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夫(以下简称陈)校友,您好,我是东北财经大学校友总会网站的记者(以下简称记),欣闻您的两部小说《金融街》、《资本魔方》近
日已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并深受读者的喜爱,多家媒体、网站对您和您的作品进行了采访报道,我们向您表示由衷地祝贺,现在有几个问题想采访您一下。记:
1、您1985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工业会计专业,现在您是专业作家,请问您是怎样完成这样一个角色转换的?
陈:首先,要说命运。有时想来,人生真的像一出戏、一场梦,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自己的命运。使你不得不这样做.
包括我完成这个转变。当然,我并不是唯心主义者,因此,这命运并不是说神和鬼的作用力,而是指多重客观因素的
偶然性综合出这么一个结果。遥想二十年以前,那时正在母校读书,我梦寐以求地想当一个作家,但是,作家是什么?我能不能当一个作家?甚至,我此生能不能发
表一篇豆腐块一样的小诗或小小说,我都不知道。最后,只能随波逐流,吃了金融饭。真的不敢想,四十岁以后的自己要靠文学创作维生吃饭。远想五年前的这个时
刻,某国有银行总行派我到重庆市城口县担任副县长(挂职锻炼),当时,我有专车,专职司机、专职秘书,只想一年之后回来当个正处长,在某国有银行总行了却
此生,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写一部没有出版的长篇小说《祭爱坛》而丢官免职。再回想四年前,我被贬到某国有银行北京市朝阳支行当了一名普通信贷员也没有
想到自己还有官复原职的日子,居然能够再到某国有银行北京市分行信贷管理部坐上副总经理的位子。更想不到一年多以前我从某股份银行总行营业部和平门支行常
务副行长的位子上辞职出来,从事职业创作,真的能够在文学圈里获得认可并分得一瓢羹。因此,我归结这个角色转变的起因和结果之一,是命运的安排,是如此多
的想不到逼出来的结果。第二,我决心成为职业作家的直接原因还在于我在某股份银行一次很不愉快的职业遭遇,也可以说是我金融生涯的滑铁卢吧。不知道大家是
否读了《金融街》,里面有一个人物叫贾好运,他由于想干一番大事业,到一家股份制小银行去应聘,不幸落入了赖崃籁布下的招聘陷阱,最后身败名裂进了监狱。
可以说,贾好运的被骗命运就是我在某股份银行的真实写照,我们同样被逼到了绝境,区别只是贾好运选择了金融犯罪,我选择了当金融作家。第三,就是我对文学
一直是非常喜欢,甚至是热爱的。这一点,上次大连的《新商报》采访时,我已经提到了。一九八一年参加高考时,我的第一志愿是文学系;研究生考试时,我报考
的还是文学系,遗憾的是都没有如愿。一九八一年,在被东北财经大学录入时,北京市一个区的创作室也录取我为创作员。而且,我一直喜欢写,在母校的时候我就
写了数百首诗歌,并且在大学四年里通读了文学本科专业的全部课程。在我已经出版的金融悬念小说《金融街》和《资本魔方》中用于塑造人物的诗歌几乎全部是我
在母校时的作品。这一点为我完成从银行职员到作家的转变,提供了能力保证,应该说,也算是厚积薄发吧。
记:2
在您所经历的岁月,从学校到走出学校外,再到走上工作岗位以及升迁、遭遇贬职直到今天,再回首,您觉得对于您最有意义的人生经历是什么?陈:人生苦短,命
运难测。人的一生,如果不遇上坎坎坷坷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有的人起伏大、有的人起伏小罢了。在我四十年的生命旅程中,我感觉最有意义的人生经历就是跌倒
了再爬起来。这样的经历我经历了三次。一次是在某工业部。一九八七年,我准备从当时的财务司调到某国有银行总行去。可财务司的司长同志就是不放,而且,既
不让走、财务司也不再留,把我晾到了一个事业单位,让同来的同学看笑话。我坚持住了,两年后,还是如愿以偿地调到了某国有银行总行,并且直接分管当时该工
业部的贷款业务。第二次,是从某国有银行总行贬到支行当信贷员。我忘掉了面子,踏实当信贷员。后来分行人事处借调我去搞一套考核软件,我不但搞成了这套软
件,而且还主笔写出了《商业银行系统化绩效考核》一书,该书二○○一年十二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随后,我就官复原职,当了分行信贷管理部的副总经理。
第三次,就是从某股份银行辞职出来,一下子从一个公职人员变成了不一定能够成功的个体户,什么待遇都没有了,那种心里的落差还是很大的。长达半年时间,我
除了埋头写《金融街》,根本无脸见江东父老。我坚持住了,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了《金融街》和《资本魔方》两部长篇小说。在困难的时候,坚持,再坚持,就一
定能够有光明,一切挫折只是暂时的。这就是我从这三次人生挫折中的感悟。记:3.
