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制的制度不仅仅存留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各国的历史上都有,所以不要以“传统”来作为我们不作为的借口,也别以“别人”的不作为来作为我们不愿意改变的借口。市场是公平的,只是在现实的进程中,有的人学得乖些,有的人却还在犹豫,或是墨守成规不愿改变,也还有很多人将之作为权力博奕的砝码。 套句万科总经理郁亮的话,“我们有一个作底线的标准,就是做简单,而非做复杂;做开放,而非做封闭;做规范而非作权谋,惟有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在这种寻求“正视问题”、主动暴露问题的典范中,有一个标杆,那就是丰田,丰田TPS的最重要思想就是千方百计让问题自己呈现出来,而现在,又有了一个可以效仿的案例,它让“地毯子下的蛇”更无处藏身。 面对问题,发掘问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从长期的企业发展来讲,是非常值得的,与其最终被逼着改变,不如现在就开始慢慢改善。 日产汽车构筑了评测更加透明的如回判断系统,该系统以一线技术人员的评测为基础,由部长级别来判断是否需要通告召回,完全排除了管理层的参与。这样,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出如回所用的时间将会缩短,同时,“隐瞒召回”等有组织的违法行为在初始时期就会被消除。 新召回系统流程如下, a.各销售店在接到来自顾客的有关汽车质量的指责与抱怨后,把指责内容整理成质量报告书,与赔偿申请书一并寄往日产汽车; b.日产汽车方面,由质量保证部门主管担任主席的“技术会议”接收质量报告书和赔偿请求书,从技术角度判断是否应该召回; c.由质量保证部门的部长担任主席的“技术委员会”接收到上述判断后,在考虑法规适用性和安全性等基础上,最终判断是否提请召回。 对于管理层,技术委员会仅通知委员会所做出的最终判断,包括预算在内,有关召回工作“不允许管理层插嘴”。当然,并非顾客的所有指责都会被接受并认定为召回,也有“静观事态变化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技术会议也会对索赔内容进行技术性审核,并判断它是具有复发性还是属于仅此一例的特例,技术委员会将对内容进行评测,对于最终判断为不会重复发生的情况,将不予召回。通过该程序,日产汽车将在与国土交通省协商的同时,保持判断的透明性。 或许有人会说,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召回的标准,管理层也必然会对其施加影响,最终判断也是由管理层委员会所做出的,但是至少来讲,管理层在这方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授权给技术委员会来判定,已经是一大进步。即便是个花架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将赢得不少潜在客户的心。 人说谎话是很辛苦的,为了圆一句谎,往往要再说十句谎,而后还要不断地用更多的谎话来弥补,如此谎话越来越多,以致无处藏身,谎言越大越难补,代价也就越来越大。对个人而言是如此,对组织而言更是如此,因为我们可能很容易去原谅一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凡人,而市场却没那么容易放过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的品牌。因此,对于一个想要永续经营、想要长期生存发展的企业来讲,将公司交给一个不断完善、稳定的系统是唯一选择,虽然企业透明度的问题一直都在被关注和研究,但是这也是永远被浆糊中人诟病的一个部分,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只是重视披露规定(这些都是上市的底线要求)而非治理系统和企业文化,更别说占据80%的其它长尾了。公司治理,如何平衡高管与公司利益之间的关系,将是企业发展中的一大瓶颈。 卓越的企业如非常优秀的人一样,毕竟是少数。 BTW,最近谈得最多的“中国制造”的质量隐忧,其实很简单,个人认为,从一个公司/管理层对待质量保证部门的态度,也即质量保证部门在公司内的地位,就可见一斑。 市场中的经济组织,不应该也不需要太过于强调层级间的权利系统,更多地应倾向于责任的担当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分工体系,毕竟,大家都只是一个共同追逐组织利润的利益共同体,即使如封建社会般的强权政治,却不能为组织带来一分的利润,而只会影响市场对组织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损害企业在市场中的长远竞争力。 汤姆·彼得斯在他的《重新想象》中提到的一个“交叉项目管理的世界”这个构想是企业授权和以流程为主线的管理模式的写照,企业各领域的责任,相对的权利授予该流程的owner,各个owner整合企业内外相关的资源,对结果负责,项目相互交叉,在一些事情上,你得听我的,而在另一些事情上,我得听你的。至于管理层,主要落实平台的打造、游戏规则的主导制定与维持其严肃性,以及协调等支持性工作上。 所以做管理层应该要能耐得住寂寞,你“闭嘴”了,才有“齐聚众智”的可能,你要一张嘴,他们就都闭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7 21:49: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