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内席卷全球18亿美元票房,并且这一数字还将继续,《阿凡达》的颠覆性在于真人3D成像技术的运用,以及超凡脱俗的视听创意。故事仍采用好莱坞式的情节,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最终正义战胜邪恶,这个情节本身并不重要,而在于整条线的创意,虚构的那个叫潘多拉的星球、那个叫纳美人的外星人族群、那个叫阿凡达的通灵化身,以及那些我们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又似曾相识的动植物和人类武器,在加之制作技术的创意,大导演的悬念,使这部影片最终成为社会热门的文化现象,而非简单的一部影片。从《泰坦尼克号》,到《达凡奇的密码》,再到《阿凡达》所体现的是美国的创意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经济的强大。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 Creative Economy),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美国是最早发出“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宣言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强力打造好莱坞大片等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并全力向外倾销好莱坞文化产品以及其他文化产品。我们可以看一下《达凡奇的密码》,《达凡奇的密码》作者是丹布朗,被拍摄成电影之前是非常热销的一部“宗教”+“悬疑”的小说,《达凡奇的密码》是否真有藏疑的密码不是关键,而是通过符号学把真实存在的建筑和实物、晦涩的宗教仪式和迷局、隐藏的迷题符号、大人物小人物疯狂的逃逸追杀、高速快捷的问题解决方式串联起来,诡异的符号才是这部热销小说的创意关键。文化创意往往善于利用文化的元素,进行文化产品的深度和系列开发,由此形成经济文化的链条发展和效益。比如《达芬奇密码》就是利用西方世界影响重大的宗教性的文化元素,在宗教的争端中进行“炒作”,从中渔利,形成连锁的经济效益。还有目前的《阿凡达》无论是好莱坞的影视票房,还是网络、游戏,或是旅游、文化产品等等,都连带着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说了这么多,文化创意产业究竟是什么?美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把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而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这个定义把广告、建筑、艺术、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电视和广播、表演艺术、出版和软件等行业都划入创意产业部门。创意经济研究的有关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说白了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差异化的精神体验为本质特征的,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而精神的消费必然是在物质消费得到充分满足以后开始的,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一定是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社会文明较为成熟的产物。而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当前社会的整体消费趋势正在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但是在我国仍有很多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尚未成熟,一方面并不具备精神消费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对精神消费的需求也较为有限。中国有很强的创意能力,换句话说,我们并不缺乏创意,而是缺乏创意产业能力!这个能够把居于个人的文化创意要实施落地,就需要政府支持,社会支持,金融支持,企业支持,人才支持等等一些列方方面面,而政府和金融投资的参与是必须的,因此,中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