我在您的个人网站http://www.seetea.com上面看到您说的一句话,说要做“最好的自己”,那您觉得您达到最好的自己的一个标准是什么
呢,或者说怎么样来衡量您自己是否达到了这样的一个自己呢?
陈:一个人由于生理、心里、阅历、家庭出身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在能力构成上是不同的。比如,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一定不适合官场和商场,更适合
教育和艺术。如果一定让他在官场或商场上混,他一定不会成为一流的官员或商人,但是,他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教授或优秀的艺术家。反之亦然。因此,我认为达到
自己最好的标准就是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当然,能够在某一领域进入前十名更好。经过四十年对我自己的内省及实践的检验,我认为我不会成为一个好官员,也不
会成为一个好商人。在官场上,因为我心直口快,所以总把握不好言辞的火候,做事的分寸;在商场上,由于心性弱,所以我很容易被庞杂的利益所诱惑,看不准买
与卖的关键点。我认为我在金融文学的创作上存在着较大的优势。因为,没有一个有我这种金融从业履历的人还对文学感兴趣,因此,银行里几乎没有人像我一样杀
入文学圈。同时,作家里也没有一个人有我这样丰富的金融从业阅历,他可以用作品揣度金融,但是,他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对金融的切肤之痛。现在,我不认为
我已经做到了最好。对金融悬念小说的创作,只是刚刚开始,只是刚刚找对了路。只要身体和生命准许,我想我一定会做得很好。怎么衡量我已经做得最好了呢?我
想,我做得最好的时候,读者一提金融小说,就应该想到有一个陈一夫,他是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的,原来是个地地道道的银行职员(笑)。记:4.
您认为在东北财经大学的学习生活经历,给了您的真正的东西是什么,对于时下网上流行的灌水式的文字,关于摇滚的一代、关于所描写的颓废的一代,您是怎么看
待这个社会问题的?能谈谈您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吗?对在校大学生您有些什么样的忠告呢?(您认为在东北财经大学的学习生活经历,给了您的真正的东西是什
么?)陈:非常惭愧的是,我在东北财经大学的时候不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我特别喜欢参加社会活动。作过会计系学生会的生活部副部长、宣传部副
部长、校广播站文学编辑,还参加过两次学校的讲演比赛。我们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与现在不同,由于那个时代考入大学不容易,进入大学绝不是等于零,而是基本
上可以成为社会的精英。我们那一代人的确也在现在的社会中扮演着各种精英的角色。我不认为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是成功的。因为,它太偏重于死肯书本,而忽略
生存能力培养。在我们那个时代,这样的学生还可以按部就班地生活甚至升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要培养能力,学会生存。我认为东北财经大学带给我
的终生受益的东西绝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经济专业的氛围和学历的品牌。这三点,使我的思维受到了规范的训练,因而有了深度,也受
到了社会的认可。(对于时下网上流行的灌水式的文字,关于摇滚的一代、关于所描写的颓废的一代,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社会问题的?)陈:的确,由于当今中国社
会处于大的变革时期,社会风气趋于浮躁,出现了灌水式的文字,摇滚的一代、颓废的一代等等。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会随着社会的再度发展而趋于灭亡或
者变异。我认为中国社会开明与进步的标志,应该是进一步的百花齐放,而不应该是进一步地众口一词。只要他们是合法的、不侵犯他人利益的,都应该准许其存在
下去,但是,不代表民族性格的东西,终究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就会被时间洗涤干净。(能谈谈您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吗?对在校大学
生您有些什么样的忠告呢?)陈:一个没有过大学生活的人应该是非常遗憾的人。大学除了带给人们年轻的梦想,还给人们带来了规范的思维训练、知识、职业品
牌,甚至伴随终生的社交圈子。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在大学的时候,除了要珍惜每一天之外,还着实应该学一点真本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竞争中,没有一
手是混不下去的;没有两手是难于出人头地的。记:5.您之所以会把金融界的一些阴暗面通过文学的途径表现出来,您的初衷是什么呢?您想表现的又是什么呢?
