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6年10月28日,枫叶随风乱舞的北京,西天云霞染红了人群暑后的炫目,缓缓地给这一年度拉上闭幕的帷幔。一个厮生与海交道,生于海,盛于海,亦梦难圆于海的传奇人物,也在这海风平静的时刻,谢幕于此,五星旗加棺。他的名字叫做霍英东。
海洋—发家。
时空倒转。1923年5月10日,霍英东出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那时候的海洋,并没有给他带去“细沙、烈阳、椰风、白浪”的浪漫体验,海洋只不过是霍家人不得不唯一去搏命而获取生存的天地。海洋的背后很茫然,这是任何一个当时吃海人的生存境地。霍家也遭受着似乎已定的命运,2个年幼的哥哥,叔叔相继葬身于海底,7岁那年,父亲也病死。命运多桀,这也是那时候大部分活着人的缩影。杂役工、苦力、伙夫、司机、小店主,经历了多种工作和职业……生活依旧没有给霍英东带去幸运。
1945年,日本战败退出香港。霍英东毅然回到了海洋,重做他的家业--驳运旧业。50年代的“韩战”给了他完成原始积累的机会。凭借着勤劳,勇敢,机智,霍英东从容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突破封锁,运输“抗美援朝物资”,使自己的事业获得快速成长。2003年,在回应外界对于其这段经历描述为“走私”历史的时候,八十岁高龄的霍英东坚决表达:当年我不是走私。抛开政治势力斗争的漩涡,也许这是一个热爱大海,却艰难生存的年轻人,在壮志未酬时,为理想和前途的“孤注一掷”。在同样巨大的回报和风险之间,霍英东紧紧地扼住了命运,把握了机会。
从此,“红色身份”也捆绑了霍英东一生。
足球—本真。
同样热爱足球,霍英东是通畅淋漓的,当大多数大陆的足球爱好者,还在为场地发愁时候,霍英东把玩着他喜欢的足球,投身于体育产业,支持大陆体育事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加入奥委会和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也与霍英东的大力推动紧密相关。
也许,体育事业方面的投入,是霍英东真正最为欣慰最为本真的部分。体育没有太多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对立,也不用商业领域竞争的“你死我活”,更不会背负“串通土共”的指责。
海洋—包容。
成功开发广州南沙,是霍英东晚年最大的夙愿。自1988年起,霍英东亲抓此项目,直到去世项目由其三子霍震宇接管。不管是否是他还想再来一次高利回报的“红色投资”,还是真的桑梓乡里,从商业运作角度来看,开发南沙项目显示出了霍英东在对于海洋挚爱基础上的娴熟博弈技巧,虽然过程受到了体制的限制及贪官的欺凌。一个真正智慧的商业人是不会指责和批评他自己的对立者,哪怕是涉及他鲜明立场,这无疑需要大海一般的包容。红色印迹鲜明的霍英东,在香港政治问题上的“务实技巧”,赢得对立者的赞同。在他逝世后,前香港民*主*党主席李柱铭表示,霍英东为人谦虚,务实,不会像一般有钱人胡乱挥霍,更没有指责争取民主运动的人。
香江畔,巨子谢幕。我们看其人生风云,唏嘘不已,犹如一部精彩电影的谢幕,思绪良久。那个倥偬的殖民时代渐远,下一个呢?李嘉诚?何鸿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