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丧失了过去的灵魂,不再能够反映一家连锁店对一家温馨社区店的优势。“ ——2007年2月,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内部备忘录 在这样一个趋优消费(Trading up)的时代,它的始祖之一星巴克却陷入困境,这是很让人意外的现象,它这么快就到达了极限,虽然在多年前,美国媒体已经在惊呼星巴克密集的开店策略,造出这样的说法,星巴克一家新店在一家星巴克的吧台旁边开张了。就中国市场和我的个人消费体验,星巴克已经慢慢算不上趋优消费了,比如不定期更换桌椅沙发已经让它的店门环境略显旧,虽然比大多数本土咖啡馆要好很多。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网刊登了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的一篇分析文章《星巴克的增长如何摧毁了品牌价值》,他把重点放在“增长”和“品牌价值”两个关键词上。他认为,“星巴克试图通过创新来增加价值,比如提供无线上网服务、创作并销售自己的音乐。近来,星巴克尝试着把工作重点重新放到咖啡上,提高各标准饮料的质量。然而,这些举措无一能够解决根本问题:星巴克是一个试图为不再特别的体验收取高价的大众品牌。你要么削减价格(这意味着与成本相符合),要么削减门店,恢复品牌的独特性。” 约翰?奎尔奇认为增长从如下三点破坏了品牌价值: 首先,喜欢在俱乐部般的氛围中喝着一杯高质量咖啡放松自我的早期顾客,发现自己成了少数人。为了增长,星巴克不断去吸引“买了带走”的顾客,对这些顾客来说,服务就意味着买咖啡的速度,而非被柜台后的服务员认出并愉快交谈。 第二,星巴克推出了许多新产品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些新产品削弱了星巴克的品牌,并且给服务员带来了挑战,他们必须努力记住越来越复杂的饮料菜单。由于半数以上的顾客对饮料有个性化的需求,那些因社交技巧和对咖啡充满激情而被招聘来的服务员,不再有时间与顾客交谈。 第三,开设新的门店并推出大量新产品,只会带来表面上的增长。该策略使最高管理层忘记了要年复一年提高单个门店的销售额。 不过,对于各类星巴克报道中经常说的咖啡大师傅(Barista)与顾客的交谈,以我个人的体验而言,在中国虽然星巴克店员比本土咖啡馆店员要善于交谈得多,但远没到成为竞争优势。对于交谈,上海的店员要比北京做得好得多。 另外,我并不认同约翰?奎尔奇这句话,“那就是为何像Prada这样的奢侈品品牌仍然是家族企业,或者被私人投资者所控制。它们可以通过在国际大都市精选门店并限制数量,保持小型化、独特性和高价格。”星巴克所在的趋优消费市场,和Prada所在的奢侈品市场是不同,虽然沃顿商学院的观点认为,“奢侈品向全球大众市场的转变”,但满足趋优消费市场的,是星巴克、ZARA和H&M这类品牌。打个比方说,趋优消费是周杰伦,而不是苏打绿:听说你听周杰伦,他粉丝会很兴奋,“你也听周杰伦!”苏打绿的甲粉丝看见乙粉丝会很不屑,心说,“你也配?”而且他们会很失落,怎么苏打绿都这么大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