陈:我的金融悬念小说的主旨立意就是用文学形式表现、阐述甚至研究经济问题。我们写任何一篇经济论文,都是要阐述一个新命题,提倡一种新做法。而同时,把
问题分析清楚,有破才有立。如果没有问题,那我们还作文章干什么?我们还改革什么?所以,由于我小说的主旨所致,我就是要把中国金融的黑洞揭示给读者看,
特别是给经济从业者、高官、高管看,让他们感悟,而后让他们行动、改革。比如:《金融街》,我是通过怒潮集团欺诈几家银行、骗得三十几亿元贷款的故事,揭
示各类银行治理结构上的漏洞:国有银行把市场当官场,人浮于事、任人唯亲;股份制银行把市场当作坊,不择手段、言而无信,治理结构都不完善。同时,整个社
会缺乏诚信,其结果就是让中国的经济建设付出更大的成本!这么重大的命题,难道还不应该揭示吗?《资本魔方》也是一样,我是想用16块钱骗出一个优质企
业,用优质企业骗来贷款,再利用政策逃废银行债务的故事,告诫经济从业者,警惕欺诈、欺诈也是没有好下场的。同时,我要在此感谢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
没有现在的开放政策,我的这类小说是无法出笼的。也在此对春风文艺出版社表示敬意,是他们首先看到了我这些作品的正义内涵,而没有被一些阴暗面的揭示所吓
倒。同时,还要感谢《啄木鸟》文学杂志社,是他们第一个对我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记:6.对于当代文学取向的社会问题,从无关现实的言情主题的琼瑶一
派,到以农村为题材的铁凝一派,以二月河为中心的历史题材一派、以海岩为
中心的都市道德与情感一派、以至到现在畅销各大排行榜的颓废、黯淡、摇滚、美女作家一派,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一个过渡呢,又是怎么样看待这样的一个发展
呢?陈:我不认为你所说的这些流派有什么传承关系,他们只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各自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而已。由于国家政策和时代发展使然,现在的文学作品已
经由过去教科书式的读本沦落或者还原成了文化商品,因此,在作家的脑海里或多或少是要考虑市场和读者需求的。琼瑶的言情主题读累了,自然就会有铁凝的一派
农村题材,以此类推,自然就会有二月河为中心的历史题材、以海岩为中心的都市道德与情感一派、以至排在畅销排行榜的颓废、黯淡、摇滚、美女作家一派。而
且,现在,一类题材根本等不及另一类题材热点耗尽就已经粉墨登场了。这也应该算是百花齐放吧。纵观中外文学史,避免无声无息或者昙花一现的作品,能够留下
一点声音的作品,不是在艺术上勇于创新,就是有史诗般思想内涵的作品。因此,我认为文学必定向着更加纯艺术化、更加思想深刻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方向发展。
记:7.您1985年从母校毕业到现在,离开母校将近20年,您对于母校及校友有什么话要说吗?
陈:东北财经大学是一座校园优美的学校,希望同学们莫把春光辜负了,有一个快乐而难忘的大学生活;同时,东北财经大学又是一所知名的经济院校,
希望大家多学一点本事。最后,我送校友们一句话:不求虚妄的闻达显赫,但求成为最好的你自己!记: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欢迎您有空回母校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