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与理念,我们更需要什么?fficeffice" />
在写这篇小文的时候觉得比较汗颜,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笑着离开惠普》在谷里红过一段日子,ke等家人写的笔记也很好,但是因为个人比较懒的原因,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过,只是介于近日所经历的一些事,结合自己工作的感悟,发点关于“工具比理念更重要”的不同感慨。
注:本文中所谓“工具”,主要是依据于大众意识里“实现目标”、达成理念的过程方法,而与“理念”所区别,因为广义的工具和方法,在我们谈理念的时候也会借助于某些工具,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工具,如果从这个范畴来谈也就没有意义了。
德鲁克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工具?还是什么理念?《世界是平的》,给我们最大的改变是观念,还是工具?最喜欢的一句兵法名言,"众皆知吾所以胜之形,而未知吾所以致胜之形",都知道我用的什么方法/工具成功的,但是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真正关键的,在于方法/工具背后的东西。
“有了理念,还要有具体的方法和工具”,这句话没错。
曾经有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一次,一个部属和同事闹矛盾,发生了一些过火的事,后来在谈话的时候,他说,“我问心无愧,我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是让我一怔,我不否认,或许,在很多场合,我也会说,"只要对得起我的良心。"但是,在组织当中,这句话的杀伤力却是非常之大,它让我看到了在团队内部统一认识、观念上的失败!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而不是“团队”的原则、价值观、理念来工作、处事,“人人全力以赴”,这种乱象我着实不敢去想象!
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好”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要把工作做好的决心,但是为什么我们大家都"好心没好报"?原因在于,我们都有"好"理念,但我们的团队没有一个“好”的理念,理念的“好”,不仅在于其与经营的相关度高低,更在于大家是否有共识,正如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的“战略问题”一样,我们并不缺少战略,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评判“战略”本身的好与坏,而在于这个战略大家都知道吗?都认同了吗?都深入人心了吗?
同国外的优秀企业相比,我们缺少的并不是什么先进的工具,尤其在现在“The world is flat”的世界里,竞争优势已经不再是工具的差异,日本的企业同5S、TQM、NPI,我们同样也用,但为什么我们还是赶不上日本企业的质量水平,难道能说这一切都是工具的差异?答案是否定的,真正在差异在于,日本人把“品质”、把“改善”作为一种信仰在践行,而品质在我们多数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甚至严格一点说,并没有多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品质,更别说在整个组织里达成一致的共识。
曾经在车上看到过一句斗大的标语,贴在企业的墙上,“请牢记818,xxx的质量日”,难道在他们看来,就只需要这一天才须要“记住质量的重要性”?恐怕这种类似的“质量日”、“质量月”、“质量年”的做法在许多企业里都有吧?"品质是习惯出来的",没有好的理念做引导,工具有何用?
在01年的时候,曾经负责过Sony的一个案子,月产量平均1000k,该年度客户投诉,除去在“品质合约”里面属客户责任的之外,仅有5件,而我们是00年中才转型到准系统部分,SMT车间才是00年7月才建立的。当然,说来大家不信,我们所使用的统计工具,就只用到简单的7 tools中的几项,MSA、SPC也只用到简单的两个chart,而那时我们的做法,是制作Production Management Plan(类似Control Plan,也是FMEA的思路,但是在嫡系的"FMEA家"看来,这分明就不是FMEA),主要给现场的QC人员用;其次,是靠现场管理(日本的三现原则),每一个环节都有人Cover到,QC人员和QE人员的分工非常明确,QC人员Cover现场状态,并处理简单的一些问题,QE人员主要负责策划管制方法、处理QC人员无法处理的问题,和寻求问题改进。我们依靠“以品质为信仰”、以“当仁不让于师、一贯、零缺点”的精神,让发生的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客户也不要求我们作做正式CPK、FMEA、DOE等等的report和form,客户投诉我们有时用PPT,有时用Excel,有时用Word,完全用我们自己的工具和方法,但是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和工具达成了品质目标、客户满意。
而相反的,也看过不少企业,甚至是之前面谈过的一些企业,自身品质并不见得如何,市场表现也并非万众瞩目,然则一开口就是6sigma、泊松分布、SPC的原则等等,甚至给我谈到高深的数学理论,它背后的公式来源等等,仿佛目的就是想考到我"说不出话",自觉认输一样,但是殊不知,在我看来这确实有点不知所谓,或许从学术、隐秘的角度来看,他们是“相当地有水准”,但是不知道,在这之前,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他们确实有效吗?我们一定要用它吗?有没有更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简单,提到这个词,我觉得,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工作简单化,“化繁为简”,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能力。
当然,我并非是要想否认工具的重要性,而是认为,这有个先后的问题,如果解决了组织的理念问题,那么适当的工具当然最重要,但是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遑论工具的重要性是在回避根本性的问题。我想,这一点我们的先辈并不是没有想到,之所以我们的古代哲学家们开发了很多优秀的思想传承给我们,而没有给思想设计好工具,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我们还没有真正解决思想和理念的问题,脱离了这些来谈工具根本是舍本逐末。
我们所缺少的从来都不是火车、汽车、飞机、轮船,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首先是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在中学时候学的《为学》一文中,穷和尚“吾一瓶一钵足矣”而最终自"南海还"的故事,至今言犹在耳,令人感慨万千。
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ProductID="戴明" w:st="on">戴明ersonName>博士曾经说过,任何人如果只是实施统计方法,不出三年必遭淘汰。我想这并不仅仅只适合于个人和品管领域,同样适用于每一个组织和整个管理领域。傻瓜才会钻进工具的套子里,聪明的人只在必要地时候使用,并寻思如何才能让它尽快消失!这个过程是我们进步过程,也是“一定要改善”的理念引导的结果,没有这样的理念,大家都会小富即安、不进则退。
我相信,在探索求知的领域时,我们需要更多地倚赖先进的工具,但是在已知世界里,我们所最缺乏的恰恰是一个正确、核心和一致的理念。就像管理一样,我们有很多很多很多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研究和实践这些工具与方法,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管理绩效却得不到真正的提升?
我们的党,依靠一把镰刀和一把锤子就创造了改天换地的历史,更印证了,我们所缺少的并不是镰刀,也不是锤子,而是镰刀和锤子的结合――那代表我们的信仰,和理念。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声明一下,刚刚喝了些酒回来,说了些胡话,也未知通也不通,也罢,都随它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