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上司

[复制链接] 3
回复
94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8-15 13:1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看一个案例:遭遇“嗜甜”老板,如何生存?

亚辉是一个素质很不错的年轻人,29岁,海外留学归来,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在工作中亚辉根据自己在海外所学和在国内工作的经验多次提出建议(看到这里就知道坏了),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重视,反而屡屡遭到否定。

他发现他的老板喜欢听好话,同事中会溜须拍马的人容易得到她的信任,而自己这样苦心为公司长远发展考虑的人(更加坏了)却好像是不务正业似的!

这不,临近年底了,员工们都在盘点自己今年的表现如何,揣摩着老板会给自己打几分,拿到的红包会有多重,亚辉却发现自己工作虽然没少做,但在老板眼里却是个“问题员工”,在公司的位子岌岌可危,心中十分的委屈和不平。

亚辉的这位女老板,爱听甜言蜜语,不管是善意的批评,还是合理的建议,一般都听不进去。而亚辉偏偏是一个非常不习惯说甜言蜜语的人,甚至有些排斥这样的方式,认为是“溜须拍马”,与自己的道德准则不符。

亚辉问:“老板‘嗜甜’,我该怎么办?难道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原则,学习‘溜须拍马’?”

这个案例很真实,像亚辉这样的人很多。课堂上也有学员不无痛苦地问我:“难道我一定要遵守所谓的‘游戏规则’,难道我应当要向社会的黑暗低头?”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在职场中,上司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跟上司相处的状态和结果,比跟任何人的交往都更大地影响到我们的职场发展和未来。我们的工作分配、需要的资源和支持、培训机会、工作调整机会、加薪升职机会,决定权都在上司手里。我们要判断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判断自己的工作环境、判断自己的职业前景,都需要来自上司的信息。

而且,由于上司对我们工作享有不容置疑的评价权,所以我们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时的心情,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上司。除了特别自我和特别不敏感的人,对大多数人来说,上司的一句赞美可以让我们喜不自胜,而上司的一个皱眉、一句训斥也可以让我们胡思乱想半天。

另外,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社会,个体的力量即使不是越来越弱小,也必须通过他人才能得以实现和放大。马云说:“人应当通过跟人打交道,才能拿到自己的结果。”

任何人要证明自己出色,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配合,尤其是上司的支持(资源、信息的提供)和认同(未来发展的前提)。

一句话:上司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是每个职业工作者都应当有效处理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可是,不要忘了一点,上司不是你的爸爸妈妈,他凭什么要认同你?他为什么一定要支持你?

虽然从理论上说,每个上司都应该支持下属,但下属仍然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这一点。

于丹曾经讲过,做人要“外化而内不化”。“内不化”的意思是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选择,内心坚信,胸有成竹,不因他人的非议或者抨击而改变;“外化”则是指与人相处的时候,能照顾他人的感受,能有所让步,跟人融洽共事、愉快相处。

最麻烦的是“内化而外不化”的人。这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心里没有主张,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偏偏跟人打交道的时候牛心左性的,或者叫做“拧巴”,别人要吃荤,他偏吃素,非常固执。

跟上司相处也需要“外化”。要知道,上司也是普通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有毛病,有缺陷,有个人癖好和偏爱。

亚辉的老板喜欢听好话,不喜欢逆耳之忠言,无可否认,这不是什么美德,但却是很现实的,这是他的老板喜欢的沟通方式,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人都喜欢让自己感觉愉快的人。试想,如果亚辉自己当了上司,他会真的喜欢一个一点都不讨好他、不适应他、整天愣头青一样、说话又硬又冲的下属吗?

要知道,老板是最孤独的,最操心,压力最大,经常被迫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定,任何人都不能分担他的责任。

所以他要维持心理稳定和心理健康,更难。

老板特别需要安全感,需要温情,需要别人的赞美和肯定。

调整自己,让上司感觉愉快,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一部分。

有效的下属能理解老板的压力和情境,能体贴和照顾老板的情绪,能让老板放心和舒心。这样的人,对公司来说是良好的黏合剂,帮助老板稳定情绪,最终会令公司更稳定,这对公司是一种实质性的贡献。

而像亚辉这样的人,他认为自己一向是言行一致,本分行事,工作业绩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而不是讨好上司得来的。虽然他也知道和上司保持一致很重要,但是从心里讲他并不愿意成为一个老板希望的人,因为他觉得这样的改变会让自己接受不了。

亚辉这样想,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可是这种说法成立吗?

