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六韬三略》之一“天下为公”

[复制链接] 20
回复
29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21 15: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古成大业者,财为轻,人为重。
        财只是结果,而人确是创造结果的过程。不重过程之中结果的无异空中之楼阁。
        自古成小业者,也都有一些通用之处。一、思考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感恩和换位思考的觉悟。自己得到多少都是理所当然的。二、行动只重结果,从来都是轻视过程。自己得到了,好像别人得到的更多则开始思虑是否再合作。 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想到别人得不到,你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就算得到一个人的力量又能得到多少呢?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国人从来都是通患难不能通富贵。创业的时候和守业的时候好像是2个人两个极端。在一无所有之时可以不计较个人得失,放手一搏;到安居乐业之时,却又为计较分毫之得失。这就是不懂“天下为公”的道理了。
        得到财富最好的办法是得到生成财富的根源。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人去创造的,得人者得天下。而得人必先得其心。不计较一时的得失而懂得收买人心者则必成大业。
       《六韬》有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译:“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天下。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
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们共同享用的,就是仁爱。仁爱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免除人们的死亡,解决人们的苦难,消除人们的祸患,解救人们的危急,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和人们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道义。遭义所在,天下之人就会争相归附。
人们无不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欢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就是王道。王道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一个组织的存在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组织创建者谋求个人利益,但是比这个目的更重要的是为组织所有成员创造利益。
       道义胜过私欲,组织才会昌盛。
沙发
发表于 2007-9-25 15:48: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你如何解决如下的问题呢?

人家为私,破坏规则,得到的是宝马和羡慕。

你有人生的操守,坚持教科书上的美德,得到的是:中年了,还在普通的职位上。

只要有人存在就有自私的心理。这个魔咒是根本就不可能被打破的。

那些所谓的“天下为公”估计是吃饱了没有什么忧虑的人写的吧。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9-25 18:28:11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个问题是分周期的,天下为公的思维是教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把自己做为中心,我们也应该考虑别人的利益,做到利益均沾。私心当然要,这么累不就是为了赚钱;但是赚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别人就是所谓的天下为公了。

任何道理都是死的,活学又活用才行。

4
发表于 2007-9-26 10:40:5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一个组织的存在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组织创建者谋求个人利益,但是比这个目的更重要的是为组织所有成员创造利益。
       道义胜过私欲,组织才会昌盛。

原来LZ对姜太公的<<六韬>>也很感兴趣.

 <<六韬>>我也很喜欢读 很欣赏那段"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道之所在 天下归之"

  同时对于<<六韬>>我更喜欢那句五才之说"勇、智、仁、信、忠” 

5
 楼主| 发表于 2007-9-26 16:18:14 | 只看该作者

                    从《文韬》中认识东西方用人的差别

这本书中我觉得“文韬”篇中,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一窥成大业者的一点精神面貌。做大事的人,善斟酌、会调停、能判断。这一部分让我们一窥原貌,再教我们怎么去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何去分别这些差别。

文韬中一个很现代的思想,就是现在好多企业要求的“以岗定人”。根据岗位职责去衡量这个岗位在岗着的性格、技能要求。

这里大家可能会问这个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人定岗)的指导思想有悖。古代的中国讲究先在深山苦修,完成修身齐家的过程,最后出世治国平天下。说白了修身就是学习各种技能、了解的个性、知道天下大势并指导自己立下有用之志;齐家,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就是应用所学的时候,使一切都在自己预算中,等出世的时候大多都已经是不惑之年了。

但是性格和技能的着重点在东西方就有了很大的差别。东方之道造就的“诸葛亮”500年也未必出一个,而西方造就的“臭皮匠'1年最少也可以出3个。中国的企业可以因为500年不出的一个人而藐视天下!可惜500年中我们错过了太多太多,就算是天之骄子也未必追的回来500年。

上面诸葛亮和臭皮匠的区别就在与技能和性格的侧重点上。《文韬》中“以岗定人”讲的是性格配合技能!通篇也是介绍你如何去识人,认识岗位所需要的又是那种人。

现在好多的管理讲到了”中西合璧“却更多的人不知我们要吸收什么而保留什么!

熟读《六韬三略》你就懂得了斟酌思考的出发点、侧重点,懂得各方利益的分配、如何做到平衡,知道如何通过你的世界观去判断对与错、是与非。

6
发表于 2007-9-26 17:47:42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很有道理 利益均沾 共赢  但是实际执行总有困难 当自己的行为与所信奉的道理相违背时又很懊恼 鄙视自己  走出短视也需要自制力

7
发表于 2007-9-26 20:47:31 | 只看该作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的人生终极目标!
8
发表于 2007-9-27 00:03:5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财是结果,人才是过程说的非常好,

但是人人都有一个梦想,都为了它去追求。。

结果得到了啊,但是回想自己身边的其它东西却已经变质,就不去想想过程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的,更别为了这个结果去破坏仅留下来的点点滴滴!

9
发表于 2007-10-26 18:54:10 | 只看该作者

   金钱不一定是目的,但一定是结果。

有空读一下。

10
发表于 2008-4-15 23:33:0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bluestorm8在2007-9-25 15:48:46的发言:

楼主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你如何解决如下的问题呢?

人家为私,破坏规则,得到的是宝马和羡慕。

你有人生的操守,坚持教科书上的美德,得到的是:中年了,还在普通的职位上。

只要有人存在就有自私的心理。这个魔咒是根本就不可能被打破的。

那些所谓的“天下为公”估计是吃饱了没有什么忧虑的人写的吧。

我的理解是:

  一、天下为公,是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小到一个组织,你要让你组织中的人有想头、有盼头、有留在组织中创造价值的理由;大到一个社团,你要让社团中的人同周围的社团比较,有奔头;

二、所谓“人家为私,破坏规则,得到的是宝马和羡慕。”我想,得到宝马和羡慕的人,他坚持的也是“天下为公”,只不过他的公指的不是天下,是他的团队,是他的利益共同体;

三、我听说“历史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历史规律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我在思索,我觉着还没找到规律,但解释这个问题也够了。

请大家指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