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都认为国产电影没有什么作为的时候,《疯狂的石头》让我们顿时耳目一新,有的影评人把它看作是中国电影的转折点。我刚看完这部电影,笑得合不拢嘴,这种幽默已然不是单纯的台词,或者是滑稽的动作,而应该是是前后严密的逻辑和本身有点荒唐的故事在严肃的演绎中碰撞出来的火花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犹太人用这句调侃的话,揭示了我们在思考中不免存在的局限性。当有些人本着严肃的精神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更加喜剧的效果。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艺谋、陈凯歌,非常严肃的认为他们的电影是正剧,是对于人生和宇宙有着深刻醒悟的。然而国内的观众丝毫不买帐,全当笑料看了。前后逻辑的不严密,剧情的空洞,牵强附会的哲理,已经让我们审美疲劳了,纵然有着美丽的构图,鲜艳的画面,著名的演员,也无法挽救故事本身的平淡甚至垃圾。 当然在《疯狂的石头》中,引我们发笑的就是笨贼的“专业”,我们笑他们的投入,笑他们的执著。他们在用心的当着贼,这种可以说敬业的态度让我们会心的笑了起来。 影评人们感叹,中国的导演中缺乏会讲故事的人。这几年,在国产电影中,能让大家笑起来的,隐约只有冯小刚了。但冯小刚的电影出彩的地方不是故事,而是片断,台词,更严格的说,他的电影应该是情景笑话集。 《疯狂的石头》之所以备受好评,就是导演在全心全意的讲故事,并且讲的很好。这个故事本身也不复杂,但是导演采用倒叙,非线性的表现手法,让我们目不暇接,思考着剧情的发展,没有开小差的余地了。电影开始时有些镜头,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当我看到后半段时,就恍然大悟了,这种前后呼应体现出了故事较强的逻辑性,当然很多笑料也藏在这里面了。 这部电影还有个很进步的地方,就是不追求深刻的教育意义,不深挖什么哲学来,不刻意去提炼什么主题思想,中心意思,它就是一部喜剧,纯喜剧。这一点,我是深感欣慰啊。多少年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为每篇文章归纳中心意思时那种焦头烂额,还是历历在目。为什么不能活得轻松点呢?我们看电影,不就是为了放松一下嘛,为什么一定要从中体会到什么高深的东西呢? 我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看这部电影的,事前就没有什么期待,所以看完了,就觉得超值。当我们对一样东西期待过高时,当真的得到了,觉得也不过如此了。心态还是很重要的啊。 这是一部低成本的电影,它的主创人员把资金都放在了故事——电影的核心上,反复推敲,数易其稿。这种认真执著的态度,让我觉得他们很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