《论语》中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君子)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君子讨厌那种把自己的偏见当成智慧,把无礼当成勇敢,把对别人的诘难当成直率的人。)

这说的不就是亚辉吗?

直白一点说,亚辉非常幼稚,对职场的事情,他还根本没找着北,就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亚辉认为自己的建议是在对公司作贡献,就不讲究讲话的方式、不照顾老板的感受,这就是典型的“不逊以为勇,讦以为直”。

而亚辉最大的偏见就是:他认为他是凭真才实学为公司作贡献,就不需要讨好上司。

“凭真才实学”几个字,有点让人发噱。姑且不说真才实学很难被证明,实际上,凡是自认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合作精神方面往往都有问题。马云说,自负的人情商低。这样的人经常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亚辉自己说整天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结果自己根本只是一个职位都难保的问题员工,就已经是明证。

亚辉不愿意讨好上司,认为这是自己做人的原则。他对溜须拍马这个字眼十分敏感,直接就跟“放弃自我的尊严和追求”、“卑劣逢迎”、“扭曲人性”等联系在一起了。

诚然,马屁精灌老板迷魂汤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谋求不应该得到的利益,确实让人不齿。

而我们这里说的是:根据上司的沟通风格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对上司用“抚慰式沟通”,这是职场必备的技能。(参阅本关第三节“如何说上司才会听”部分)

对上司付出情谊、按照上司喜欢的方式去跟上司打交道,就可能被人说成是拍马屁。

我非常景仰的孔子孔圣人,在两千年就说了:“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即如果你对上司“尽礼”——尽到礼数,尽到责任,就会有人说你拍马屁(谄媚)。

但是,难道人不应该尽礼吗?

如果你理解老板的孤独和压力,并希望帮助他、帮助公司,你会知道,对老板友善、调整自己来适应他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如果某人标榜自己“我从来不傍老板的大腿”,或者说“我对老板从来不假辞色”,甚至吹嘘“我一向敢于跟老板对着干”,这样的人,通常是自卑心理或仇富心态作祟,除了“不健康”三个字,我们还能怎么评价他?

有一个中国著名民企的老板曾经说:“凡是不愿意亲近老板的下属,他们心里都有鬼。”中国也有句古话,非常精辟:“眼无成见读书多,胸无渣滓处世圆。”意思是,眼里没有成见,才能看得进很多书,而心里没有渣滓,处世才能圆通自在。

圆通通达之人,自然心胸宽大,不会吝惜对人表示友善,其中包括自己的上司。老板“嗜甜”,那就给他甜,无伤大雅。

像亚辉这样的人,需要有人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不能跟女老板友好相处,只是因为他心里有渣滓。渣滓是什么?就是他过度膨胀的自尊和自我。

在这个案例中,一年前,亚辉来咨询的时候,专家告诉他,对上司说好话是个合作的信号,他可以不必改变自己的处事原则,但是要学着与人友好合作。专家建议他:第一,学会真诚地称赞老板。(亚辉以前对老板心存偏见,完全看不到老板的优点——瞧,渣滓大吧?)第二,提出建议时,少谈不利的,多谈“更加有利”的,不伤老板面子(避免“不孙”和“讦”)。第三,做好本职工作。

亚辉后来的结果如何呢?他最后是不是“不得已向黑暗的社会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呢?

一年后的今天,亚辉从容且轩昂,与去年比较简直判若两人。在和老板的沟通中他已经自如了很多,他的很多想法和建议也逐渐得到老板的认可,不久前亚辉还得到了提升。

关于这一年的变化,他说:“不仅没有感觉失去自己的个性,走出了这个误区后,我还真的越来越发现老板身上有很多优点呢,现在我平时也总夸我们老板呢!”

职业化地看待上司,第一步就要求我们理解并且懂得:

上司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

容忍上司的缺点,调整自己,实现与上司的有效配合,是下属的义务。

帮助上司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

提醒新经理们:如果你跟上司关系不好,千万别让人知道!因为明眼人立刻会明白,你在公司一定是个失败者,你绝对没有融入公司的主流!

来源:《新经理过九关》

沙发
发表于 2009-8-17 13:29:34 | 只看该作者

学会与同事沟通与上司沟通不是阿谀奉承也不是溜须拍马,而是怎样让别人赞同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赞美,你的真诚赞美也许能换得一个人一天的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13:59:05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7 14:01:29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9-8-21 14:12:03 | 只看该作者

以礼待人,和平相处,别太计较一时的得失,你会很快乐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