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陈东琪:双稳健延长经济繁荣周期   --zhuan

[复制链接] 1
回复
8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3-19 11:5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东琪:双稳健延长经济繁荣周期  

http://www.cinn.cn/show.asp?id=14951

刘爱虹 黄庭钧 日期:2005-3-14     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走向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也是十多年来我国首次采取如此经济政策取向。两会召开之际,包括财政和货币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再一次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记者日前就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行双稳健政策等热点问题,采访了宏观经济专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研究员。

双稳健强调三个基本意识

陈东琪认为,作为稳健政策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形式,双稳健政策更为强调均衡、区间和微调三个基本的意识。他说:"这也是双稳健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均衡(协调)意识。陈东琪说,双稳健政策首先追求短期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希望通过政策上的努力,缓解总供求之间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按照统筹兼顾思想,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经济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各个经济利益集团之间,实现相对均衡和协调发展,进而使国民经济实现静态均衡。同时,陈东琪认为,双稳健政策在短期静态均衡和长期动态均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第二,区间(走廊)意识。作为稳健政策的一种典型形式,双稳健政策在努力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目标时,倾向于区间选择,在一个经验形成的"走廊"或"政策调控箱"内实现稳定目标。对此,陈东琪说:"通过观察和分析1978~2003年这25年我国经济轨迹变化,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实际上运行在几个重要的'走廊'内,这些'走廊'具有比较强的拉力作用。某一经济指标超越'走廊',出现越轨现象,就会有一股很强的力量在一定时间将其拉到'走廊'以内,然后继续运行。"

陈东琪说:"尽管季度、月度难免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经济不可能走完全线性的道路,但在稳健政策指导下,特别是'走廊意识'的引导下,可以防止出现年度大波动,因为这种年度大波动会通过季度、月度的小波动加以稀释。"

第三,微调意识。陈东琪认为,双稳健政策尤其强调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节奏、力度、频率和组合搭配的科学性,更为强调双向微调。

所谓双向微调,就是根据国民经济景气变化的不同趋势或风向,作出向上或向下的微调。陈东琪认为,交叉搭配的组合模式,在政策姿态上体现为稳健,有一定的柔性,具有比较鲜明的相机抉择特征,可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对现实变化的敏感度,更及时地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促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为何实行双稳健

进行了一年的经济宏观调控,我国为何要紧随其后实行财政、货币政策的双稳健呢?

陈东琪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走出短缺经济以后,市场内在稳定器逐渐形成,政府直接干预逐渐减少了。"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背景变化,这个变化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整体上趋于稳健提供了前提,当然也为实行双稳健政策提供了第一个充分条件。"第二个充分条件就是,经济周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陈东琪提供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表现出每隔10年一次的中周期波动(中波)。第一个中波是1979年到1990年,第二个中波是1990年到1999年,目前正处于从1999年开始的第三个中波的中间阶段。

陈东琪认为,当经济运行和发展进入中波中期阶段的时候,执行短期平衡的财政、货币政策,就应当适应这一周期阶段性变化的趋势。

"当然,实行双稳健政策对提高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也非常必要、非常及时。"陈东琪说。双稳健政策有助于通过改善宏观调控决策,提高政策选择和操作的技巧、水平,进而来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对仅仅适应周期前一阶段的、目的在于启动社会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使新阶段的短期平衡政策符合新阶段的现实和趋势变化的需要。特别是双稳健政策有利于使政府投资和快速增长起来的社会投资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均衡、协调,减少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挤出效应"。

利于延长经济繁荣周期

一国经济的运行、发展路径和轨迹不是完全线性的,起伏变化是常有的事。一般情况下,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西方经济起伏波动小一些,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转型经济国家如东欧、俄罗斯等经济的起伏要大一些。"这主要是由于转型经济中市场内在稳定器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过多的政府直接干预又加剧了经济波动。"陈东琪说。

根据我国的情况,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经济波动较大,强波特征非常明显;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出现收敛趋势。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经济仍未完全从强波中走出来,仍然面临出现大起大落的压力。

"从1998~200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转向2004年实际上已经开始的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应当说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过渡,属于政策微调。这种政策维护了2003年以来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趋势,又可以为实现更为平缓一些的长波运动做贡献。"陈东琪说。

他指出,在双稳健政策体系中,无论是财政政策的趋向和操作,还是货币政策的趋向和操作,都采取中性姿态,都贯彻稳健精神。"这无疑有利于延长经济周期的繁荣时间,缩短衰退时间,可以获得削峰填谷的熨平周期波动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留下空间和时间。"

实行弹性的反向操作

作为一项短期政策,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的适应期不会很长。"从严格理论意义看,一旦经济发生较为明显的冷热变化,比如CPI、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突破'走廊'的上下限,需要财政、货币政策中的一个做出由中性到偏松或偏紧的调整,以双中性为特征的双稳健政策就将做出相应调整。这个时候双稳健政策的周期阶段性任务就完成了。"陈东琪告诉记者。

但是,从现实应用角度,陈东琪认为,只要经济不出现持续性的过热或过冷,主要经济指标突破"走廊"只是暂时的,没有连续超过半年。在这种情形下,财政、货币政策继续采取中性姿态。这样,双稳健政策的实际时间也就拉长了,就涵盖了政策组合的所有过渡模式。

从实施方式上看,"和所有反周期政策一样,双稳健政策也实行反向操作,只是反向操作的力度不大,调控动作的幅度较小,柔性度比较好,富有弹性和灵活性。"陈东琪说。他分析,双稳健政策下的调控力度虽小,但间隔时间比较短,操作频率比较高,用小调整代替大调整,以小波动防止大波动。同时,双稳健政策下的微调,无论是向上微调还是向下微调,都在时间上打提前量,用预调方式调控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调节经济指标变化的速率。

有利于宏观调控

政策稳健和经济平稳增长时期,是加快推进宏观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陈东琪指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中观、微观基础依然具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特别是地方行政直接干预依然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宏观调控还不得不承担一定程度的结构调整的义务。三次产业之间、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之间的结构协调,能源、原材料在空间布局上的协调等,仍然需要中央政府按照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则进行总体安排和指导。"从这个角度看,双稳健政策可以在推进宏观结构调整方面有更大作为,从而可以在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相结合方面做更多文章。"

陈东琪认为,为了使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之间保持互动,并通过互动延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时间,要求政府政策操作要注意运用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对于其他政策组合而言,双稳健政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实行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实现短期均衡目标和长期均衡目标相统一,同时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在体制改革上做更多的事情。"他说。

经济要保持长期稳定增长,最根本的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需要宏观调控与促进节能、节约原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相协调。相对于调节过热和过冷的"双紧"和"双松"政策而言,双稳健政策可以获得更多这方面的回旋余地和空间。"因为它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较为宽松,面临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风险和压力也小一些。"陈东琪分析说。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3-19 12:01:54 | 只看该作者

年前有家人发过关于宏观经济的危机思考文章,回家时也有同感,就此转一篇相关机构的文章。

也许是自己多虑吧,感觉需要政府做的事情今天还是很多,希望相关机构能够更多从全局利益,而非部门或者个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