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目标管理的是与非

[复制链接] 12
回复
37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11-11 10:4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师与大师之间的激情碰撞,在管理学界莫过于戴明与德鲁克在目标管理方面的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这一碰撞当中,谁都难以说是赢家。德鲁克显得有些无奈,因为绝大部分人误解了他所谓“目标管理”的真正含义;戴明则显得有些孤独,因为媒体对目标管理这一“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的追捧,把他苦口婆心的反对声彻底地淹没了下去。

戴明为何反对目标管理我在前面简单梳理了一下,事实上,戴明的反对并非没有道理。尤其对于目前正在热烈追捧目标设定、考核、奖惩的中国企业来说,戴明的反对更加的振聋发聩。

目标设定有其固有的难点,有两个难点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往往带来操作中的困难。

一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完整性。

也就是说,我们很难设定一个既符合SMART原则,又能准确反映我们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的目标。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希望得到的教授们能够具备足够的研究能力,但是我们一般会采用在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这样设定的缺陷:教授们有足够的理由去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促成自己的发表。至少我所知道的很多研究生,为完成论文发表的任务,不惜出钱购买版面。

这个难点带来了大量的博弈。员工出于自利,会采取各种方式来使得自己的帐面表现尽可能的好看,但未必是朝着公司希望的方向努力。比如公安局以出车历程考察警察勤勉,导致的警车没事绕城跑;以抓获犯人考察警察勤勉,导致多人冤枉入狱。

二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可控性。

我们都知道,达成一项目标的影响因素至少有两个,一是个人的努力,二是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往往难以在设定目标和评估的时候剔除随机因素的影响,因而结果运用时就带来很多的不公平。

比如同样两个业务人员,一个非常努力,但是所在区域由于竞争对手重金推广,导致业绩很不理想。另一个吊儿郎当,但所在区域有一重量级代理冲公司品牌投奔,导致业绩一不小心大幅上涨。在他们两个孰优孰劣的问题上(尤其在对这一过程并不非常了解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判断?

这两个固有的缺点,加上很多人执着于将目标实现的结果一定要与奖惩挂钩,是导致戴明炮轰目标管理与绩效考评的主要原因。

德鲁克的无奈在于,人们曲解了他的伟大思想。在国内有关德鲁克目标管理的解读当中,管理学家杂志的专栏作家刘文瑞的观点可勘一读。他认为,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在西方专业化分工成熟的情况下,为消除过度分工带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基础上。

“西方的目标管理,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专业化,二是程序化。从亚当?斯密以来专业化的发展,从经济学强调的技术分工,到管理学强调的职能分工,再到政治学和社会学强调的社会分工,西方已经变成了一个广义的专业化社会。这种高度发展的专业化,在经营管理上为“做得好”创造了充分条件。但“做得好”不等于“做好事”,专业之优不等于效果之优。另外,从泰罗、法约尔以来的管理技术发展,使企业经营的过程得到了高度重视,从计划、决策、战略,到组织、人事、激励、沟通,再到控制、监督,每个环节都有深入的研究,为恰当安排经营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局部科学不等于全局合理,片段之优不等于整体之优。在这种背景下,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其基本目的,就是消除过分专业化和过分程序化带来的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局限,谋求整体经营效果的改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刘文瑞的“目标管理的错位与过时”一读。

而目前所谓“目标管理是洋垃圾”等愤青论调等,则是在对目标管理及目标管理的缺点都没有深刻理解下的盲目否定。

13
发表于 2009-6-17 09:24:25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
“洋可以为中用,古可以为今用,取其精华,掌握御剑之道”
12
发表于 2007-2-28 21:55:06 | 只看该作者

在仔细阅读德鲁克的<管理实践>后,深有同感.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是在西方专业化分工成熟的情况下,为消除过度分工带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基础上。他所倡导的目标管理强调管理人员不能只专注于专业,以专业为目标,最终脱离了组织目标,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在目标管理中,我更认为,要把握这一精神,在实践中需要重视目标管理中的过程控制,比如沟通、反馈等。不过目前的管理者很难真的按照理论上的要求去做。考核指标使他们顾不上把精力放在出效果慢的内部精细化管理上了。

11
发表于 2006-11-20 09:54:15 | 只看该作者
目标管理,设立的前提是西方那种细化分工的专业化模式,在国内的应用却明显有些变质的味道,目标管理更趋于一种调优模式,而不是一种基础的管理模式,如果执意要走目标管理的道路,那首先还是要掂量一下,企业是否到了需要整体调优的地步
10
发表于 2006-11-19 09:59:45 | 只看该作者

和scofieldyu的感触一样,绩效考核的难点有两个

1、目标制定后,能量化的也都尽量量化了,但目标确定多少是合理公平?考核标准定多少是合理公平?

  如我们制造业劳动定额的考核是一定要的,而且也可以量化,但劳动定额目标值定多少是公平合理?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很多有员工性别(男性力量大,女性较小)、机器、加工产品(多种多样)等,难以真正确定一个合理的数字。

2、对于没有量化的指标(定性、过程性指标)的考核,按现在的办法也只能分为优、良、中、差或A、B、C、D,并把评价的权力交给主管领导。但这样评价受主观影响大,容易导致不公平。例如,如何评价审计工作,如何评价战略规划,如何评价财务分析,如何评价市场调研、如何评价人力资源规划报告等。

  对这类问题是可以通过等级评价法事先确定一个指导性的评份标准(正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但具体评多少分则取决于主管对评分标准的认识,带有很有大主观性。况且,在企业各种主管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还没有象高考评卷教师一样受相对统一的训练,可以缩小但无法避免这种认识误差)

   中国有哪个企业绩效管理做得好,请各位家人介绍一下,或者哪位家人有这方面的深刻认识也请谈谈,共享共享。

 

 

[em01][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9 10:00:35编辑过]
9
发表于 2006-11-19 09:03:17 | 只看该作者
目标制定后,能量化的也都尽量量化了,但是考核标准的不同往往让考核的公平性受到质疑,所以怎么才能确定一套标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8
发表于 2006-11-18 13:59:05 | 只看该作者
根据个人的经验,当老板偏重于目标管理时,往往下属会有很多人浮于事的结果提交,过程如何只有天知道!
7
发表于 2006-11-18 10:56:16 | 只看该作者
目标管理,设立的前提是西方那种细化分工的专业化模式,在国内的应用却明显有些变质的味道,目标管理更趋于一种调优模式,而不是一种基础的管理模式,如果执意要走目标管理的道路,那首先还是要掂量一下,企业是否到了需要整体调优的地步;
6
发表于 2006-11-17 12:25:06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升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凡是不能指导实践的都是无用的,哪怕它再伟大、再华丽,在其他地方再功勋卓著,就像毛泽东思想可以指导中国革命,而马列主义总差了一点一样。

5
发表于 2006-11-17 10:24:09 | 只看该作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通过实践的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