世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次者是大臣,宦海沉浮依然不离治国之正道。何为大者?胸怀大,格局大,眼界高,正如宋代名士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宋朝的大臣,范仲淹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是为了追随道,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身前身后事。
  再次之,忠奸贤佞之臣,都是相对比而言,真真假假,只有留待历史公论。但凡忠奸贤佞之臣,大多私心太重。忠臣和贤臣,由谁来定义?当然是自己标榜的。所以,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极其讨厌所谓的忠臣和贤臣,认为他们或许是最大的奸臣和佞臣,是乱国之人。可即便是奸臣、佞臣,也都是颇具才学之辈,如宋朝大奸臣蔡京,文采斐然,其书法不逊于颜柳。还有明朝大佞臣严嵩,也是七巧玲珑心。如果没有足够的智商与才能,如何能入得了皇帝的法眼,如何能竞争得过所谓的忠臣?只不过一类是假君子,一类是真小人罢了。所以,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中,主角包龙星的老爹在临终前告诫包龙星:“清官只有比贪官还奸,才能斗得过贪官!”
  具臣,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历史长河中,不一定有名气,但是他们绝对忠诚、绝对尽职尽责,但不会绝对服从。孔子认为仲由和冉有,只具备做具臣的资格。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具臣是谁?首推海瑞。海瑞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禁止各种名目的乱收费,并带头拒绝“陋规”和“常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国家机器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他们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或许没有名臣那么高风亮节,或许没有忠贤臣那么清白无私,也没有奸佞之臣那么阳奉阴违,但他们踏踏实实,正如《西游记》中的沙和尚,任劳任怨,绝不做昧良心之事。

  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臣子


  在我们的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为企业老总,你是否想过,在你的小朝廷里,哪些是名臣?哪些是大臣?哪些是忠奸贤佞之辈?哪些才是具臣?
  不要奢望名臣,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大臣往往会让你难堪,譬如唐太宗时的魏征,经常惹得李世民愤愤不平。忠臣与奸臣是相互依存的,贤臣与佞臣是相互对应的,这些所谓的分类全在企业老总的内心,你爱听真话,身边的忠臣与贤臣就多;你爱听好听的话和假话,身边的奸臣与佞臣就多。而具臣,往往是支撑起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还有一些企业老总喜欢招收一些能吏。在他们看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吏往往特别能帮公司赚钱。但这样的企业掌舵者恰恰需要自省,你是否驾驭了能吏。就如《三国演义》中,乔玄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很多企业之所以很快消亡,往往不是能人太少,而是能人太多。能人多,给你的希望就多,会让你的欲望很强。而当你的欲望与能力和资源不匹配的时候,你的公司就会分崩离析,这时,这些能吏很可能就成了乱世之奸雄,开始占有你的财富,替代你的位置。
  优秀的企业家,应该能够让企业小环境成为盛世,让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具备奸雄潜质的人成为能臣,能够让忠贤之臣成为具有大胸怀的大臣,让普通的员工成为具臣。所有的臣子之间,都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关键取决于领导人本身的认知以及搭建的企业架构。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有什么样的土壤和环境,就生长什么样的生物。这就是生态平衡。
  不要以为西方的管理多么先进,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如何让团队成员千心万心变一心,让大家愿意奉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形成合力,不断实现既定的企业目标。
  合格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具有优秀品德的人。优秀品德的首要体现是诚实,对人真诚,对企业有比较高的忠诚度。诚实的主要表现是:在是非面前坚持原则,与员工沟通敞开心扉,在工作中实事求是,出现失误勇于面对。如果你一直这样做了,你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只有诚实才会认真工作,才敢于承担责任。诚实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水准,如果一个管理者连诚实者不具备,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以所谓聪明的“管理技巧”蒙骗员工来取得工作绩效,那么,“狼来了”的故事的主人公可能就成了你。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企业文化来管理,就像武侠小说中最高的武功是以无招破有招。关于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有人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企业文化就好像炒着辣椒的确良屋子,满屋子的辣椒味,只要你走进这间屋子,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得闻一闻。”企业文化是决策层人格魅力和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员工在企业中的无形的行为准则。作为管理者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经常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宣导并且要做到以身作则,身正为范。要通过宣导让员工明白我们公司是干什么的,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去做;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当员工都接受并把它融会到工作当中时,你就拥有了一批优秀的员工,你也就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了。希望我们的管理者不仅要善于“闻辣椒味”还要善于“炒辣椒,制造浓重的辣椒味。”
  而如何做到这些,就看企业领导者对自己臣子们的定义和要求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17:09:09 | 只看该作者
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板凳
发表于 2011-3-23 18:17:19 | 只看该作者
真诚很重要
4
发表于 2011-3-23 18:28:09 | 只看该作者
是的,真诚很重要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18:33:53 | 只看该作者
是撒~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