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从百事内战看跨国公司中国模式

[复制链接] 0
回复
85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8 21: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百事内战看跨国公司中国模式

引文:

      最近在杭州百事可乐装瓶厂、上海百事可乐装瓶厂与百事公司之间爆发了一场股权争夺战。上 海百事与杭州百事正在进行合并,上海百事可能将取得杭州百事50%的股权,并从9月底主导浙江地区的销售。   
      杭州百事已开会通告了与上海百事合并的事宜。杭州百事的财务已经撤掉了,人员正在安排中,9 月底要归上海百事管了。而且,目前上海百事与百事高层正在就此事进行谈判,上海百事预计要取得杭州百事50%股权。

     似乎所有人的人都看到了这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在熟悉不过的窝里斗,但在这背后却孕育了极大的另一现象,百事25年中国之路的真正崛起。

 

跨国公司:中国市场,痛并快乐着

9月份新营销的封面主题便是《痛爱中国,跨国公司的劫与结》,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这样的主题无疑极为具有吸引力和谈资的。2007年,中国股市的热,中国经济的热,中国社会的热都随着倒计时2008世界眼光聚焦中国而变成高度沸腾的沸腾,不难看到,那些原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的奢侈品大腕们纷纷开始在中国快速开起了店面,那些曾纪在全国销售第一的企业家居然没有一次到过中国的人开始在中国建厂扩产,那些印象中把中国当作贫民窟的财经神话突然间都把资本押宝在了中国身上……等等等等,中国市场突然间变成了全球的聚宝盆,也正是这看似极为美好的一切让那些跨国公司的巨头们迷失了。

已然在中国奋斗10几20年的跨国公司如今中国市场成为他们全球销量最高的产地,正是这些先驱的引导致使大量的后来者不断涌入。但中国不是美国,更不是瑞士,法国,日本,中国独特的国家体制是那些盲从跨国公司所不了解的,中国独特的风土人情是那些浪漫的跨国公司不能够理解的,中国独特的市场经营特点是那些跨国公司所不能够驾驭的,因此,对他们来说,仿佛置身财富掘金地,却惟望洋兴叹。所谓快乐,是伴随着痛苦而后才来的。

 

百事模式:跨国公司最好的楷模

大胆猜测,如果不是成功开发13亿人口的中国,百事是否依然能够风头盖过可口可乐?而对于百事的中国模式,印证了中国的历史故事:卧薪尝胆。进入中国的时候百事已然是一个巨头,但却和那些喜欢到中国就端着架子不放的跨国企业不一样,百事选择了客随主便。

难以想象,1981年,深圳一家罐头厂的厂方代表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海关接待了百事公司的代表居然成了百事中国的开始,难以想象,5%的股份百事依然同意合作,难以想象,一个在国外风光无比的企业居然会对中国大腹便便官腔十足的地方政府俯首称臣?这不是卧薪尝胆是什么?而在看看如今。企业为了与百事合作不惜大打出手,血拼到底,而百事自己也是持股比例都达到了80%左右。在目前的20家灌装厂中,不完全统计,百事占大股东的达到了近15家。平均股权则达到了50%。这不是卧薪尝胆是什么?

当然,也有人说百事费尽了25年的光景才换来今天实在不聪明,诚然,对于当初的中国市场和如今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而所谓的大家看好的可口可乐的模式也未必适合所有的跨国企业,因为如今的中国中粮集团、嘉里集团及太古公司已经不再是当初中粮集团、嘉里集团及太古公司了,即便是其他人,态度是欢迎的,但如可口可乐一般的条件却未必是能够达成的,如今的中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有太多条件和理由可以成为和那些国外品牌一样优秀的国际品牌,环境变了条件自然变了。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有两点:1是跨国公司选择中国就要适应中国,而不是试图用自己惯有的标准改变中国。2是跨国公司绝然不能以高姿态来俯视任何一家中国企业或者消费者,竟和才是真道理。

百事模式也并非完美

对于最初的单纯想要进入的心态使得在产品和经营上的把控失去了方向。很多负面的新闻和消息、事件也随着百事的壮大不断出现。譬如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公布首份污染企业名单,其中包括著名的百事、惠尔普、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譬如不排除未打开却漏气导致变质等可能,按照厂家的配料、经过多重过滤生产的可乐绝对不会出现絮状物。的产品风波;譬如大量糖浆没能在保质期(70天)内用完,致使糖浆过期。而不愿亏本做生意的经销商们于是选择了偷偷摸摸销售过期饮料,百事可乐占到10%左右等等,这些在国外看起来不容出现的过错,在中国却是司空见惯。

一方面,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如果是全球性的产品统一出现问题,则必须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妄以中国消费者不会追究或者不懂,SK-II、微软、东芝都曾出现过这样的错误,而其结果不言而喻会令其公众形象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竟合也好,收购兼并也好,外资公司的责权利必须分清楚,单独独资的确能够避免问题出现,但却会大大降低速度。合资则有着责权利的问题,谁也逃脱不了干系。第三,如果是走可口可乐的路径,选择中国强势企业合作,绝对不能抱以毁灭性的心态,象达能和娃哈哈事件那样,毁灭中国品牌就等于毁灭自己的品牌,反倒像德国大众那样的支持民族产业发展,同时又为自己博得了口碑和销量才是最明智之举。一如百事也是如此,虽然曾经过去的一切看起来损失了很多,但要看如何衡量,社会价值和口碑+品牌影响力,无疑大过强盗式的霸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