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了,这篇文章.令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对管理时间的三个分类:受上司支配的时间,受组织支配的时间,受个人支配的时间.将"管理时间"这个问题集中到解决受个人支配的时间的问题上.又将个人支配的时间进一步分类为受下属支配的时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这两种时间之间的权衡则将问题进一步集中在受下属支配的时间问题上.而这通常也是大部分经理所要主要解决的问题-为下属花费了太多的时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先来分析一下问题是怎么产生的.用不完全举例法通过例举A,B,C,D四个人的情况,说明了猴子是怎么爬到经理人的背上的.这时候经理就在为下属工作了,成为了下属的下属. 解决问题阶段:也就是将猴子还给下属的阶段.不仅要还给下属,还要让下属好好地喂养.要么喂养,要么就打死它.否则经理和下属都要将时间浪费在处理猴子,救猴子上.这就要提高下属的主动性.首先分析主动性的层次:等待吩咐(最低级别),咨询,咨询并提建议,行动的同时即提建议,主动行动并定期向上级汇报(最高级别).第一二阶段是绝对要禁止下属采用的,因为这就等于是将猴子交给经理喂养.怎么样才能达到高级别的主动性呢,这是经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文中给出了一个提议:确保下属带着问题离开办公室时,除了明确约定下次共同喂养猴子的时间的地点外,还应就主动性的层次达到一致,这样经理才能根据自已的情况作好日程安排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提高下属主动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随后作者又给出了几条猴子原则,对经理人而言奕是日常管理经营中非常有用的几条参考 当时间管理桌有成效后,受经理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一部分可用来享受生活,另一部分则需用来完成上级和组织任务,并要保持下属的主动性. 这篇文章另一个很大特色就是提出了员工主动性话题,只可惜作者并没有给出很多的提议,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讨这一重要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